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15年下半年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

法律法规网 佚名
法律法规网 山东省政府网  法律法规网 2016-06-09 16:07:04  评论()

文件名称:[山东]2015年下半年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

文件编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进一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提升政府透明度,受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委托,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政府信息公开评估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对山东省政府各部门和各市政府2015年下半年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评估,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一、评估依据、对象、指标及方法

(一)评估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15〕22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发〔2014〕8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鲁政办发〔2015〕25号)等文件。

(二)评估对象

本次评估对象为42家省政府部门和17家市政府。其中省政府部门包括省以下垂直管理的市级部门。

(三)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体系为五级树形结构,包括4个一级指标:“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政策解读与回应”和“各类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和应用”,省政府部门和市级政府各指标权重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省政府部门一级指标权重情况

图2市级政府一级指标权重情况

在对省政府部门的评估指标中,“主动公开”下设6个二级指标: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设、机构信息、规范性文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重点领域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依申请公开”下设2个二级指标:申请渠道畅通性、依法答复;“政策解读与回应”下设2个二级指标:政策解读、回应关切;“各类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和应用”下设5个二级指标:新闻发布制度、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咨询电话、政务微博、政务微信。

在对市政府的评估指标中,一级指标与省政府部门政府信息公开评估指标一致,但在二级指标“重点领域信息”中增加了“安全生产信息”、“社会保障信息”、“国有企业信息”、“重大项目信息”、“棚户区改造信息”、“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和“环境保护信息”等7个三级指标;在一级指标“各类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和应用”中增加了二级指标“政府公报”。

(四)评估方法

为保证评估结果的公正性,评估工作组针对本次评估内容与指标,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人工与计算机评估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同一指标平行测试、实际验证等方式观测评估对象门户网站,利用模拟暗访的方式评估各单位的依申请公开。另外还建立了专家咨询、数据质量核查等机制,以保证评估质量。

二、下半年政府信息公开情况分析

2015年下半年,省政府各部门和各市政府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等文件部署,政府信息公开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公开平台基本健全、功能不断提升,主动公开范围不断扩大、内容逐步细化,依申请公开渠道畅通、答复规范,政策解读形式不断创新,社会热点回应及时、收效良好。

(一)信息公开平台基本健全、功能不断提升

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兴起,各单位在发挥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主渠道作用基础上,充分运用新闻发布会、政务微博、微信、手机WAP版、微客户端等平台拓展信息公开渠道,大大提高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各市政府积极发挥政府公报的法定载体作用,及时发布政府文件和工作动态。各单位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各单位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情况

1.门户网站

各单位充分发挥政府网站在信息公开中的第一平台作用,不断深化政府网站建设,完善信息发布机制,依法、及时、全面、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98%的省政府部门和100%的市政府建有门户网站。

41家省政府部门和17家市政府在门户网站设置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等要素配置齐全。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全面涵盖了组织机构、法规文件、规划计划、统计分析、财政信息、行政权力、人事信息等,17家市政府还配置了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公共监管等民生信息组配项。

2.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针对性和权威性。各单位以做好重要政策法规解读、妥善回应公众质疑、权威发布重大突发事件信息为重点,不断推进新闻发布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建设。省政府各部门和各市政府全部建立了例行新闻发布制度,并设立新闻发言人,及时发布政府信息。

3.政务微博、微信

随着维护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各单位微博、微信等政务新媒体运行逐步规范,覆盖受众日益广泛,问计于民、服务民生的作用进一步显现。截至2016年1月15日,省政府部门中有38家开通了政务微博,30家开通了政务微信,开通比例分别为90%和71%。17家市政府全部通过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等开通了政务微博和微信。此外,工作组对2015年下半年各单位政务微博的信息发布情况和关注度进行了评估,结果如图4和图5所示。

图4 政务微博信息发布情况(2015年下半年)

图5 政务微博粉丝数情况

2015年下半年,已开通政务微博的省政府部门和市政府不断加强公共议题设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关注度与扩散程度较高。省环保厅、省旅游局等部门和威海、济南等市的政务微博发布了超过2000条微博信息,省旅游局、省公安厅和青岛市的政务微博粉丝数超过了300万。

