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海市旅游业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

法律法规网 佚名
法律法规网 上海市政府网  法律法规网 2016-12-15 10:48:22  评论()

文件名称:[上海]《上海市旅游业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解读

文件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按照市政府对本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统一部署,由市旅游局牵头编制并由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旅游业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就规划编制情况及有关内容作如下解读:

一、关于规划的编制过程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严控时间节点。市旅游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本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严格落实例会制度,以规划启动、规划开题、规划初期成果、规划中期成果和规划征求意见等阶段为主要节点,分别召开局办公会、局党组会和处级以上干部会议等形式,认真听取并研究讨论规划编制工作,按时间节点要求保证了规划编制的进度和质量。

二是集中各方智慧、开门办好规划。为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市旅游局组织华师大、复旦、上海财大、对外贸易大学、市发展研究院、上海投资咨询公司、市城规院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分头做好相关领域的研究,并及时将研究成果纳入规划。2015年4月,邀请全国知名旅游专家和市发改委、市规土局召开了专题座谈会,为上海旅游业“十三五”发展把脉问诊,较好厘清了上海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2016年3月,遴选了全国旅游和规划方面专家和相关委办局的负责同志,召开规划专家评审会,修改完善规划,并评审通过了《上海市旅游业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

三是突出现状排摸、全面厘清家底。市旅游局组织市城规院、上师大和各区县等有关单位全面排摸上海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并形成了专题评估报告。报告认为,城市的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特点突出,但不少资源潜在旅游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和利用,资源的空间整合和管理引导有待加强;旅游产业稳步增长,产品类型不断丰富,新兴业态逐渐形成,但在提升旅游消费水平、拓展入境旅游市场方面还有待提升,打造高能级、高品质的旅游产品、旅游项目还有待加强;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初显成效,旅游系统与其他城市城市系统初步形成良性互动发展模式,但在与其他产业及城市系统融合联动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旅游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已形成良好的旅游环境,但在优化服务设施布局、提升服务设施功能品质,以及完善郊区县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旅游产业政策体系和旅游配套设施标准逐步成熟,但在操作层面相关政策、机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四是广泛征求意见、做好规划衔接。2014年12月,市政府召开市旅游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对各相关委办局、各区县做好本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衔接工作做出了部署和安排。2015年初开始,分市领导、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规划起草组等三个层面,以资源梳理、短板查找、政策建议等为重点,深入区县、深入企业,广泛开展调研,深入听取意见。在此基础上,市旅游局结合规划的初期和中期成果,又分区县、企业、乡村旅游等多个专题,召开了规划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对社会各方提出的100多条建议,逐条进行梳理,予以吸纳完善。2015年8月份,市政府召开规划座谈会,专门听取了市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对旅游专项规划的意见建议。2015年以来,市旅游局加强了市发改委、市规土局、市文广局、市体育局、市商务委、市农委、市交通委、市水务局、市新闻办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做好旅游专项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同时,先后分三轮书面征求了市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各成果单位和各区县的意见建议。

二、关于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

一是突出改革发展核心。规划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融合、创新、提升”的发展方针,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着力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

二是突出市场发展需求。规划对接了世界旅游业发展重心逐渐东移的趋势,以旅游三大市场均衡发展为目标,突出旅游消费升级和大众化旅游发展,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突出传承文化、持续发展内涵,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节约、保护生态转变;突出标准化管理、个性化服务原则,推动旅游服务向优质高效转变,全面提升依法兴旅、依法治旅水平

三是突出规划之间衔接。认真落实《旅游法》要求,将旅游业发展纳入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来思考、来谋划,并注意旅游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保护利用规划的衔接。

四是突出发展空间布局。深化“一圈四区三带一岛”空局布局,在进一步推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划分中心城区、郊区县和滨海临江等三类区域,分类指导、推进空间融合,实现旅游业强调数量为主的“点”状发展,向更加突出融合效能“块”状发展转变。

三、关于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是明确今后五年上海旅游业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上海旅游业将坚持“改革创新、融合发展、提升能级”发展新要求,以“全球影响、文化引领、全域发展、优化供给、惠民利民”为发展主线,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体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旅游产业体系、具有全球配置力的旅游市场体系,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至2020年,旅游业总收入达5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8%左右;国内旅游人数达3.6亿人次左右,年均增长5%左右。入境游客人数达900万人次左右,年均增长2%左右。出境旅游人数逐年增长。形成一批具有上海特色、国际吸引力和全球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组织,创建一批富有上海都市特色的生态旅游功能区,打造一批世界级的旅游项目和产品。

二是深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城旅一体、产城融合,加快全域旅游发展,进一步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能级,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注重产业融合共享。将旅游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硬实力,通过联动挖潜、空间融合,深化城旅一体融合发展,更好地推进旅游业与历史风貌系统、绿化生态系统、商业设施系统、文化设施系统、体育设施系统、城市交通系统等相关城市资源的相融共赢。此外,进一步深化旅游业与商务、文化、体育、工业、农业、科技、卫生、金融、交通、气象和会展等融合发展,进一步创新产品、丰富业态。

三是构建“三圈三带一岛”空间布局。在中心城区,主要是挖掘资源、强化整合,以开放式景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商旅文的融合发展,培育更多的都市观光、都市休闲、都市度假产品,进一步丰富和夯实都市旅游核心圈功能区;在郊区,主要是结合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强化乡村旅游发展,积极引进项目、做大增量、夯实空间,为市民游客休闲度假提供更多产品;在滨海临江区域,主要是充分利用好水上资源,大力发展邮轮、游艇、游船等新兴业态。同时,积极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国家战略,更好地发挥在推进区域旅游发展上的作用,提升对区域旅游资源的配置和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

四是大力推进旅游重点区域和新兴业态发展。进一步深入推进“两个度假区”建设,充分发挥迪士尼等旅游项目的辐射和带动效能,提升城市旅游整体吸引力;积极引入大型旅游项目、大型国际赛事或展会,探索建设原创旅游项目,打造高能级旅游产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进水上旅游、邮轮旅游、房车旅游、医疗旅游、老年旅游、会展旅游、研学旅行等旅游新业态发展;积极规范和开发乡村休闲度假类乡村旅游产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向休闲度假型模式转变。

五是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以“智慧旅游”为导向,加快旅游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城市旅游信息服务功能。针对散客市场新特点,增加各类人性化服务配套设施。完善旅游大交通系统,推进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线路及站点设置与重点旅游项目和景区点的衔接。以慢行交通、有轨电车、观光巴士为主,在重点旅游区域,建设区域旅游交通系统。

六是强化旅游发展政策机制保障。依托上海自贸区平台,着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探索“放宽市场准入和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办法措施。增强与国家产业政策之间的综合配套和协调,增强地方主导产业政策,完善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机制。在管理政策上,主要是进一步探索完善旅游建设发展机制、建立旅游综合执法机制、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在扶持政策上,主要是探索建立相应财税扶持政策、土地保障政策、旅游规划体系等。

相关稿件
  • 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旅游业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