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

民法典来了 承载了太多期盼

作者:佚名 来源:原创 2020-05-28 16:56:00

【法眼资讯】今天,国人等待66年的民法典草案将接受全国人大的表决。民法典,承载了太多期盼--几位新中国法学泰斗在弥留之际对此依然念念不忘;民法典,寄托了太多希望--10次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

【法眼资讯】今天,国人等待66年的民法典草案将接受全国人大的表决。民法典,承载了太多期盼--几位新中国法学泰斗在弥留之际对此依然念念不忘;民法典,寄托了太多希望--10次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民法典,更为中国人从点滴生活做起,培养法治精神和树立社会良知打开了时空大门,为全息的个体生活迎来法律的空气、水和阳光。

变动不居的社会,日新月异的时代,令中国人的生活充满未知数。而民法典给中国民众带来了法律规则的确定性,为很多曾经含混不清的权益盲区厘定了法律的边界。比如,“高空抛物”现象屡禁不止,人们一方面害怕“祸从天降”,另一方面也怕“一人抛物、全楼买单”,民法典对此加以明确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一直概念模糊的“性骚扰”问题,民法典明确为“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民法典甚至是一部网络时代生活指南,明确将数据和虚拟财产列入新的财产类型,今后就连游戏帐号也能被继承。这些条文经过多次讨论后审慎写入民法典,解决了民众长期的困扰,为民事行为划定了约束行止的方与圆。人们说,民法典是一本无所不包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蕴含社会良知和传统文化

法条后面蕴含着社会良知的关照,折射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多地出现救人反被“碰瓷”的报道,让本应守望相助的社会风气,备受“救不救”“扶不扶”困扰。就此民法典明确了侵权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责任,同时也明确了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有助于杜绝“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民法典规定“离婚冷静期”,给冲动的夫妻最后一点空间,彰显着“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文化观念。在民法典中,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的权益得到更好保护,体现着“仁者爱人”、扶弱济困的中华美德。

中国正迎来法治社会的塑造打磨阶段,这需要每个中国人从自身做起,从感受法治的约束和保护开始,进而逐步培养起法治精神。而这部民法典的通过,无疑将是一个新起点!

上一篇 下一篇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