4.政府公报

2015年下半年,各市政府普遍能够定期出版发行政府公报,在门户网站提供政府公报电子版,方便公众查阅并了解政府重要文件和工作动态。

(二)主动公开范围不断扩大、内容逐步细化

2015年下半年,省政府各部门和各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国办发〔2015〕22号、鲁政办发〔2015〕25号等文件精神,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不断扩大主动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1.规范性文件公开及时

本次评估发现,33家省政府部门和17家市政府能够规范目录建设,全面、准确、及时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公开工作。其余9家省政府部门2015年下半年因没有制作规范性文件(已出示相关证明)而没有相关内容公开。

为增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科学性、民主性,34家省政府部门和17家市政府在门户网站设置了意见征集相关栏目,公开草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另外,34家省政府部门公开了规范性文件清理信息,17家市政府全部公开了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和清理信息。

2.行政审批服务信息公开透明

本次评估发现,37家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省政府部门和17家市政府全部按照要求公开了行政审批事项,并发布服务指南。其中有33家省政府部门在门户网站及时、准确地公示了行政审批的受理、进展情况和结果,公示率达到89%。仅4个部门未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信息进行详细公示。17家市政府全部在门户网站公开了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进度、审批结果等信息。

3.行政处罚信息依法公开

本次评估发现,33家具有行政处罚权力的省政府部门中,有18家在2015年下半年未发生行政处罚案件,并向工作组出示了相关证明,因而没有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其余15家省政府部门和17家市政府均在门户网站的曝光台、公示公告、行政处罚服务大厅等栏目主动公开了案件名称、被处罚者姓名或名称以及主要违法事实和处罚种类、依据、结果等详细信息。

4.财政预决算公开内容细化

2015年下半年,省政府部门中有39家在门户网站或省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公开了2014年财政决算和“三公”经费决算、2015年财政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17家市政府全部在门户网站公开了本级政府的2014年决算和“三公”经费决算、2015年财政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及政府采购情况。

5.民生信息公开力度加大、重点突出

2015年下半年,各单位不断加大环保、食品药品安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保障性住房、征地拆迁等民生信息的公开力度。公共资源配置方面,17家市政府全部公开了棚户区改造和用地计划信息;公共服务方面,16家市政府公开了食品药品安全和社会保险信息,15家公开了社会救助信息;公共监管方面,17家市政府全部公开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执法检查和重点污染企业信息,8家公开了辐射安全信息。

例如,德州市政府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详细公开了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等公众关注度较高的社会救助、扶贫信息;威海市政府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以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招生考试、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和民办教育等主题分类的形式公开了本地区的教育领域信息;青岛市政府针对当前社会各界对医疗卫生信息的迫切需求,从医政与妇幼卫生、农村与社区卫生、公共卫生、中医药管理、药品和医疗器械等方面建立医疗卫生专项领域目录,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

6.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内容全面

在上半年评估的基础上,本次评估还考察了2008年-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发布情况,并对各单位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评估。

79%的省政府部门和全部市政府在规定时限内发布了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并详细列明了信息公开主要措施、主动公开数据、依申请公开数据、收费及减免情况、被诉情况以及问题与改进情况等详细内容。9家省政府部门未在2015年3月31日前发布2014年的报告。37家省政府部门和16家市政府还在门户网站公开了2008年-2013年的年度报告。

(三)依申请公开渠道畅通、答复规范

依申请公开是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重要渠道。本次评估以依申请公开办理渠道的畅通性和回复的规范性为重点,采用查看网站结合暗访的方式,对信函、网络申请渠道的畅通性和依法答复情况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全部省政府部门和市政府均受理信函申请,并提供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的下载链接;32家省政府部门和17家市政府开通了网络申请渠道。

信函申请渠道畅通性和答复情况如图6所示,所有被评估单位都在申请指南中公开了申请受理机构名称、电话、通讯地址和邮编等信息。其中,39家省政府部门和17家市政府在规定时限内给出了答复。

