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福建省经信委关于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20171080号提案的答复
文件编号:闽经信提案〔2017〕42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张就延委员:
《关于鼓励早期长期实体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20171080号)收悉,您所提的对早期长期实体小微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和表彰等意见对促进我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性。现结合我委职能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主要情况
民营经济是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其主体是中小企业。2016年底,我省有私营企业81万户,注册资本4.9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5%和29.9%;个体工商户185.8万户,资金总额157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和21.2%。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微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2248亿元,增长9.6%;增加值7843亿元,增长8.3%;主营业务收入30617亿元,增长8.4%;实现利润1769亿元,增长13.3%。
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和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强政策扶持。一是落实企业优惠政策。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2015-2016年,省政府出台了《促进工业创新转型稳定增长十条措施》、《扶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七条措施》等涉及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23个文件,为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二是降低企业成本负担。2016年以来,省政府出台了《关于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的意见》、《关于转发贯彻落实国务院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等多项政策措施,共降低企业成本353亿元。三是实施企业精准帮扶。对龙头企业强化监测服务、要素保障和“一对一”服务;对高成长企业落实调峰生产用电奖励、市场开拓等政策措施,支持其做大做强;对创新型企业集聚要素资源,支持其超常规发展;对消费类企业支持开拓市场,引导其加快创新发展或梯度转移。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二)加强融资服务。一是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实体经济发展。设立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母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形成母基金、子基金、投资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三级放大效应,撬动社会资金近千亿元;设立规模为80亿元的企业技改基金,支持企业开展先进产能扩产增效、加快智能化改造和发展服务型制造。二是规范类金融企业发展。2016年,全省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类金融机构共为中小微企业提供1277亿元融资支持。三是用好企业应急周转资金。全省共设立企业应急周转金总额76.5亿元,到2017年4月底,全省累计发放周转金20993笔,周转总额1791.8亿元,共为9839家企业提供“过桥”周转服务。四是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省财政安排2000万元,在福州、泉州、三明市开展3年期限试点。五是实施省级担保风险分担补偿。继续安排5000万元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代偿补偿专项资金,持续扩大专项资金规模至4亿元。
(三)促进管理提升。一是树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标杆。持续开展“福建省特殊支持人才‘双百计划’——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遴选工作,省委省政府已遴选两批福建省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2016年,组织省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省突出贡献企业家管理经验推广活动11场,为500多家中小企业分享了先进管理经验。二是实施管理提升工作专项。联合省直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国家工信部等11部委《关于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有序引导企业遵循10个主要路径提质增效。利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国内10家著名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的典型经验。组织开展企业管理咨询诊断、企业直接融资辅导等系列活动,重点为食品加工、纺织服装、软件IT、机械制造、陶瓷等5个处于转型瓶颈期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提供管理专家驻厂咨询诊断服务。三是组织管理人才培训。联合厦门大学承办工信部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班,联合浙江大学举办2016年高成长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研修班,共组织200多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参训,为参训学员搭建了跨界交流、拓展视野、提升能力的平台,深受企业欢迎。。
(四)推动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产业龙头引领带动、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质量品牌、智能制造发展、制造业服务化、工业园区改造提升、企业绿色制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产业开放合作等十个专项行动计划,注重以市场为导向,以设备更新换代、科技成果转化、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和绿色制造为重点,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标准实施技术改造。2016年我省有638项民营企业项目列入省级重点技改项目投资计划,总投资2308多亿元,分别占省重点技改项目数和总投资的79%和76%,因地制宜组建研发中心、技术中心、检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深化产学研合作,我省民营企业已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量,拥有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9家和409家,分别占全省的78%和92%;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中95%以上是民营企业。
二、下一步主要工作
我委将结合您的建议意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2016-2018年),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创新发展工程、“互联网+”工程、提质增效工程、市场开拓工程、服务提升工程、融资服务工程,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坚持创新发展。一是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领军企业。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结合实施“互联网+”战略,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培育认定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重点培育30家在细分行业、产品、市场、技术工艺居全国前列的“单项冠军”企业。二是完善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重点选取纺织鞋服、锂电池、稀土等优势产业领域建设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发挥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等现有“双创”服务载体作用,培育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打造一批高标准、高水平的小微企业发展载体,示范引导全省各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三是加快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促进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石墨烯、稀土等我省有基础、有需求、有前景的新产业新业态在细分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实现规模化发展。
(二)坚持人才支撑。把人才作为产业创新转型的第一资源,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继续开展省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遴选,持续扩大我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标杆队伍。加大省突出贡献企业家、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等管理经验总结推广力度,引导1000家以上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建立福建省企业家学习交流平台,每年组织30名以上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参加工信部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纳入全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库并给予学费补助;联合国内知名高校或培训机构开展“专精特新”培育企业、成长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研修班,组织100名以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参训交流,打造一批高水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三)坚持服务创新。一是进一步优化民间资本投资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推行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承诺服务等制度,积极运用网上咨询、申报、审批等手段,推进股权交易平台建设,为民间投资者提供便利。二是加强民间投资服务。推动民间资本参与组建区域性或专业性投资公司、融资租赁公司,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银行业金融机构或参与重组改造,努力为民间投资提供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务。三是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全面落实国家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将暂免征收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以及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将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月销售额提高到3万元,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应纳税所得额提高到30万元;及时落实国家扩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项目和范围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办法,规范认定程序,加大认定力度,使更多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税率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欢迎您和您的同事参与申报相应的遴选、表彰活动和政府扶持政策支持项目。感谢您对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有新的建议和意见,请及时与我们沟通联系。
领导署名:翁玉耀
联系人:陈炳煌
联系电话:0591-87856058
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7年6月23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