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重庆]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碚区禽畜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
文件编号:渝文备〔2015〕3442号
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
渝文备〔2015〕3442号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北碚区禽畜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
北碚府办发〔2015〕30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各园区管委会,有关单位:
《北碚区禽畜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14-2020年)》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经区委常委会议审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4月28日
北碚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
(2014-2020年)
北碚区是重庆主城九区之一,是两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独具魅力的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全区幅员755平方公里,人口76万,辖5个街道、12个镇。“十二五”期间,北碚确立了“一极两区”的战略目标。“十三五”期间,北碚区将继续围绕“五区四带”总体战略布局,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区、高新产业基地、科教文化高地。北碚地处嘉陵江下游,嘉陵江由北而南纵贯全境,区域内除嘉陵江外,还有黑水滩河、后河、璧北河、梁滩河、马鞍溪、明家溪、车盘溪、底洞沟、马王溪、山王溪等大小河流20余条。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1028.7万立方米,其中地下水总储量为 8002.03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5201.32万立方米。蓄水总量为2848万立方米。北碚境内由低山槽、山麓裸丘、浅丘和沿江河谷构成,海拔最高1312米,最低175米。土壤以紫色土、水稻土为主。盛产水稻、玉米、红薯、水果等。区内多山地丘陵,平坝较少,水系丰富。全区是“六分丘陵、三分山地,一分平坝”的自然特征。北碚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有春早、夏热、秋短、冬迟特征。最高气温44.3℃。最低气温-3.1℃,年平均气温18.2℃。北碚拥有十分丰富而又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拥有国家AAAA级景区2个,国家AAA级景区1个,国家AA级1个,有文物景点104处,其中列入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
(二)畜禽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及污染排放情况
畜禽养殖发展迅速,区域发展失衡。2013年末北碚区生猪存栏33673头,牛存栏1464头,家禽存栏64万只;2013年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5%,畜牧业是北碚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殖场分布。2013年区域内年存栏生猪当量100头以上的养殖场共45家,纳入规划实施关停、整治的共计37家,存栏生猪当量2.77万头,主要分布在东阳街道、歇马镇、澄江镇、蔡家岗镇、天府镇、静观镇、柳荫镇、三圣镇、金刀峡镇等9个镇街,其中东阳街道14家养殖场存栏生猪当量10777头,天府镇8家养殖场存栏生猪当量2210头,澄江镇4家养殖场存栏生猪当量6300头,蔡家岗镇3家养殖场存栏生猪当量2778头,金刀峡镇4家养殖场存栏生猪当量3370头,歇马镇1家养殖场存栏生猪当量217头,三圣镇1家养殖场存栏生猪当量300头,柳荫镇1家养殖场存栏生猪当量1000头,静观镇1家养殖场存栏生猪当量750头。
养殖规模分布。存栏生猪当量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5家,存栏生猪当量16938头,占集约化养殖量的61.1%;500—1000头的5家,存栏生猪当量2900头,占集约化养殖量的10.5%;500头以下的养殖场27家,存栏生猪当量7864头,占集约化养殖量的28.4%。
养殖区划统计。存栏生猪当量200头以上的养殖场,在禁养区的有19家,存栏生猪当量14105头,占总数集约化养殖量的50.9%;在限养区的有18家,存栏生猪当量13597头,占集约化养殖量的49.1%。
畜禽养殖产污量大。北碚区畜禽养殖粪污主要排放量由猪、牛和禽类养殖业产生,粪便总产生量3.56万吨,尿液产生量2.23万吨,化学需氧量产生量0.19万吨,氨氮产生量0.038万吨。化学需氧量产生量按养殖种类排序分别为猪、牛、鸡,分别为1220吨、180吨、462吨,氨氮产生量按养殖种类排序分别为猪、牛、鸡,分别为220吨、36吨、126吨,生猪养殖的污染防治是畜禽污染防治重点。
(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先后出台了《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畜禽养殖区域划分管理规定和实施方案的通知》(北碚府发〔2007〕95号)和《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畜禽养殖区域的通知》(北碚府办发〔2008〕160号)划定并调整了养殖区划。对禁养区内达到存栏生猪20头、禽类200只、肉牛5头、奶牛3头以上的养殖场实施关闭转产;禁养区内低于以上标准和限养区内高于以上标准的养殖场必须通过治理达标排放。自2010年以来关闭禁养区养殖场470家,合计存栏生猪当量21万头,政府累计关停补偿1586万元。
北碚区以“创模”为契机,开展了梁滩河、璧北河、黑水滩河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建立健全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机制。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有8家,环评执行率21.6%;完成环保“三同时”验收的5家,“三同时”验收执行率13.5%;2013年处理12369环保投诉4起,涉及养殖场3家。
为巩固创模成果,防止畜禽养殖污染反弹,根据北碚区“田园行动”计划,2013年8月初开始,区农委、环保、财政、市政等四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区畜禽养殖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检查,确保全区畜禽养殖禁养区内无畜禽养殖污染反弹情况发生,为强化全区畜禽养殖污染源头控制,实现“田园行动”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碚区区域内的部分养殖场没有粪便、污水处理设备,污染防治措施相对滞后。建有完备污染治理设施的养殖场仅有5家,占总数的13.5%;建有简易污染治理设施的9家,占总数的24.3%。10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率60%。全区部分养殖实施了简易堆肥,有机肥总产能0.5万吨/年。
全区污染治理设施运管情况。北碚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率为30%;规模500头以上生猪当量养殖场均未建立生产及污染治理运管台账。
4.监管措施
