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吹响加强基层民政所规范化建设集结号

法律法规网 佚名
法律法规网 江西政府网  法律法规网 2017-09-25 12:59:31  评论()

文件名称:九江市吹响加强基层民政所规范化建设集结号

文件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全市加强基层民政所规范化建设现场会日前在德安县召开,标志着九江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了基层民政所规范化建设试点并总结出经验在全市推广,更是当前全国唯一一个在全市范围内整体同步推进基层民政所规范化建设的设区市。今年5月,九江市加强基层民政所规范化建设的相关做法得到了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主要领导的批示,并转发各地民政部门参照学习。

九江市今年抓住全国民政会议上提出的“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新理念和民政部在4月启动的关于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专项调研的契机,及时开展了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的先行先试工作。今年5月,德安县政府办公室在全国率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所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了基层民政所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任务、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强调要建成“二三四五优服务”的高效优质服务保障机制,并在县级层面及时有效解决了基层民政所建设经费难保证、人员难落实、标准难统一的被动局面。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时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所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的指导性文件,对全市推广德安县基层民政所规范化建设试点经验进行全面部署,组织全市各地开展基层民政所规范化建设,明确了全市各地要结合九江本地的实际,按照“三有、四化、七好”标准规范基层民政所规范化建设工作,全面实现群众办事对办公场所一看便知、对办事人员一目了然、对办事程序一见就懂、对亲情服务一受难忘的良好社会效果。

今年4月,市民政部门在加强基层民政能力建设上按照“走在先、干在前”的总体思路,在德安县开展提升基层民政所规范化建设的先行先试工作。在试点中,市民政部门以抓特色优势、确保实现“两个一”的总体目标:即通过工作组到基层一线实地调研指导、梳理总结,在全市范围内挖掘和打造一批在全省“唯一”或全省“第一”的九江民政工作品牌。实施了补问题短板、确保实现“两手硬”的工作举措:即以工作组实地到基层开展党建指导和业务指导相结合、双帮带的模式,引导试点民政系统各基层单位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进一步增强基层民政工作的服务群众意识和为民爱民意识,确保民政系统基层单位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推进中,市民政局按照联系县、蹲点乡的方法,与县级民政部门共同选定了2个乡(镇、街道)民政所就加强基层民政所建设进行指导帮扶,打造示范点。今年8月,对打造的示范点进行梳理总结,经审议后确定最佳方案后进行推广。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德安县民政局、试点乡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基层民政能力得到有效巩固。经费落实到位。两个试点乡镇将乡镇民政机构工作经费列入部门预算,实现了乡镇基层民政所工作经费都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每个基层民政所都能做到按规定使用经费的目标。人员核编到位。德安县各基层民政服务机构根据“三定”方案落实配备人员,重点要求工作人员做好减灾救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城乡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医疗救助、慈善救助、做好本乡(镇、街道)双拥和重点优抚对象服务管理、乡镇敬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管理等工作。坚持做到了在人员配备上充分考虑与其承担的工作任务相匹配问题,实现了各基层民政所至少配备2至3名熟悉民情、热爱本职工作、掌握一定的群众工作方法的工作人员。设施筹备到位。德安县从政府层面推动基层民政机构职能下沉、人员力量下沉,建立与基层改革实际需要相匹配的权责体系、服务体系、硬件设施体系,通过进一步加强基层民政所规范化建设来促进基层民政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基本实现每个基层民政服务机构至少有2间以上专门办公室目标,有电脑、打印机、高拍仪、数码相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有电动车专用交通工具。同时,为方便群众办事,全县各乡(镇、场)民政所均进行了整体改造提升,统一规范民政机构名称、标识牌和政策宣传栏及信息公开栏。并在两个规范化建设试点乡镇的各行政村(社区)均设立了民政工作站办公室,直接将民政部门服务群众的窗口建到群众家门口。

-->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