图6 信函申请渠道畅通性及答复情况

网络申请渠道畅通性和答复情况如图7所示,16家省政府部门和15家市政府开通了在线申请平台。另外有12家省政府部门和2家市政府以公开电子邮箱的方式提供了网络申请渠道。共有53%的单位在规定时限内按申请人要求作出了答复。

图7 网络申请渠道畅通性及答复情况

在规定时限内给出答复的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要求,以申请人要求的形式规范答复。对属于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告知了申请人获取该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告知了申请人并说明了理由;依法不属于本单位公开或者该信息不存在的,告知了申请人,对能够确定该信息的公开机关的,还告知了申请人该行政机关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四)政策解读形式不断创新

本次评估发现,33家省政府部门和全部市政府在门户网站设立了政策解读专栏,以图解、问答式解读等形式,由政府自身或邀请专家学者,对政策制定背景和主要制度设计进行了解读。2015年下半年评估对象的政策解读形式、方式和内容如图8所示。

图8 省政府各部门和各市政府的政策解读情况

图解政策法规、工作部署已经成为一种网站热衷、百姓乐见的政策解读形式。例如,省质监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和德州、威海等市政府通过可读易懂的图解形式,言简意赅、提纲挈领地对政策法规和工作文件进行了详细解析。为方便公众更好地读懂规范性文件,省科技厅在规范性文件目录中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对全部规范性文件进行了解读。

(五)社会热点回应及时、收效良好

2015年下半年,各单位高度重视对社会热点事件和公众关切问题的回应,88%的省政府部门和94%的市政府在门户网站设置了社会热点回应专栏,对重要舆情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及时回应,解疑释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政民互动栏目是政府与公众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政府听取民意、凝聚民心的重要渠道。各单位不断完善互动平台建设,创新政民互动形式,普遍开通了在线访谈、在线咨询、民意征集、网上调查、网上信访等栏目,搭建起密切政民关系的桥梁。其中,38家省政府部门和16家市政府设置了在线访谈栏目,17家市政府全都开设了书记信箱、市长信箱或市长电话。

例如,省卫生计生委针对当前公众普遍关注的“二孩”政策、医疗卫生等热点问题,通过主任信箱、咨询留言等方式,详细解读相关政策,消除公众疑惑;省环保厅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政务新媒体作用,实时播报空气质量状况,对雾霾治理、环境污染、绿色出行等热点问题,主动发声,积极互动。济南市开通了“民生连线”互动平台,对教育、交通出行、环境污染、医疗卫生等民生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回应;临沂市在门户网站开通“行风热线”栏目,接听公众热线,积极回应公众提出的问题。

三、评估结果及分析

(一)省政府部门排名

1.整体情况

省政府部门各一级指标权重、平均得分以及得分指数(注:指某项指标的评估得分值与该项指标满分值的比值,以小数表示或者换算成百分比)情况如图9和图10所示。

图9 省政府部门平均得分及得分指数情况

图10 省政府部门信息公开评估得分分布情况

从各项指标的得分情况来看,省政府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稳步推进,总体表现良好,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得分指数较高。其中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和省工商局的“主动公开”得分指数分别达到90.00%,89.70%和89.55%,遥遥领先;省质监局、省外办的“依申请公开”得分指数均为100%,依申请公开工作做得非常扎实;“政策解读与回应”方面,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的得分指数均高于84%;省文化厅、省旅游局和省公安厅在“各类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和应用”方面领先其他部门。

2.评估结果

本次评估的42家省政府部门中,省质监局排名列第1位,省文化厅、省环保厅、省工商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省体育局、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外办、省公安厅分列第2位到第10位。省政府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评估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省政府部门得分及排名情况

