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465号(农业水利类224号)提案答复摘要
文件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一、关于将饲料化、肥料化作为我国棉花秸秆处理的重要途径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之一,秸秆资源丰富,据统计,2015年我国棉花秸秆可收集量为2559.4万吨,其中肥料化和饲料化利用比例占51%,基本形成农用为主的利用格局。长期以来,我部一直积极推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等农用利用方式。“十二五”期间共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0.5亿元,支持包括秸秆还田在内的保护性耕作基本建设及相关技术推广应用。20多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8.5亿元,建设秸秆养畜示范县超过1000个。在项目的示范带动下,秸秆养畜成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牛羊养殖的主要模式。
二、关于切实加大对棉花秸秆处理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在技术研发方面,我部在2015年设立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以包括西北棉花区在内的主要农作区为研究区域,对已有技术进行提升,对秸秆还田新问题或新需求进行科技攻关。
在农机购置方面,为鼓励农民购买先进适用农机,中央财政于2004年设立农机购置补贴专项,并逐年增加投入力度。按照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的《2015-2017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各省可根据当地优势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和补贴资金规模,选择部分关键环节机具实行敞开补贴。
在信贷支持方面,2015年我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2015〕2651号)中明确指出,要完善扶持政策,构建有效激励机制,鼓励地方加大秸秆(含棉秆)有机肥、秸秆还田、秸秆养畜的财政补贴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秸秆收储和加工利用企业提供金融信贷支持。
三、关于扶持与打造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融合形成产业链
国家相关部门十分重视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累计投资20亿元支持相关地区秸秆收储运体系、秸秆生产有机肥、秸秆饲料化利用等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打通利益产业链条,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2015年我部与国家农发办联合启动了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在全国重点支持12个实施主体开展种养结合一体化作业模式,促进秸秆饲料的商品化建设。
农业部
2016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