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关于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928号提案答复的函
文件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B类
同意对外公开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经商商务部、科技部、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一、
关于完善标准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标准体系建设方面,
我部立足精品定位,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建立了一套包括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包装贮运标准和其他标准在内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对绿色食品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各环节进行规范。截至
2016年底,我部共发布绿色食品标准270项,现行有效的标准141项,其中,基础通用技术标准15项,产品标准126项,为指导和规范绿色食品的生产行为、质量技术检测、标志许可审查和证后监管提供了依据和准绳。
监测机构管理方面,
我部不断强化全程监管,加强监测评估和应急处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委托
88个有资质的监测中心开展环境监测和产品检测,近年来持续加强监测机构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开展飞行检查、能力验证、单独存档、合理定价等监管手段,确保了绿色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
标志许可和证后监管方面,
绿色食品
坚持证前严格审查,证后严格检查,坚守农产品质量
“产出来”“管出来”两道闸门。
建立了《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审查程序》以及《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审查工作规范》和《绿色食品现场检查工作规范》,注重检查员能力提升,不断强化现场检查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切实落实企业年检、产品抽检、市场监察、风险预警、公告通报以及内检员制度,严格执行不合格企业淘汰退出机制,每年发布监管信息,对外传导从严从紧的信号;应用信息化手段,建立
“绿色食品溯源平台”,确保绿色食品质量信息可查。
农资管控方面,
按照绿色食品准则类标准的要求,按照产品优质安全、生态环境优良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食品农药、肥料、饲料等投入品使用严格限于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需要:以保持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尽量利用物理和生物措施,限制或禁止使用
有毒有害、高残留
的农药、兽药和
农业投入品
,
保证食品安全
、
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
。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石和重要标志。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对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和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意义重大。绿色食品率先实现了上述目标,下一步,
我部将以此为标杆,在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落实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方面广泛实践。
二、
关于加强科技支撑,强化源头控制和管理
进一步提升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效应,提升市场竞争力,必须从源头进行控制和管理。近年来,我部会同科技部和财政部,通过农业公益性行业专项、科技支撑、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十三五”期间,我部将重点放在农业绿色发展,并将关注点集中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今年4月,我部实施了“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将实施有机肥替代工程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支持引导农民积造和使用有机肥,因地制宜推广符合生产需要的有机肥利用方式,培育有机肥统供统施服务主体。同时,会同科技部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构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围绕基础理论、产品装备、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示范应用等环节,做好标准设置、技术研发、集成创新等3个方面任务,实现作物生产提质、节本、增效。
三、
关于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绿色有机农业发展活力
创新农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绿色有机农业活力,是未来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我部积极推进规模经营、融合发展和机制创新,以利于农业整体提质增效。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今年
5月份,我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当前,我国各类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兴起。全国发展绿色食品生产的企业等主体已经超过1万家,其中,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640家,农民合作社3005家,家庭农场127家。发展绿色和有机农业,推动农业转型发展,首先是通过这类新型经营主体按照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准要求开展生产实践,再通过“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带动、生产操作规程、明白纸推广普及以及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蹲点指导等方式,逐渐向广大农户传播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的理念、技术和信息。
二是培育新业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去年开始,我部
以绿色食品生产为基础,
融合绿色食品种植(或养殖)、加工、休闲、消费、旅游于一体,
启动了绿色食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目前已经审批通过了
河北、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广西等省的
8个示范园进入创建期。园区涵盖蔬菜、水果、茶叶、菌类的种植与加工。示范园
充分展现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
标准化生产模式,对示范、带动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三产融合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部将在开发智能光伏
+有机农业、沙产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加大步伐,努力培育农业发展新兴业态。
三是创新经营机制,积极促进农村电商发展。
2015年,我部会同商务部推动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积极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去年9月,商务部联合我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农商互联”工作的通知》,促进农产品流通线上线下资源深度融合,提升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水平。
近年来,
我部积极引导,创造条件,各地陆续开展了
“三品一标”产品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等营销模式,逐步实现了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正如您所说,农产品市场是多元的流通形态,营销体系的构建既要包括传统的商业模式,也要包括现代新型流通模式,才能满足越来越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近几年我部抓紧推动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积极支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打造了工商银行融e购、中绿生活网等一批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电商专营平台,引导生产企业对接,拓宽销售渠道。下一步,我部将加大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等信息化手段,将生产基地、经营单位与营销市场通过信息化手段深度结合,构建产供销网络体系,进一步提升农业竞争力。
感谢您对我国绿色有机农业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支持我部工作。
联系单位及电话: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
010-59192387
农业部
2017年9月25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