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新疆]关于印发自治区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文件编号:新政办发〔2016〕59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关于印发自治区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5月6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各种惠民政策支持下,我区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儿童生存、发展和受保护的权利得到有力保障。但总体上看,我区儿童事业发展还不平衡,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的南疆四地州和南疆四地州以外的6个国家级贫困县、3个自治区级贫困县儿童,在健康和教育方面的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贫困地区儿童发展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客观要求,也是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促进我区贫困地区儿童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4〕67号)精神,结合自治区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八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及自治区党委南疆工作会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坚持儿童成长早期干预基本方针,以健康和教育为战略重点,以困难家庭为主要扶持对象,加大统筹协调、资源整合和推进发展力度,实行政府直接提供服务和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切实保障我区贫困地区儿童生存和发展权益,实现政府、家庭和社会对各族儿童健康成长的全程关怀和全面保障。
(二)实施范围。南疆四地州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所辖33个县(市)(其中,国家级贫困县26个),及南疆四地州以外的6个国家级贫困县和3个自治区级贫困县,从出生到义务教育阶段结束的农村儿童。(33个县(市)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乌恰县、阿克陶县、阿图什市;喀什地区泽普县、疏附县、喀什市、疏勒县、伽师县、岳普湖县、巴楚县、麦盖提县、英吉沙县、叶城县、莎车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田地区策勒县、民丰县、和田市、洛浦县、于田县、和田县、皮山县、墨玉县;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柯坪县、乌什县、拜城县、库车县、新和县、阿瓦提县、温宿县、沙雅县。6个国家级贫困县: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青河县;塔城地区托里县;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3个自治区级贫困县:塔城地区裕民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哈密市伊吾县)。
(三)总体目标。到2020年,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儿童发展整体水平基本达到或接近自治区平均水平。
——保障母婴安全。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30/10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2‰和15‰。出生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保障儿童健康。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降低到10%以下,低体重率降低到5%以下,贫血患病率以2015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儿童贫血基线调查的基础上下降1/3。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并保持在90%以上。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并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培养儿童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中小学生体质基本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特殊困难儿童的福利、关爱体系更加健全。
——保障儿童教育。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达到80%左右,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巩固率达到95%。落实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育人责任,建立多元化的家长学校办学体制,增加各类家长学校的数量,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功能,提高办学质量。
二、主要任务
(一)新生儿出生健康。
1.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推进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等项目,做好孕期产期保健,逐步开展相关的免费筛查、诊断试点项目,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听力障碍等疾病筛查服务,积极争取国家和对口援疆省市项目经费支持,扩展筛查范围,逐步提高筛查率。加强儿童残疾筛查与康复的衔接,提高筛查确诊病例救治康复水平。
2.加强孕产妇营养补充。开展孕前、孕产期和哺乳期妇女的营养指导,合理补充营养素,预防和治疗孕产妇贫血等疾病,减少低出生体重儿。
3.加强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管理。加强高危孕妇的识别与管理、早产儿的预防与干预,提高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做好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加大贫困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保障力度,建立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绿色通道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