北碚区强化畜禽养殖污染监管。先后出台了《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畜禽养殖区域划分管理规定和实施方案的通知》(北碚府发〔2007〕95号)和《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畜禽养殖区域的通知》(北碚府办发〔2008〕160号)养殖区划文件,印发了《北碚区梁滩河璧北河黑水滩河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方案》等方案及管理规范,严格环评审批制度,对新建养殖场严格环评审批程序。2012年,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北碚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方案的通知》(北碚府发〔2012〕19号),全面推进我区畜禽禁养区规模养殖场(户)的整治工作。全区15个镇街启动日常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对畜禽养殖场污染处置情况进行管理,并建立了日常管理台账。
(四)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1.养殖场布局不合理,污染对区域水环境存在威胁。畜牧业特别是畜禽养殖场的兴建,加大了生态环境压力,畜禽养殖造成的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全区位于禁养区内的养殖场达19家。畜禽规模养殖与区域种植业不协调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区畜禽养殖量大的镇街还是集中在城区发展较快城镇周边区域。畜禽规模养殖场业主在建场时只是考虑养殖场地与周围的小环境,不能把养殖场的粪污转化成优质有机肥为种植业生产所利用,做到化废为宝。
2.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不到位。北碚区尚未建立养殖粪污资源综合利用的机制,没能较好实现其综合利用。部分畜禽养殖场对粪污综合利用的设施设备不健全,不利于粪污的资源化。部分养殖场粪污处置设施运管措施落实不到位,运行效果差,造成局部污染。现在,一方面种植业大量的使用无机化肥,造成土壤结构破坏、酸化板结加剧;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畜禽粪便因排放不当造成环境污染。畜禽粪便没有形成工业化生产成为有机肥,污水的沼气化处理数量少,质量不高。
3.污染治理工艺设施不完备。排泄物处理设施不完善。部分养殖场虽有污水处理设施和沼气池,但其容积小、处理能力弱,与污水产量不配套;有的养殖场甚至任意将粪堆放在场外,严重影响周边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落后,处理方式过于简单,有的养殖场未作沉淀、发酵处理,就直接将粪便、污水排入田间、鱼塘;现有畜禽养殖场的污染处置设施较简陋或不完善,造成沼渣、沼液利用不合理,污染环境。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对病死尸体的处理与处置,有的尚无设置专用处置设施。
4.污染监管不全面,保障机制不到位。北碚作为重庆市都市功能拓展区,两江新区的三分之一区域在北碚行政区划内,以工业发展为重点,农业产业为辅助,尚未建立长效的养殖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机制,不利于粪污的资源综合利用。北碚区虽然强化养殖环保执法制定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实施方案及监管办法等,但因养殖企业经济效益差等因素,相关制度未能全部落实。畜禽养殖业是微利产业,甚至是污染产业,但同时也是重庆大都市的菜篮子是民生产业。而进行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需要较大的投入,特别是要按《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管理办法》的要求,畜禽规模养殖场的迁移和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单靠企业自身投入难度较大。
北碚区作为重庆都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品质生态商住产业、特色旅游业,在农业发展中突出建设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区。根据重庆市政府“五大功能区”规划和北碚区“五区四带”战略部署,结合柳荫现代农业发展区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业实施控制发展的战略,对养殖业实施全面限养,仅在江东片区柳荫镇、金刀峡镇、三圣镇、静观镇、天府镇等农业园区内根据资源综合利用需要保留部分养殖场。
(二)规划原则
1.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统筹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污染预防与治理的关系,以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为统领,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提升加大重点区域和重点养殖单元粪污无害化、资源化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实施一批试点示范工程。
2.预防为主,利用优先。从产业布局、环境准入、生产过程监管等环节,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源头”预防措施,全面实施限养措施。在技术模式选取、管理措施制定方面,突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特点,始终将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放在优先位置。
3.因地制宜,分类管控。充分考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复杂性,对不同区域、不同养殖规模的畜禽养殖单元区别对待,提出差异化管控措施,提高防治成效。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及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对不同区域的养殖场实施不同的污染控制措施。
4.疏堵结合,双管齐下。通过制定和落实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有机肥施用、清洁生产补贴等经济激励措施,引导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推动生产方式生态化转型。同时,完善规范标准、监督执法等约束手段,强化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环境监管,对重点区域和重点养殖单元实施严格管控。
5.多方联动,合力推进。充分发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有关部门的信息、资源优势,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共同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农委(畜牧局)、环保局、区有关部门、镇街政府、村社级组织多方联合协作,通过企业自筹、区财政、市级部门、中央支持的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投入力度,合力推动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置、资源化综合利用。
(三)规划编制的依据
