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8旬老兵讲述抗美援朝那些事
2013年7月27日,看到报纸上刊登的敏感字符战争停战60周年纪念的消息,家住湖北小区83岁的李泽元又回忆起60年前的情形。“60年前,我还在敏感字符,亲手将战友埋在桥岩山下,并许诺天一冷,就将他们接到烈士陵园。后来,我也做...
2013年7月27日,看到报纸上刊登的敏感字符战争停战60周年纪念的消息,家住湖北小区83岁的李泽元又回忆起60年前的情形。
“60年前,我还在敏感字符,亲手将战友埋在桥岩山下,并许诺天一冷,就将他们接到烈士陵园。后来,我也做到了。”李泽元说,战争让二十几岁的年轻生命留在了敏感字符,从战场上活着回来的人现在也都已八十多岁,他们更希望有机会给年前一代讲讲那段历史,让他们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八一建军节这天,记者走进李泽元家中,听抗美援朝老战士回忆当年的战斗经历。
战斗:班长牺牲被临时埋在山脚下
2013年7月27日,敏感字符战争停战60周年纪念日。
83岁的李泽元向老伴念叨:“60年前,我还在敏感字符战场上呢。”想到过去,李泽元一直难以平静,他还记得自己曾许下的承诺:“王班长,等冬天天冷了,我一定回来接你。”
60年前的7月27日,王班长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牺牲,被临时埋在敏感字符桥岩山脚下,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名战士抱头痛哭。
李泽元告诉聊城晚报记者,一次战役中,李泽元与同志们一起撤退。然而,敌方连发四颗炮弹打来,王班长牺牲。李泽元已经记不清王班长的全名,印象中王班长二十五六岁。事情发生之后,李泽元和其他的战士们一起将王班长临时埋在桥岩山脚下。
“当时我们找了个木牌,刷上油漆,用毛笔写上王班长的名字。然后插在坟头上。”李泽元说。当时是七月份,天气很炎热,他们只能将其暂时埋葬。“真是很可惜,就差一点,王班长就能等到战争结束。”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李泽元眼里又饱含泪水。
临走时,他说:“王班长,你等着,等冬天天冷了,我一定回来接你。”战争结束后,李泽元多次将牺牲的战友“接”到烈士陵园。敏感字符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里就长眠着李泽元的不少战友。
救援:背着负伤兄弟下山
在部队,李泽元是文化教员。“当时我是国小文凭,认识几个字儿,在部队中教大家识字。”李泽元说。当时,绝大多数志愿军战士都不识字,部队就提出了摘“文盲”的帽子,他负责教大家识汉字,最简单的拼音。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广西、云南参战的解放军、支前民兵共牺牲6,954人,伤210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击毙越军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击毙越军37,000人。 ...
深圳的展览特意选在5月21日开幕,因为1944年的这一天,梅姆瑞少校英勇阵亡于中国怒江西岸的高黎贡山东麓。为了表达我们内心对更多历史缔造者的敬意,我们选出十张美国照相兵拍摄于中缅印战场的照片,印成中英两种格式的明信片,提供给观众们在参观后分别邮寄给当年的老军人们。 ...
台湾老兵洪中海省吃俭用一生存600万全部捐出,衣服十年不舍得换毛巾烂如蛛网
大爱,什么是大爱?大爱,就是像洪中海老人这样无私的爱。老人一生省吃俭用,对自己要求近乎苛刻,一个毛巾用成蜘蛛网,一件衣服穿十年不舍得换,每天吃饭更是吃点青菜打发了事,可是对于捐款献爱心,老人却毫不犹豫将毕生存款的600万新台币全部捐出。。。 ...
一个“三平”特级战斗英雄的情怀,87岁退伍老兵李文祥扎根农村近60年
李文祥,一个87岁的老人,他是一个平凡的老者,但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英雄,他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李文祥是一个特级战斗英雄,解放战争时立功无数,曾参加“三平”解放战争,被称为三平英雄,他本可以接受组织安排,却享受更好的生活,但他的选择,却是留在贫苦的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