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万年误差小于1秒 [生活]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记者董瑞丰)记者25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搭载的世界首台太空运行的冷原子钟,在轨近两年时间里完成了全部既定测试任务,实现3000万年误差小于1秒的预定目标,将目前人类在太空的时间计...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记者董瑞丰)记者25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搭载的世界首台太空运行的冷原子钟,在轨近两年时间里完成了全部既定测试任务,实现3000万年误差小于1秒的预定目标,将目前人类在太空的时间计量精度提高1至2个数量级。这一成果24日发表于英国《自然通讯》。
在微重力环境下运行高精度原子钟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对基本物理原理开展验证实验,也可发展更高精度的导航定位系统。
据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专家介绍,该冷原子钟实现了天稳7.2乘以10的负16次方的超高精度。这是空间冷原子实验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空间超高精度时间频率基准的重大需求以及未来空间基础物理前沿研究奠定了基础。
冷原子钟是把原子某两个能级之间的跃迁信号作为参考频率输出信号的高精度时钟,同时利用激光使原子温度降至绝对零度附近,使原子能级跃迁频率受到更小的外界干扰,从而实现更高精度。
2016年9月,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运行轨道。由中科院牵头负责的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在天宫二号上开展了14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其中包括世界首台太空运行的冷原子钟。
原标题:3000万年误差小于1秒天宫二号空间冷原子钟实现预定科学目标
3000万年误差小于1秒 天宫二号空间冷原子钟实现预定科学目标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记者董瑞丰)记者25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搭载的世界首台太空运行的冷原子钟,在轨近两年时间里完成了全部既定测试任务,实现3000万年误差小于1秒的预定目标,将目前人类在太空的时间计量精度提高1至 ...
港大研发出智慧地址门牌系统SAP,可改善全球定位系统GPS的误差。地理系统、城市规划及设计系的团队表示,只要在建筑物、办公室及商店门上安装传感器,就会有独有的地理编码地址ID,市民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联系装置,就可准确知道 ...
最近几天,几张渐冻人患者徒步攀登华山北峰的照片在网上走红。照片中的主人公正是张为,今年6月他曾因成功登顶泰山受到关注,瘦骨嶙峋的他一步步用双手支撑前行的照片感动了许多人。7月15日,张为29岁生日这天,他在爱心妈妈的 ...
原标题:22小时 渐冻人登顶华山北峰在成功登顶华山后 渐冻人张为将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定在了攀登长城最近几天,几张渐冻人患者徒步攀登华山北峰的照片在网上走红。照片中的主人公正是张为,今年6月他曾因成功登顶泰山受到关 ...
新华社电 由中英两国科学家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发现一处古人类活动遗址——上陈旧石器遗址。研究显示,该遗址出土的旧石器工具可追溯到约212万年前。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在线发表论文公布这一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