1.国家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五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一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七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一号)。
2.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1)《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9号);
(2)《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3号);
(3)《种畜禽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53号);
(4)《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450号);
(5)《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6)《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
(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6号)。
(8)《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4〕47号)。
3.部门规章和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1)《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9号);
(2)《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3)《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20号);
(4)《关于印发<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修订本)>的通知》(环发〔2008〕16号)。
4.地方性法规和文件
(1)《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2010年修订);
(2)《关于印发重庆市畜禽养殖区域划分管理规定和重庆市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养殖污染控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07〕103号);
(3)《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管理的通知》(渝办发〔2010〕343号);
(4)《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渝府办发〔2013〕114号);
(5)《关于印发重庆市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程序管理办法的通知》(渝办发〔2009〕267号);
(6)《关于印发北碚区梁滩河璧北河黑水滩河流域 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北碚府发〔2010〕71 号);
(7)《北碚区“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
(8)《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碚区畜禽养殖区域划分管理规定〉》(碚府发〔2007〕95号);
(9)《北碚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方案的通知》(北碚府发〔2012〕19号);
(10)《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开展区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工作的通知》,2014年6月;
(11)《重庆市长江三峡水库库区及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2011年10月1日;
(12)《重庆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26号);
(13)《重庆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渝环发〔1998〕90号);
(14)《重庆市地面水域使用功能类别划分规定》(渝环发〔1998〕89号);
(15)《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转重庆市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调整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12〕4号);
(16)《关于印发重庆市生态功能区划的通知》;
(17)《关于印发重庆市环境保护“五大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的通知》(渝府发〔2013〕43号)。
(18)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4〕37号)。
本规划的范围包括北碚区全区范围,即辖区12个镇和5个街道,天生街道、朝阳街道、龙凤桥街道、北温泉街道、东阳街道、歇马镇、金刀峡镇、三圣镇、施家梁镇、童家溪镇、蔡家岗镇、柳荫镇、澄江镇、静观镇、复兴镇、水土镇、天府镇,总面积755平方公里。重点对规划范围内的集约化养殖场(>200头生猪当量)和养殖小区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规划。
(五)规划时限
本规划基准年2013年。近期规划2014年至2017年;远期规划2018年至2020年。
(六)规划目标
以北碚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其它规划为基础、依据和引导,大力促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注重“防”、“治”结合,因地制宜地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实现污染物资源化利用,使养殖业可控制、可持续发展。规划目标和指标如下:
1.近期。建立健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机制体制,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体系。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监管率达100%,集约化养殖场环评执行率达100%,新建养殖场环评执行率100%。关停禁养区内除因教学、科研、工程示范等需要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全面实现禁养。限养区内不新建和扩建各类集约化畜禽养殖场;限养区内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率达10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75%。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率达80%,污染治理率达80%,污染物综合利用率达70%。全区病死猪只尸体的无害化处理与处置率达100%。
2.远期。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监管率达100%。新建养殖场环评执行率10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率达100%,污染治理率达100%,污染物综合利用率达90%。全区病死猪只尸体的无害化处理与处置率达100%。
三、防治主要任务
