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开启地外文明搜索 外星人存在吗?有没有地外生命和地外文明?这些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天文学家把两颗挨得很近的恒星称为“双星”。在脉冲星领域中,“双星”通常指空间位置上挨得很近且有物理联系、会相互绕转的恒星。20世纪80年代,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带有掩食现象的毫秒脉冲星双星系统。在这一个双星系统...
天文学家把两颗挨得很近的恒星称为“双星”。在脉冲星领域中,“双星”通常指空间位置上挨得很近且有物理联系、会相互绕转的恒星。20世纪80年代,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带有掩食现象的毫秒脉冲星双星系统。在这一个双星系统中,主星是一颗毫秒脉冲星,伴星的物质会被主星的星风(类似于太阳风)加热并带走一部分。其中,“黑寡妇”和“红背蜘蛛”虽然伴星质量不同,但都伴有掩食现象,都倾向于把自己的伴侣吃掉,这两类脉冲星合称蜘蛛脉冲星。
资料图:中国天眼 新华社供图
天文专家称,越来越多的地外行星的发现,加上仪器和观测能力的革命性进步,引领了寻找地外文明的复兴,这其中,FAST势必会成为地外文明搜索研究的主力军。迄今,人类已经在30个球状星团中发现了157颗脉冲星。球状星团由大量被引力束缚的恒星组成,被认为是射电脉冲星尤其是毫秒脉冲星“生产工厂”。球状星团中心密集的恒星环境有利于诞生高速自转脉冲星,比如可能的亚毫秒脉冲星以及未发现的黑洞等奇异系统。这些为研究广义相对论和超高密度条件下物态提供了极端环境的天然实验室。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回复: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4月24日消息,继FAST第一次发现脉冲双星“黑寡妇”并实现第一次脉冲星计时观测之后,日前,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又传来好消息,FAST又在球状星团M92第一次探测到“红背蜘蛛”脉冲双星。这是FAST正式运行后对外公布的最新观测成果。
FAST团组李菂研究员还透露,FAST团组将进一步与突破聆听计划(Breakthrough Listen)合作,共同推动地外文明搜索,以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拓展人类对于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的认识。
“外星人”存在吗?有没有地外生命和地外文明?这些议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该台建于贵州平塘、俗称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开启其五大科学目标之一的地外文明搜索(SETI)。
在此工作基础上,2020年4月27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团组发表量化展望地外文明搜索巡天的论文。基于对编号为GJ 273 b的“超级地球”的试观测和对地外文明各向同性等效功率的测算,FAST有潜力探测到类地行星搜索天文台(TESS)将公布的数千颗地外行星上的类地文明,以及近邻星仙女星系中的第二类卡尔达肖夫文明或其中拥有更先进技术的“外星人”。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介绍,2018年9月,该台博士生张志嵩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合作,在FAST现场对高分辨率的地外文明搜索后端进行安装测试。2019年7月,对获得的漂移扫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频率分辨率4赫兹(Hz),并成功去除大部分人造射频干扰,筛选出多组窄带候选信号。
球状星团分布在银河系的银晕上,有着高达到百亿年的演化历史;这使得在其中找到的脉冲星绝大多数也都是非常年老的毫秒脉冲星。银河系有一百多个球状星团,这些球状星团的恒星密度、年龄等特征不尽相同,各个球状星团中发现的脉冲星数量也有很大差别。
2020年4月24日,安阳市审计发现问题专项整改工作动员会在党政综合楼三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市委书记李公乐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志伟宣读了《安阳市审计发现问题专项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市委常 ...
平安区乐都路社区书画室里两位老人在进行书法创作。(罗珺 摄) 四月的河湟谷地,天气已渐渐暖和起来。4月23日,记者走进海东市平安区沙沟回族乡桑昂村村委会的时候,隐约感觉到房间里有些许不同,抬头一看,屋顶上一片一片的湛 ...
纳米金属由于引入了大量的晶界而导致稳定性差。一般而言,纳米晶的晶粒长大温度远低于粗晶的再结晶温度,一些纳米晶纯金属甚至在室温下即发生长大。稳定性差已经成为限制纳米金属制备和应用的主要瓶颈。传统的稳定纳米晶 ...
省 长 刘国中 常务副省长 梁 桂 副 省 长 魏增军 赵 刚 胡明朗 徐启方 方光华 徐大彤 秘 书 长 方玮峰 ...
地铁内不得进食、音乐外放、携带动物——新规落地!涵养城市文明有“办法” “在地铁上,遇见一个人吃韭菜馅包子,整个车厢里都是那股味儿!”在采访过程中,退休职工崔女士向记者抱怨起车厢内进食等不文明行为。“这又不像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