名次

单位名称

主动公开

依申请公开

政策解读与回应

各类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和应用

总分

1

省质监局

39.33

20.00

15.65

16.26

91.24

2

省文化厅

37.22

19.75

13.77

17.38

88.12

3

省环保厅

37.27

19.75

14.76

16.14

87.92

4

省工商局

39.40

18.25

15.76

12.02

85.43

5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37.31

17.75

15.16

14.99

85.21

6

省财政厅

38.40

19.00

12.28

14.51

84.19

7

省体育局

35.98

19.25

13.90

14.20

83.33

8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39.60

15.50

15.27

12.84

83.21

9

省外办

33.55

20.00

14.51

14.64

82.70

10

省公安厅

38.91

13.50

13.14

16.90

82.45

11

省发展改革委

36.95

18.50

13.29

13.53

82.27

12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39.47

11.00

15.77

15.76

82.00

13

省交通运输厅

37.12

16.75

12.77

14.87

81.51

14

省人防办

37.07

19.75

12.14

12.40

81.36

15

省地税局

36.40

17.75

12.02

14.15

80.32

16

省海洋与渔业厅

38.83

14.00

11.26

16.14

80.23

17

省法制办

36.96

19.50

10.77

12.69

79.92

18

省国土资源厅

36.05

18.75

12.76

11.91

79.47

19

省卫生计生委

37.69

13.00

14.64

14.13

79.46

20

省农业厅

35.53

18.50

11.84

11.87

77.74

21

省畜牧兽医局

36.98

15.00

13.03

12.66

77.67

22

省教育厅

35.96

11.25

13.26

15.40

75.87

23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36.54

13.50

13.02

12.65

75.71

24

省司法厅

35.05

13.50

12.28

14.66

75.49

25

省粮食局

38.03

11.25

13.43

12.47

75.18

26

省科技厅

36.20

10.75

12.63

12.98

72.56

27

省旅游局

30.70

14.75

9.63

17.38

72.46

28

省商务厅

34.51

11.25

12.76

13.80

72.32

29

省物价局

38.73

7.00

12.12

14.45

72.30

30

省统计局

33.26

17.75

10.48

10.68

72.17

31

省机关事务局

34.81

18.75

11.26

7.27

72.09

32

省侨办

35.57

14.75

12.03

8.89

71.24

33

省水利厅

36.27

11.25

11.12

11.77

70.41

34

省民委

34.33

18.25

8.84

8.36

69.78

35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34.90

10.75

11.30

12.83

69.78

36

省民政厅

36.26

11.00

10.59

11.89

69.74

37

省国资委

36.90

15.00

8.76

8.89

69.55

38

省审计厅

33.93

14.75

10.53

8.77

67.98

39

省林业厅

34.36

11.25

8.53

13.83

67.97

40

省安监局

33.09

11.50

10.65

11.27

66.51

41

省金融办

30.51

15.00

10.55

7.70

63.76

42

省监狱局

24.62

15.00

7.88

6.00

53.50

3.与上半年结果比较

2015年下半年,省政府部门信息公开评估平均得分76.48分,比上半年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各项指标得分指数略有浮动,如图11所示。其中,“主动公开”和“各类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和应用”方面,得分指数提高了6个百分点。

与上半年相比,有些部门的信息公开水平显著提高,各项指标得分涨幅较大,如省公安厅、省体育局分别提高了15、14个名次。个别部门进步较小,特别是主动公开和各类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和应用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图11 省政府部门信息公开各指标得分指数变化情况

(二)市政府排名

1.整体情况

市政府各一级指标平均得分以及得分指数情况如图12和图13所示。

图12 市政府平均得分及得分指数情况

图13 市政府信息公开评估得分分布情况

从各项指标的得分情况来看,17家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步明显,成绩提升很大。其中,潍坊市和威海市的“主动公开”得分指数分别达到94.82%和94.32%,遥遥领先;泰安市和东营市的“依申请公开”得分指数达到100%,表现非常突出;在“政策解读与回应”方面,德州市、青岛市和威海市相对较为优秀;青岛市、济南市和德州市在“各类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和应用”方面领先其他市。

2.评估结果

本次评估的17家市政府中,潍坊市排名列第1位,威海市、德州市、青岛市、临沂市分列第2位到第5位。17家市政府信息公开评估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市政府排名及得分情况