紧紧围绕“促利用、控总量、调布局、提能力、强监管”,建立健全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引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资源化的能力,优化畜禽养殖产业布局,严格环评准入管理,推进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和重点区域、流域畜禽养殖污染监管,开展重点防控源和重点风险源监测,强化畜禽养殖环保设施运维管理,建立完善病死畜禽运送处置制度,确保全区养殖业与种植业的协调发展。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资源综合利用
大力推广都市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依托优质花木产业基地、高品质蔬菜、水果、粮油基地,加大对都市生态循环农业的扶持力度。培育“畜禽养殖→粪便→沼液(有机肥)→沼气(生产生活利用)→无公害农产品”都市生态农业循环链。开展种养结合、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工程,规划期末全区种养结合、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试点种植面积达1.5万亩,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0%。强化畜禽养殖科学化管理。大力推广畜禽养殖场清洁生产技术,畜禽养殖污染预防控制技术持续应用于畜牧生产全过程,通过不断改善管理和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建设一批清洁生产示范养殖场,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先进的清粪工艺、粪污资源化处置工艺和饲养管理技术,大幅度降低污染物产生量。
(二)严格控制养殖总量,调整优化空间布局
明确畜禽养殖总量目标。为促进畜禽养殖产业持续发展,结合北碚区产业发展布局,按照“以地定养”的原则,合理优化布局,全区不新增养殖场(存栏生猪当量大于100头的养殖场)。
优化畜禽养殖空间布局。围绕全区空间发展重点和定位要求,对禁养区内养殖场实施关停。
加强畜禽养殖分区管理。严格执行《畜禽养殖污染管理办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重庆市畜禽养殖区域划分管理规定》、《重庆市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养殖污染控制实施方案》以及《北碚区畜禽养殖区域划分管理方案》,大力提倡种养结合、种养平衡的生态养殖,实现养殖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理。严格执行畜禽禁养区、限养区的管理规定,同时按照“从严不从宽”的原则,调整畜禽养殖“三区”监管对象和控制范围。对禁养区、存在主要环境问题、不能在限期内完善环保手续的畜禽养殖场进行关闭。畜禽禁养区内严格禁止新建扩建各类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完成禁养区内畜禽养殖企业关闭工作,恢复土地使用功能。推进相关环保手续的完善,限养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完善相应的环评手续。 (三)突出污染源头控制,健全联合管理机制
加强准入管理。建立完善环保、农委、国土、规划、镇街、村社等各级各部门的联合管理机制,对新增存栏生猪当量100头以上养殖场不予批准。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艺的环评审批,仅对采用种养结合污染治理方式的畜禽养殖场实施环评审批。
加强综合治理。根据重庆市文件要求和北碚区现有粪污处理设施情况,加强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治理,业主投入为主,通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实施以奖代补,分年度实施一批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处置设施建设工程。抓好污染源头控制,确保全区畜禽养殖场种养结合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处置设施完备率达到100%。积极倡导“种养结合、以地定畜”理念,通过自行配套土地或者同农业基地联合利用的方式,采取堆沤、沼气处理、生产有机肥等措施,将粪污处理后就近还田利用。
完善环评手续。推动完善畜禽养殖场环评手续,重点推进目前无环评手续11家畜禽养殖场完善环评手续。对不能在限期内完善环评审批或环评备案、污染严重、群众投诉强烈的养殖场,不予办理环评手续,并纳入近期关闭的年度实施计划。
(四)推进监管能力建设,提升软件硬件实力
推进标准化建设。按照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的要求,由区农委牵头制定北碚区都市生态农业产业标准化建设技术指南,明确粪污资源化利用规范要求;制定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指南,明确标准化养殖场的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的基础设施要求,加强标准化养殖场验收管理。
环保监管机构建设。按照国家和重庆市相关基层环保机构标准化建设要求,由区环保局牵头,制定全区镇街环保机构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规划,加快推进畜禽养殖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和完善,重点配套完善基层环保机构执法车辆、现场取证设备、环保监测设备等硬件建设,落实相应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
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区发改委、区农委、区财政局、区环保局等部门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协同机制。出台都市生态农业补贴的激励办法,促进形成生态农业增效牵引、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增收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开展专项培训。组织编制统一的农业有机肥使用培训教材、粪污资源化利用培训教材、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置及病死畜禽处置培训教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培训教材,制定培训计划,积极落实培训经费及教材编写费用,针对基层领导干部、农业产业业主、农机服务人员、环保执法人员以及畜禽养殖业主定期开展基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项培训,重点宣传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规政策、基本知识和实用技术等相关内容。
(五)加大环保监管力度,全面防范环境风险
加强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巡查。由区农委牵头,镇街经发办、建管办、兽医站具体实施,进一步强化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从源头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危害的隐患。扩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绿色防治技术应用,减少化学肥料用量。积极培育标准化生产实施主体,鼓励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进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引导生产企业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认证,强化后期监管,集中创建一批北碚区特色优质安全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产业效益。
