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澄迈推进企业党组织阵地规范化建设 规范发展让“红色引擎”更强劲
文件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本报见习记者陈卓斌
本报记者程范淦
在澄迈县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的海南博士威农用化学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党员活动室内,墙面上悬挂的党支部工作职责栏、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栏等十分显眼,庄严的党旗挺立在入党誓词板两旁,显得十分庄严、肃穆。
“没想到,公司不仅成立了‘两新’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还不断推动制度上墙、户外宣传栏和党员活动室建设等,让我们企业党员也过上了仪式感强、责任意识强的党组织生活。”博士威公司海南大区经理陈思说,原本以为进入民营企业工作,就意味着难以向党组织靠拢,可是却让他们有了家的感觉。
陈思的需求,被海南博士威农用化学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徐光看在眼里。他告诉记者,许多民营企业员工要求进步、想过组织生活,但在民营企业中成立党组织并不容易,“关键在于要使党组织建设与企业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两年前刚成立党支部时,公司主要是想给已入党的员工提供一个学习进步的平台。”徐光说,公司许多高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都是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其本身的先进性十分突出,党组织的成立,不仅能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更能促进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我们行业的人员流动率在20%至30%,但在我们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两年,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组成十分稳定。”徐光介绍,此外,党支部借助开展“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活动,组织党员团队对植物病虫害防治生物技术难题进行攻关,配剂出高效、低毒、低风险的农药产品,荣获中国植保学会“2016年植保产品贡献奖(杀菌剂)”。
今年4月17日,陈思和公司党支部其他党员们一同走进琼海市大路镇时,看到部分农户饱受豆角病害之苦,“由于当地土壤呈酸性,土传病害十分严重,使地里豆角每到采收时,都会大面积枯萎病死。”为此,他们拿出自家的“泽土”“天赞好”“年年乐”等产品,帮助当地农户调和土壤酸性,促进豆角根系快速、茁壮成长,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防病难题。
据悉,该公司目前正在致力于作物健康技术体系的推广,即通过修复土壤和提高作物自身的免疫能力,帮助农田“减肥、减药、增产值”。然而,想改变种植户多年的不良用肥用药习惯绝非易事,其推广过程十分艰辛。陈思记得,“党支部为我们组织了多次‘重走革命路’活动,这激励着我们坚持不懈,几次三番地为种植户带去新的思维、技术和产品,为海南的农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作为老城经济开发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点之一,今年5月,在该区工委的指导和资金扶持下,我们进行了党组织阵地规范化建设,使党支部的仪式感、庄重感大大增强。”徐光还表示,通过参加“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等精神“补钙”和业务“解渴”活动,支部党员对“三会一课”制度如何落实,“两学一做”学什么、怎么做都有了更准确深入的认识。
澄迈县委组织部提供数据表明,截至今年6月,澄迈全县具备相应条件的486个非公有制企业和105个社会组织中,党的组织覆盖率已分别提升至86%和92.4%。今年以来,仅老城经济开发区便已投入22万元,共完成了10个党支部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澄迈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琰春表示,下一步,澄迈将继续在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打造党建示范点,结合全县区域经济特色,精准谋篇布局,加大资金投入,高标准打造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老城经济开发区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南富力澄迈分公司、康乐美养老协会等4个党群服务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两新”组织党组织蓬勃发展,同时通过推行“党建+互联网”“党建+脱贫攻坚”“党建+生产服务”“党建+公益服务”等,全面促进“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提升。
(本报金江8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