文件名称:三明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9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函
文件编号:明政办函〔2017〕53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林雯玲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建议》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关心。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制定出台了许多新政策、新举措,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养老工作呈现良好势头,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2016年11月,市政府出台《“十三五”社区居家养老补短板实施方案》(明政办〔2016〕131号),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补短板目标任务。今后,我市将结合各位代表的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快养老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养老服务管理、护理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力度,对业务范围包含医疗卫生、家庭护理、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内容的企业和机构中从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员工,组织参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技能培训,储备一批服务人员。持证上岗方面,我市开展免费培训从而吸引从业人员规范服务。
目前,全市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已达800多人,岗前培训率达100%,持证上岗率已达80%以上。我市正在筹划开展首届全市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大赛,旨在提升养老护理员规范服务水平。继续实施购买公益性岗位。按照省民政厅《关于“十三五”期间购买乡镇(街道)养老救助协理员岗位方案》(闽民人〔2016〕53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继续为全市乡镇、街道购买养老、救助协理员岗位,采取由县(市、区)民政局为主、所属乡镇(街道)为辅的方式进行岗位管理,并由县(市、区)民政局统一调配人员力量,安排工作任务,组织业务培训,解决部分社区人员紧缺问题。
二、构建“互联网+医养”信息平台。引导专业化社会组织、家政和物业等企业及机构,加盟、参与、托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引导规模较大的信息技术公司、家政(便民)信息服务平台、家政服务公司、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推动形成便捷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
目前,我市率先实现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市县全覆盖,海都公众、禾康智慧、智宇科技、泽惠养老、夕阳红、蓝丝带等6家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在我市落地生根,搭建“互联网+医养”暨“一键通”信息服务平台,承接政府购买线上呼叫信息服务(每人每月20元)和生活照料、家政服务、急救援等线下实体援助服务(每人每月50元),仅市财政就投入购买服务资金240万元,采取“线上+线下”服务模式,打造“15分钟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圈”,开创我市居家养老服务新路子,平台已具备老年人信息和健康档案系统、加盟商和养老服务人员管理系统、“一键通”紧急救援呼叫、GPS定位等功能。服务覆盖了全市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点优抚对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重度残疾人中的老年人以及80周岁以上老年人群体。这是一项长期动态的工作,下一步还将逐步提档扩面,不断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
三、试点“三社联动”助力居家养老。在城市,探索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和志愿者为人才支撑的居家养老新模式。全市社会工作者超2500人,其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371人,已基本实现每个城市社区设置1名专业社工目标。适时提高取得社工职业资格证书的社区工作人员财政性生活补贴标准。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加大岗位设置和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全市成立民办社工机构17家,整合社区内民政、卫生、文化、体育等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积极动员、组织、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慈善组织和广大市民为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各种公益性服务。探索建立爱心企业与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挂钩帮扶关系,推进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促进志愿者服务的经常化、制度化。在农村,推广“三自三助”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即采取自愿申请、自负费用、自担风险的原则规范运作,通过老人自助、邻里互助、社会帮助的形式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需求,支持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开展居家养老互助服务。
四、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功能。通过实施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养老服务投资工程包项目,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通过改造一批、配件一批、示范一批,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服务需求。目前,全市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61所,新建或在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3所,为老年人提供用餐、日间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2017年,新建19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0所农村幸福院,完善提升35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纳入省委省政府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总投资约4562万元。其中,10所社区日照中心、20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30所农村幸福院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争取省上投资补助资金1600多万元。
按照《福建省城乡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及配置导则(试行)》(闽建规〔2015〕12号)要求,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网格化布局、标准化建设,整合优化现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对全年龄段的社区居民开放。有条件的地方按照《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43—2010),建设设施较完备、服务功能较齐全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涌现出干龙社区海都公众、富兴社区乐龄家园等一批示范点。2017年,沙县、将乐县被省民政厅列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将获省上资金倾斜支持。同时,鼓励在农村幸福院设立儿童福利之家,引入青少年融入活动,从精神层面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状态。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夏寿南
联系人:刘铭盛
联系电话:8223685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