加强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巡查。由区环保局牵头,镇街环保机构或农业服务中心具体实施,重点强化对畜禽养殖重点监控源和风险源现场监管的巡查,加大巡查频次,严格巡查要求,重点查处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擅自停运污染防治设施、超标排污以及在禁养区内擅自建设养殖场的环境违法行为。对重点源每季度开展一次环保巡查,对风险源每月开展一次环保巡查,其余污染源每年开展一次巡查,同时不定期开展重点源和风险源的突击检查,对巡查和突击检查中发现存在环境问题的畜禽养殖单位,督促其限期完成问题整改,问题整改完成前,将其纳入重点调查对象,每15天开展一次巡查,对限期未完成问题整改的畜禽养殖单位责令其限期关闭。强化镇街环保机构或农业服务中心对辖区内畜禽养殖企业的监管巡查力度,对重点源每月开展一次环保巡查,对风险源每15天开展一次环保巡查,其余污染源每季度开展一次环保巡查。
完善畜禽养殖环保监管信息报送制度。建立重点监控源和风险源的监督检查、风险防控、污染排放监督、违法处置等监管机制。实现对重点监控源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监督检查,监督其污染物排放状况、排放去向、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废弃物综合利用情况等。对重点监控源、环境风险源环境违法行为要从快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建立完善重点监控源半年报制度和环境风险源季报制度。建立镇街环保机构或农业服务中心信息上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镇街环保机构或农业服务中心每月定期向区环保局和农委报送环保巡查信息,对于信息报送不畅、监管不力以及发现问题隐藏不报等情况要加强责任追究,造成环境突发事件的要依法追究相关机构和责任人责任。
(六)强化生产经营主体运管责任,完善病死畜禽管理制度
加强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处置设施运行管理。督促畜禽养殖场业主对畜禽养殖场生产、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护,重点强化雨污分流、固液分离、废水沼气化处理、固废制有机肥、沼气利用、沼液贮存及管网化生态还田等工程的运维管理,确保各类污染物防治设施正常稳定运行,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有关要求及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规定。规模化养殖场拆除、闲置、停运污染防治设施,须提前15日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书面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因故障等紧急停运污染防治设施,应在停运后及时报告,且同时停运相应的生产设施,防止废水超标排放。
建立完善病死畜禽管理和处置制度。从事畜禽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的单位和个人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病死畜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畜禽死亡及处理情况的义务。北碚区集约化养殖场应自建死畜禽处置设施处置病死畜禽;散户病死畜禽由镇统一收集后送重庆市歌乐山危废处置中心处置。建立病死畜禽管理档案、台账管理制度。落实病死畜禽统一收集、运输和处理,做好病死畜禽收集、处理运行等各项记录并归档备查。建立病死畜禽部门联防联动监管机制。卫生、交通、质检等部门配合加强对畜禽养殖、畜禽产品流通、冷藏、加工、餐饮以及畜禽屠宰等环节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随意乱丢或屠宰、经营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
四、重点工程
(一)污染预防工程规划
1.生态农业示范工程
开展都市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工程建设。2014-2017年完成5个示范工程,都市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面积达1万亩。2018-2020年完成2个示范工程,都市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面积达0.5万亩。
科学养殖示范工程。区农委牵头实施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示范工程建设,2014-2017年建设清洁生产畜禽养殖示范场3家,2018-2020年建设清洁生产畜禽养殖示范场5家。
2.科学区划布局工程
标准化示范场建设。区农委牵头,近期及远期分别实施畜禽种养结合示范场建设工程,在生态农业基地建设4-7个种养结合示范场;实施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标准化示范场建设工程,建设4-7个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标准化示范场。
实施关停工程。区农委牵头,各镇街对禁养区内养殖场、未实现污染治理的养殖场实施关停工程。2014年底制定禁养区及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关停的养殖场关停计划,落实关停工作的责任单位及关停工作实施主体,2015年底前关停18家养殖场。2016年底前完成环境监管重点源和环境风险源范畴的但未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养殖场的取缔工作。2017年底前完成所有未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养殖场(小区)的取缔工作。
3.环保手续完善工程
2014年制定区级畜禽养殖污染清查计划、制定补办环评审批手续计划、制定环评管理巡查机制计划,强化养殖场建设环保审批程序管理。
开展环保手续清查工作。2014年6月底前完成畜禽养殖场“四清四治”环保调查,9月底前完成核查核准。
开展环评审批核查工作。2014年9月前,针对已建、在建集约化养殖场开展环评审批核查,重点核查未按规定办理环评手续、超环评规模养殖的畜禽养殖企业。2014年12月31日前,完善限养区内存栏量200头以上的11家畜禽养殖场环评审批或环评备案手续,按照环评管理的相关要求完善对已建却未进行环评和超环评限值的养殖场(小区)环评审批工作。
4.标准化建设工程
2015年6月底前,区农委牵头制定北碚区生态农业产业标准化建设技术指南,落实或编写有机肥使用培训教材、粪污资源化利用培训教材,制定培训计划。制定生态种植基本知识和实用技术宣传计划。
2015年6月底前,区农委牵头制定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指南,落实或编写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置培训教材,制定培训计划。制定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置等方面基本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宣传计划。
2015年6月底前,区环保局落实或编写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培训教材,制定培训计划。制定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面基本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宣传计划。
5.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工程