名次

单位名称

主动公开

依申请公开

政策解读与回应

各类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和应用

总分

1

潍坊市

46.46

19.75

11.83

16.18

94.22

2

威海市

46.22

19.75

12.10

15.91

93.98

3

德州市

45.12

18.50

12.55

16.85

93.02

4

青岛市

43.15

17.25

12.29

17.14

89.83

5

临沂市

43.80

19.00

11.02

14.53

88.35

6

菏泽市

43.74

19.50

10.84

13.68

87.76

7

东营市

40.87

20.00

11.42

15.37

87.66

8

莱芜市

44.32

19.75

10.02

13.45

87.54

9

泰安市

42.49

20.00

10.12

14.50

87.11

10

滨州市

40.50

19.75

11.30

14.06

85.61

11

烟台市

39.63

19.00

11.11

14.30

84.04

12

济南市

38.65

17.50

10.84

16.89

83.88

13

聊城市

40.21

16.75

11.70

15.15

83.81

14

日照市

44.08

15.00

10.02

14.60

83.70

15

济宁市

40.11

19.00

9.95

14.25

83.31

16

淄博市

39.18

14.75

10.03

14.39

78.35

17

枣庄市

38.85

16.75

9.49

12.74

77.83

3.与上半年结果比较

2015年下半年17家市政府信息公开评估平均得分86.47,与上半年相比有了很大提升,各项指标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如图14所示。特别是“政策解读与回应”和“各类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和应用”方面,得分指数分别提高了15和13个百分点。

与上半年相比,有些市的政府信息公开水平显著提高,评估总分和名次都有明显的提高,如泰安市和聊城市。有些市政府的评估总分虽然比上半年略有提高,但与其他市相比涨幅较小,信息公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图14 市政府信息公开各指标得分指数变化情况

四、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增设高级检索功能,提升目录查询便利性

本次评估新增了“目录查询便利性”指标,旨在引导各级政府增设信息公开目录检索功能,方便公众有针对性地检索所需信息。通过评估发现,仅有22家省政府部门和12家市政府提供了目录信息的高级检索功能,其他单位有的尚未配置高级检索功能,有的所配置高级检索功能无效。

目录检索是否有效、规范,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各单位应按照有关文件规定,进一步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设要求和基本要素,注重对目录检索的定期维护,增设高级检索功能,方便公众查找所需信息。

(二)优化信息公开目录,加强民生信息公开力度

通过评估发现,大多数的省政府部门能够在门户网站公开职能范围内的民生信息。17家市政府也普遍公开了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和公共监管的基本信息,但有些市政府未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类细化,还有些市政府对安全生产政策、食品药品安全标准、辐射安全、建设项目环影响评价等信息的公开力度不够。

各市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民生信息的公开力度,按照国办发〔2015〕22号、鲁政办发〔2015〕25号文件要求,通过分类等方式对信息公开目录进行优化,积极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和公共监管信息公开,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

(三)合理设置栏目分类,加强规范性文件公开

通过评估发现,各单位普遍能够在门户网站设立规范性文件栏目,集中发布规范性文件。但有些单位在规范性文件栏目设置方面存在着多栏目的现象,如既有“规范性文件”栏目,又在“地方性法规规章”栏目设“规范性文件”子栏目。也有个别单位随意放置规范性文件,影响了公开效果。

各单位应加强对规范性文件栏目的管理,在规范性文件栏目中集中公开本单位发布的规范性文件,避免出现多栏目的情况。还应及时公开规范性文件草案和公众意见建议采纳情况,并根据需求对栏目进行合理分类,方便公众查询。

(四)重视发布原创内容,强化新媒体互动功能

通过评估发现,93%的单位开通了政务微博,80%的单位开通了政务微信,下半年信息发布数量较多。但各单位在政务新媒体的建设和应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单向传播特征明显,与公众的互动较少;内容发布的随意性较强,大部分是转发其他媒体微博和新闻网站的讯息,本单位的原创内容很少。

各单位应在提升政务新媒体信息发布数量的同时,提高信息发布的质量,特别是多发布与本单位职能相关、公众关注的原创内容,增进社会合作协同,提高公开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探索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互动功能,运用互联网思维,改变单向传播意识,建立常态化的新媒体互动机制,积极与公众互动,在互动中实现对社会舆论的引导。

站长推荐: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WAP
Powered by LC123.NET 8.5  © 2009-2015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 王正兴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