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施工用水实现循环利用 智能工地“靠天解渴”
原标题:七成施工用水实现循环利用智能工地“靠天解渴”中国五冶集团成都远大购物广场项目蓄水池及沉淀池。邓超摄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工地施工、喷洒车辆、喷淋降尘,用不完的水还能存在储水池里,等晴天没雨的时候用,从而...
原标题:七成施工用水实现循环利用 智能工地“靠天解渴”
中国五冶集团成都远大购物广场项目蓄水池及沉淀池。邓超 摄
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工地施工、喷洒车辆、喷淋降尘,用不完的水还能存在储水池里,等晴天没雨的时候用,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市政用水资源——这样“靠天解渴”的工地就是中国五冶集团成都远大购物广场项目。
一提到下雨,工程人往往想到的都是工期延误、费力排水的烦心事。然而走进中国五冶集团成都远大购物广场项目现场,可以看到环绕深基坑分布着一圈排水渠,渠边的细长管道不时喷洒出水雾,浇灌着现场的花台、草坪等。走近正在施工的建筑物,由上而下喷淋的水雾一刻不停,确保施工扬尘得到有效控制,完全不见“灰头土脸”。
把雨水收入“囊”中不难,要用好它却并不像想象中的容易。再来到建筑物地下,记者看到,硕大的集水桶连接着进水管和抽水泵,为这些施工用水提供源泉。远大购物广场项目安全工程师史剑介绍,项目部通过集水桶收集项目场地内的雨水、基坑内地下水等,经过三级沉淀和过滤,利用压力泵输送到现场各用水点,用于喷淋场地和车辆冲洗,“保证进厂清清爽爽、出厂干干净净”。项目部将川内多雨的特点转化为自身优势,做到“水从天上来”,水在项目现场“流动”起来,最大限度地节约了市政用水资源。综合统计显示,通过回收循环利用的施工用水占到施工总用水量的70%左右。
“在节材方面,项目部大量应用可周转式楼梯防护连接件、可周转式加工房、可周转式轻钢活动板房,大量‘点、线、面’部件都能实现‘回锅’再利用,最大程度保证了节约。”史剑介绍,楼层喷淋降尘、噪声监控点布置、裸土覆盖、建筑垃圾回收等一项项环保措施各显神通,使得成都远大购物广场项目成为装备齐全的绿色施工堡垒。
这里不仅有“绿色”,更有“智慧”。通过大力推动“互联网+”融入建筑施工节能,成都远大购物广场项目将“智慧施工”从概念化作具体行动。
比如,为提升工地可视化程度和管理效率,项目配备了扬尘在线监控系统,并与市环保局联网,实时掌控建筑工地大气健康状况;为帮助业主节省建造成本、避免项目返工,项目部广泛使用BIM技术进行建模优化,并与VR技术相结合,技术人员戴上VR眼镜,就能增强在模拟环境中的操作体验,从而让静态的设计图纸“活”起来,变成动态的、可感知的3D场景,方便了进一步优化设计。而在安全方面,项目部还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自动记录员工进出场时间,规范作业人员行为,并通过电子化安全检查点、施工电梯自动安全门等措施,确保安全监管不留死角,以人为本。
资料显示,在多种措施助力下,成都远大购物广场项目连续两个季度获得成都市高新区A类工地称号,以最高分通过四川省绿色示范工程验收,成为川内绿色施工和智慧工地的典范。
2018世界机器人大赛上,一位小朋友在尝试编程控制机器人。张茜/摄6岁的白浩溟(左)和付鸿舟(右)参加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青少年机器人设计类比赛的“智造分拣工程挑战”项目。张茜/摄前不久举行的2018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引来众 ...
去超市买些牛奶、瓜果蔬菜和日用品,基本上20公斤的东西都能揣进去。交完钱你只要背着手走你的就行了,它会揣着这一堆东西形影不离地跟着你,你就是找个共享单车骑上,它都能“腿脚利落”地跟上。即使你想甩掉都不可能,它能根 ...
新华社重庆8月25日电(记者何宗渝、张千千)2018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25日在重庆闭幕。智博会期间,500多家企业展示了各自的前沿技术和智慧产品,400多位嘉宾就智能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501个、投资6120亿元的智能产业项 ...
8月24日,小朋友们在智博会上与智能机器人互动。当日是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对公众开放的第二天,众多市民和游客来到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参观体验,享受“智能生活”“智能应用”的乐趣。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8月24日,小朋 ...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发展数字技术和智能产业?目前公众对人工智能的认知有哪些误区?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