2015年6月底前完成《北碚区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的制定,运管办法包括集约化养殖场(小区)档案管理制度、养殖场(小区)生产管理档案管理制度、环保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制度、病死畜禽处置管理制度、资料管理台帐管理检查制度。2015年6月底前,全面落实运管办法,执行率达100%。
6.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1)监督执法能力。建立区级、镇街两级畜禽养殖污染监督执法队伍。区农业执法、环保执法队伍要有效联动整合,实现监管执法全覆盖。各镇街经发办(农业服务中心)、环保站要通力配合、协调一致,确保监管执法效果。全区配备环保执法检查车17辆,检查取证设备17台套。每年开展执法人员和镇街监管队伍的培训1次,开展农业、环保、食药监督等部门的环保联合专项执法检查1次,重点围绕清洁生产水平、病死畜禽处置、粪污处理等情况开展执法监察。
(2)重点监控源和风险源管理机制建设。2014年底完成重点监控源和风险源管理制度制定。建立重点监控源和风险源的监督检查、风险防控、污染排放监督、违法处置等监管机制。
7.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建设工程
2015年6月前,制定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协同机制,成立协同工作领导小组。
2015年9月底前,区政府制定《北碚区贯彻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实施办法》。
2015年底区农委、财政联合出台鼓励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办法和养殖场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的鼓励政策;区财政局、工商分局联合出台有机肥生产鼓励政策;区环保局、区公安分局联合出台畜禽养殖污染监督执法办法。
1.粪污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原则。养殖场(小区)周边消纳土地充足的,积极倡导“种养结合、以地定畜”理念,通过自行配套土地或者签订消纳利用协议等方式,采取堆沤、沼气处理、生产有机肥等措施,将粪污无害化处置后就近还田利用。
2.工艺技术选择原则。采取“种养结合”工艺的传统养殖场,对照完善“雨污分流、固液分离、沼气化处理、沼液储存、管网还田、有机肥生产”六个子项工程建设内容。
3.工程规划。在镇街、区农委、区环保局的监管下,以养殖业主为实施主体,对全区现有未建粪污无害化处置设施的养殖场限期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置设施工程。2015年完成9家养殖场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投资670万元;2016年实施5家养殖场污染治理工程,投资330万元;2017年完成5家养殖场污染治理工程,投资280万元。
五、年度计划及投资估算
(一)年度计划
北碚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任务包括污染预防工程规划、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工程建设规划二类规划工程类别,划分为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科学区划布局工程、环保手续完善工程、标准化建设工程、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工程、污染防治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建设工程、粪污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工程、粪污无害化处置设施完善改造工程8类重点工程;具体落实为24项工程项目,近期实施20个工程项目,远期实施4个工程项目。
全区整合资金,广泛筹资资金,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作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支持重点,利用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中央环保专项资金予以支持,整合生态农业建设资金、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农村清洁工程、绿色能源示范建设等相关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综合效益,支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建设。
工程类项目中涉及畜禽养殖场关闭搬迁的,由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进行处置;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程的,以养殖业主投入为主;生态农业建设、养殖示范工程建设以市场投入为主。监管能力建设和环保监督监测项目中涉及硬件建设的,监管、监测等专项经费,争取上级投入为主,区级财政配套。
规划期内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总投资5598万元,其中财政投入2244万元,社会筹资381万元,业主投入2973万元。近期投资4758万元,其中财政投入2129万元,社会筹资281万元,业主投入2348万元;远期投资840万元,其中财政投入115万元,社会筹资100万元,业主投入625万元。
六、效益分析
(一)环境效益
通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实施,可以实现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减少,对区域水环境尤其是次级河流水体保护具有显著地环境效益。项目实施后将实现3.56万吨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年减少排放化学需氧量1900吨,年减少氨氮排放380吨。
(二)经济效益
有机肥生产、沼气能源工程建设,将促进废弃物综合利用和产业链有效延伸,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价值,提升产业综合效益,拓宽农民创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三)社会效益
通过落实严格环境准入、强化污染源头管控、加强技术引导示范、推行清洁养殖方式等措施,将促进畜禽养殖业的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引导产业生态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镇街两级政府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国家和重庆市总体工作部署和要求,明确工作目标、治理重点、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细化年度实施计划,将治理任务分解到镇街,结合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督促落实。
积极推动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各地要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协调,建立有效的部门沟通协作机制,按照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分解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任务,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形成部门合力。
