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656号(农业水利类144号)提案答复摘要
文件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加快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事关农业清洁生产、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关于不断扩大农业秸秆还田比重
国家高度重视秸秆还田工作。2008-201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贴资金48亿元,组织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鼓励和支持农民开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十二五”期间,国家投入资金支持包括秸秆还田在内的保护性耕作基本建设及相关技术推广应用。近几年,在我部发布的主推技术中,均将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为重要技术推广内容。
二、关于大力推行秸秆饲料化
在秸秆饲料化利用方面,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8.5亿元,建设秸秆养畜示范县超过1000个。在项目的示范带动下,秸秆养畜成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牛羊养殖的主要模式。2015年,我部会同国家农发办开展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重点支持种养结合一体化模式,促进秸秆饲料的商品化发展,推动种养业废弃物的零排放和全消纳,取得良好成效。
三、关于大力扶持秸秆发电产业发展
为扶持秸秆发电产业的发展,在电价优惠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对新建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统一执行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75元。根据《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版)》《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对秸秆发电企业实行所得税、增值税优惠。
四、关于用秸秆就近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
我部充分发挥秸秆燃料在农村生产生活用能中的作用,积极推广秸秆固化成型、秸秆炭化等燃料化利用技术。2015年,国家能源局联合环境保护部启动实施了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示范项目建设,重点推动大型先进低排放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在城镇民用供暖以及工业供热中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
五、关于推进秸秆人造板产业发展
国家采取优惠政策支持秸秆人造板等秸秆原料化利用产业发展。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资金10亿元,重点支持粮棉主产区和大气污染重点地区的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秸秆代木(人造板、木塑)、秸秆清洁制浆等综合利用项目。同时,对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的代木产品给予所得税优惠。
六、关于以综合性措施开创秸秆综合利用新局面
在制定战略性规划和解决利益制约瓶颈方面,2015年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到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5%的目标任务,要求各地在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融信贷、土地和用电等方面完善落实有利于秸秆利用的政策。
在强化科技支撑方面,2008年以来,科技部、农业部先后支持了一批秸秆固化成型、秸秆功能性饲料、秸秆液体燃料等项目,研发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研制形成了一批关键设备。2014年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印发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目录(2014年)》,2015年我部组织遴选了秸秆“五料化”利用19项技术,进行推介发布。
在加强试点示范方面,2016年我部会同财政部围绕加快构建环京津冀生态一体化屏障的重点区域,选择农作物秸秆焚烧问题较为突出的10省份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
在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方面,2014年,环境保护部将秸秆禁烧工作纳入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评估考核范围。同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也纳入了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和国家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格局中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农业部
2016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