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建省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法律法规网 佚名
法律法规网 中国福建  法律法规网 2016-05-13 09:16:20  评论()

文件名称:[福建]福建省关于印发福建省“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文件编号:闽政办〔2016〕67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二、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是国家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五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福建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福建加快发展的意见、规划和方案,尤其是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以及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州新区建设等重大历史使命。省委、省政府全力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积极把握新机遇、主动应对新挑战,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任务、新要求。 ——经济新常态激发新动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孕育巨大发展潜能,尤其是创新驱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举措的推进,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正在培育形成,深化供给侧改革,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加依靠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区域发展战略凸显新优势。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以及我省自贸试验区、“海丝”核心区建设的全面推进,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陆海经济大通道正在形成,服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迫切需要教育开放化多样化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社会教育需求呈现新特点。我省地区生产总值达2.598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人民群众对高水平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教育正日益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实现有质量的公平教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使命,促进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要导向。 ——人口规模结构出现新变化。我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67%,城镇人口进一步上升,人口生育政策调整,学前教育学龄人口规模恢复性增长,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教育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迫切要求完善现代教育体系,优化教育布局结构,为所有人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国际教育发展涌现新变革。优先发展教育,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已成为人类应对复杂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首选。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特征的信息社会背景下,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日新月异,学校形态、学习方式和组织方式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福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民群众接受更加良好教育的期盼还不相适应,在教育理念、布局结构、办学质量、社会贡献度、对外开放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整体合力有待加强,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仍不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二是普惠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幼儿园区域布局不尽合理,城镇化建设同步配套幼儿园政策落实不到位,保教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义务教育在区域、城乡、校际、硬软件建设等方面还不够均衡,资源配置农村“弱”、校舍闲置,城区“挤”、教师缺口大、“大校额”“大班额”现象还比较严重。四是普通高中办学模式较为单一,优质高中覆盖面亟待扩大,急需以新的时代内涵丰富福建“高考红旗”优良传统。五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产教融合缺乏刚性约束,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综合竞争实力还不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引领科技进步的能力较弱,与产业行业反哺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不强并存。六是教育开放度、国际化水平偏低,中外合作举办高校尚未实现零的突破,留学生、外籍教师比重较低。七是政府治理教育的协同推进机制不够健全,放、管结合不到位,教育投入总体不足。福建是改革开放先行之地,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面对改革发展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我们要以“福建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的责任感、使命感,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提升教育改革发展水平,加快向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 三、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建加快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现代教育体系,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奠定更加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提升综合实力。坚持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有机结合,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瓶颈,打造福建教育升级版。提升教育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推动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厚植人才优势,培育发展新动力,着力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布局结构。以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导向,从注重规模扩张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加快教育供给侧改革。调整优化教育体系结构、学校布局和人才培养结构,推动教育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学科专业结构更加符合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努力形成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优化育人生态。坚持育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教育和人才成长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实践环节,推进全社会协同育人,实行绿色评价,着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努力为每个人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坚持开放发展,深化合作共赢。推动各级各类学校面向社会、行业企业开放办学,统筹规划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人才、基础设施等要素资源的共建共享,全面推进科教结合、产教融合,着力增强教育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水平。优化教育对外开放总体布局,加大闽台教育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力度,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培育教育改革发展新增长极。 ——坚持共享发展,促进普惠均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眼更高标准,争取在若干领域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排得上”的知名教育品牌,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坚持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向薄弱环节、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困难群体倾斜,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攻坚,促进教育强民、资助惠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 四、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的目标是: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行列。 ——到2017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98%,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巩固率超过98%,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5.6%,基本建立起与福建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毛入学率达49%,创建“教育强县”顺利推进,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7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年。 ——到2020年,学前三年入园率超过98%、全面解决“入园难”问题,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巩固率稳定在98%以上,全面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毛入学率超过96%,实现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中阶段“两头延伸”,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发展阶段、毛入学率达53%,“教育强县”占比超过50%,基本满足学习型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年。 经过五年努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普及15年基本教育,打造形成福建版“二元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终身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多样化教育的需求,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各阶段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在东部地区争先进位,再创福建教育新优势。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