(二)强化考核监督
区政府对各镇街规划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评估和考核。区环保局对本辖区内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区政府要与养殖重点镇街签订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责任书,根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采取奖惩措施。试行推广区政府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签订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协议,对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成效显著的养殖场,予以表彰或奖励。
(三)健全投入机制
通过现有中央、市环保和涉农财政资金渠道,逐步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投入,充分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保险等经济手段,吸引地方和社会资金投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优先制定和实施针对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沼气发电和有机肥生产使用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营,以及减少环评收费、后期环境监测收费等优惠和扶持措施。在国家逐步加大投入的同时,北碚区也要结合实际,采取财政补贴、业主自筹、社会投入等多种方式,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资金支持。通过拓宽资金渠道,加强资金整合,逐步建立各级财政、金融、保险、养殖场、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
(四)推进宣传教育
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技术交流和人员培训,重点培训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设施管理和运行维护、实用技术等,提高环境管理和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建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家信息库,为环境管理和技术咨询提供支撑。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和电影短片等形式,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广泛宣传,推广农村畜禽养殖管理和污染防治实用技术,提高从业人员和群众的环保意识,营造政府引导、业主自律、群众监督的良好氛围。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 4月28日印发
单位:万元
序号
规划工
程类别
工程名称
项目内容
投资
估算
完成年限
财政
资金
社会
资金
业主自筹
牵头
单位
组织实施
单位
1
污染预防工程规划
生态农业示范工程
完成5个示范工程,都市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面积达1万亩。
500
2014-2017
219
281
区农委
区农委
2
建设清洁生产畜禽养殖示范场3家。
150
2014-2017
15
135
区农委
区农委
3
科学区划布局工程
在生态农业基地建设3-5个种养结合示范场
500
2014-2017
50
450
区农委
区农委
4
建设3-5个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标准化示范场
500
2014-2017
50
450
区农委
区农委
5
制定禁养区及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关停的养殖场(小区)关停计划,落实关停工作的责任单位及关停工作实施主体
5
2014
5
区农委
各镇街
6
关闭禁养区内的养殖场以及限养区内未完善环评审批或环评备案手续且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场。
1586
2014-2015
1586
区农委
各镇街
7
所有未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养殖场(小区)的取缔工作。
2015-2017
区农委
各镇街
8
环保手续完善工程
制定区级畜禽养殖污染清查计划、制定补办环评审批手续计划、制定环评管理巡查机制计划
5
2014
5
区环保局
区农委、
各镇街
9
完成畜禽养殖场“四清四治”环保调查
5
2014年9月前
5
区环保局
区农委
10
完善11家畜禽养殖场环评审批或环评备案手续。
33
2014
33
区环保局
区环保局
11
标准化建设工程
制定生态农业产业标准化建设技术指南,落实或编写有机肥使用培训教材、粪污资源化利用培训教材,制定培训计划。制定生态种植基本知识和实用技术宣传计划。
制定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指南,落实或编写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置培训教材,制定培训计划。制定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置等方面基本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宣传计划。
5
2015年6月底前
5
区农委
区农委
12
编写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培训教材,制定培训计划。制定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面基本知识和实用技术的宣传计划。
5
2015年6月底前
5
区环保局
区环保局
13
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工程
制定《北碚区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办法》。
2
2015年6月底前
2
区环保局
区环保局
14
污染防治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建立区级、镇街级两级畜禽养殖污染监督执法队,配备环保执法设备。
170
2014-2015
170
区农委
区环保局
各镇街
15
每年开展执法人员和镇街监管队伍的培训1次,开展部门的环保联合专项执法检查1次。
5
2014-2017
5
区环保局
区农委、区食药监局
16
制定重点监控源和风险源管理制度。
2
2014
2
区环保局
区环保局
17
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建设工程
制定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协同机制;制定《北碚区贯彻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实施办法》;出台鼓励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办法;出台养殖场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的鼓励办法;出台有机肥生产鼓励办法;出台畜禽养殖污染监督执法办法。
5
2014-2015
5
区农委
区环保局
区工商分局、区公安分局、区财政局、区农委、区环保局
18
粪污无害化处置规划
粪污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工程
完成9家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置设施工程建设
