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航安检新技术应用实现重大突破
近日,民航局颁布《民用航空毫米波人体成像安全检查设备鉴定内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民用航空毫米波人体成像安全检查设备违禁物品探测能力测试程序》((以下简称《程序》)),正式将毫米波人体成像设备纳入中国民航安检...
近日,民航局颁布《民用航空毫米波人体成像安全检查设备鉴定内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民用航空毫米波人体成像安全检查设备违禁物品探测能力测试程序》((以下简称《程序》)),正式将毫米波人体成像设备纳入中国民航安检设备清单,中国由此成为全球第三个、亚洲第一个独立颁布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标准的国家实体。未来,毫米波人体成像设备将逐步取代民用机场沿用26年的金属探测门,旅客也将体验到更加安全、高效的人身安检服务。
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是目前全球安防领域的先进技术,已在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机场用于旅客人身安检,但此前仅美国和欧盟拥有准入技术标准。该设备能够在不直接接触人体的情况下,有效检测出在衣物覆盖下藏匿于人体各部位的物品,特别是能够检测出非金属物品,并可以从图像上获取隐匿物品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等信息。此外,毫米波人体成像设备具有对人体无害、穿透力强的特点,其发射功率不及手机电磁波辐射的千分之一,能准确识别人体携带物品,有效提高检查的客观性、准确性、针对性,降低安检员的劳动强度,提升安检效率。
此次《标准》、《程序》创新性地引入了安检设备技术分级和管理分级新理念:在技术分级理念上,将依据关键技术参数的不同对设备划分等级;在管理分级理念上,配套编写《毫米波人体成像安全检查设备使用指导意见》与准入技术标准中的技术分级进行匹配,并针对不同技术等级设备规范了不同运行模式、安检流程、对应措施、风险提示等。
近年来,为更好地实现新技术应用,民航局公安局积极探索新技术在安检现场的试用评估。2017年8月,民航局公安局组织并提供政策支持,在北京首都、上海虹桥、上海浦东、青岛流亭等四个机场同步开展了毫米波人体成像设备的现场试用评估。2018年5月,民航局公安局再次在南京禄口、青岛流亭机场开展毫米波人体成像设备通行压力测试,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设备的通行效率。下一步,民航局还将同步开展“差异化安检”新模式、新政策研究和试点,力求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时,不断创新安检模式、优化安检流程、提高安检效率,为旅客出行创造更优质体验。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今天我国降雨范围依然较广,四川盆地北部和陕西南部仍是强降雨最为集中的地方,局地有大暴雨;明天起,强降雨将向东扩展,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也将迎来暴雨或大暴雨天气。 ...
新华社合肥7月2日电(记者徐海涛)多量子比特的操纵和纠缠是量子计算研究的核心指标。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近期该校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陆朝阳、刘乃乐、汪喜林等通过调控六个光子的偏振、路径和轨道角动量三个自由 ...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记者安蓓、胡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节水、节能环保……国家发展改革委2日对外发布《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明确了我国在这些领域的价格改革方向。根据意见,到2020年,我国将基 ...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记者王优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杨海英29日说,截至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由点到面逐步启动,取得积极进展,并将在今年年底前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全面部署。杨海英在29日住建部举 ...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记者赵文君)记者29日从交通运输部救捞局获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5000吨打捞起重船“德合”轮正式列编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这是我国起重能力最大的深水打捞起重船,将显著提升我国水上重大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