670
2014-2015
670
区农委、区环保局
业主
19
实施5家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置设施工程
330
2016
330
区农委、区环保局
业主
20
实施5家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置设施工程
280
2017
280
区农委、区环保局
业主
合计
4758
2129
281
2348
2018-2020年北碚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重点工程项目
单位:万元
序号
规划工程类别
工程名称
项目内容
投资估算
完成
年限
财政资金
社会资金
业主自筹
牵头单位
组织实施单位
1
污染预防工程规划
生态农业示范工程
完成2个示范工程,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面积达0.5万亩。
150
2018-2020
50
100
区农委
区农委
2
建设清洁生产畜禽养殖示范场5家。
250
2018-2020
25
225
区农委
区农委
3
科学区划布局工程
在生态农业基地建设1-2个种养结合示范场
220
2018-2020
20
200
区农委
区农委
4
建设1-2个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标准化示范场
220
2018-2020
20
200
区农委
区农委
合计
840
115
100
625
序号
养殖场名称
地址
所在区域
圈舍面积(m2)
畜禽种类
常年存栏量
投资(万元)
任务完成时间
责任单位
1
张映全养殖场
歇马镇虎头村曹房湾
限养区
1800
肉鸡
13000
2
2014年
责任主体:业主
牵头单位:镇、街
主管单位:区农委
监管单位:区环保局
2
谢素林养殖场
天府镇中心村
限养区
500
猪
300
2
2014年
3
高长明养殖场
天府镇代家沟村
限养区
1400
猪
500
2
2014年
4
张云养殖场
天府镇工农村
限养区
1200
猪
300
2
2014年
5
吴景海养殖场
天府镇文星村
限养区
200
奶牛
21
2
2014年
6
袁志强养殖场
天府镇石家村
限养区
1160
鸭
6000
2
2014年
7
张真惠养殖场
天府镇石家村
限养区
1120
鸭
6000
2
2014年
8
何柳养殖场
天府镇工农村
限养区
500
猪
260
2
2014年
9
重庆市金刀峡绿波漾农作物股份合作社养牛场
金刀峡镇小塘村
限养区
1000
肉牛
66
5
2014年
10
和畅农业养殖场
金刀峡镇石寨村
限养区
650
猪
420
2
2014年
11
重庆市缙云山园艺发展有限公司西山坪蛋鸡养殖场(重庆富地家禽养殖场)
东阳街道西山坪村
禁养区
5000
蛋鸡
200000
10
2015年
合计
33
北碚区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关停项目规划
序号
养殖场名称
地址
所在区域
圈舍面积(m2)
畜禽种类
常年存栏量
完成时限
责任分工
1
王英养殖场
蔡家岗镇天印村沙堡社
禁养区
10000
猪
1972
2015年
责任主体:业主
牵头单位:镇、街
主管单位:区农委
监管单位:区环保局
2
谭朝汉养殖场
蔡家岗镇天印村曾家湾社
禁养区
760
猪
206
2015年
3
张继木养殖场
蔡家岗镇双碑村大田社
禁养区
2200
奶牛
50
2015年
4
赛维养殖场
澄江镇五一村
禁养区
6000
猪
450
2015年
5
刘永养殖场
澄江镇澄江村
禁养区
2000
猪
200
2015年
6
张佑军养殖场
东阳街道东阳村
禁养区
500
猪
400
2015年
7
王冬养殖场
东阳街道西山坪村
禁养区
800
猪
400
2015年
8
倪文彬养殖场
东阳街道西山坪村
禁养区
700
猪
400
2015年
9
易彬养殖场
东阳街道先锋社区
禁养区
500
猪
350
2015年
10
刘一万养殖场
东阳街道东阳村
禁养区
500
猪
350
2015年
11
艾小波养殖场
东阳街道东阳村
禁养区
400
猪
320
2015年
12
李忠明养殖场
东阳街道磨心坡村
禁养区
1500
猪
300
2015年
13
赵南雪养殖场
东阳街道西山坪村
禁养区
400
猪
300
2015年
14
廖张勇养殖场
东阳街道东阳村
禁养区
450
猪
280
2015年
15
刘汉儒养殖场
东阳街道西山坪村
禁养区
500
猪
200
2015年
16
藩永中养殖场
东阳街道西山坪村
禁养区
400
猪
180
2015年
17
李强养殖场
东阳街道先锋社区
禁养区
180
猪
130
2015年
18
明飞养殖场
东阳街道上桥村
禁养区
2200
猪
500
2015年
序号
养殖场名称
地址
畜禽种类
常年存栏量
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工程
投资(万元)
实施年限
责任单位
1
张映全养殖场
歇马镇虎头村曹房湾
肉鸡
13000
沼气池30立方米,沼液池90立方米,管网300米,堆肥场200平方米。
10
2015年
责任主体:业主,牵头单位:镇政府,主管单位:区农委,监管单位:区环保局
2
吴景海养殖场
天府镇文星村
奶牛
21
沼气池20立方米,沼液池60立方米,管网320米,堆肥场70平方米。
10
2015年
3
高长明养殖场
天府镇代家沟村
猪
500
沼气池120立方米,沼液池360立方米,管网2000米,堆肥场200平方米。
50
2015年
4
重庆市天友纵横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碚牧场
澄江镇上马台村
奶牛
500
沼气池500立方米,沼液池1500立方米,管网7500米,堆肥场1670平方米。
220
2015年
5
重庆市金刀峡绿波漾农作物股份合作社养牛场
金刀峡镇小塘村
肉牛
66
雨污分流30米,沼气池40立方米,沼液池120立方米,管网830米,堆肥场220平方米。
20
2015年
6
张真惠养殖场
天府镇石家村
鸭
6000
水禽旱养改建
10
2015年
7
袁志强养殖场
天府镇石家村
鸭
6000
水禽旱养改建
10
2015年
8
和畅农业养殖场
金刀峡镇石寨村
猪
420
沼气池100立方米,沼液池300立方米,管网1680米,堆肥场170平方米。
40
2015年
9
重庆市缙云山园艺发展有限公司西山坪蛋鸡养殖场(重庆富地家禽养殖场)
东阳街道西山坪村
蛋鸡
200000
有机肥生产年产4000吨,沼气池80立方米,沼液储存池200立方米
300
2015年
10
重庆胜天牧野畜牧有限公司
金刀峡镇石寨村
猪
2300
沼气池550立方米,沼液池1650立方米,管网9200米,堆肥场920平方米。
220
2016年
11
谢素林养殖场
天府镇中心村
猪
300
沼气池70立方米,沼液池210立方米,管网1200米,堆肥场120平方米。
30
2016年
12
何柳养殖场
天府镇工农村
猪
260
沼气池60立方米,沼液池180立方米,管网1040米,堆肥场100平方米。
20
2016年
13
刘祖兵养殖场
三圣镇天宫村
猪
300
沼气池70立方米,沼液池210立方米,管网1200米,堆肥场120平方米。
30
2016年
14
重庆鑫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金刀峡镇响水村
猪
320
沼气池80立方米,沼液池240立方米,管网1280米,堆肥场130平方米。
30
2016年
15
张云养殖场
天府镇工农村
猪
300
沼气池70立方米,沼液池210立方米,管网1200米,堆肥场120平方米。
30
2017年
16
重庆桂彬生猪养殖场
天府镇文星村
猪
240
沼气池60立方米,沼液池180立方米,管网960米,堆肥场100平方米。
20
2017年
17
重庆凤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
澄江镇民权村
猪
650
沼气池160立方米,沼液池480立方米,管网2600米,堆肥场260平方米。
60
2017年
18
顺发养殖场(刘世录)
静观镇罗坪村
猪
750
沼气池180立方米,沼液池540立方米,管网3000米,堆肥场300平方米。
70
2017年
19
重庆市赛普养殖有限公司
柳荫镇西河村
猪
1000
沼气池240立方米,沼液池720立方米,管网4000米,堆肥场400平方米。
100
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