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农户以退为“净”护绿水
新华社昆明4月20日电题:抚仙湖农户以退为“净”护绿水张雪花、钟群、白靖利到6月底,农民李世方就要搬入广龙旅游小镇450平方米的新房。想想越来越近的小镇生活,他一脸的兴奋与期待:“等安顿下来,我就准备开办旅游民宿,现在...
新华社昆明4月20日电题:抚仙湖农户以退为“净”护绿水
张雪花、钟群、白靖利
到6月底,农民李世方就要搬入广龙旅游小镇450平方米的新房。想想越来越近的小镇生活,他一脸的兴奋与期待:“等安顿下来,我就准备开办旅游民宿,现在环湖周边的环境越来越好,相信生意一定会很好。”
肤色黝黑的李世方是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龙街街道广龙社区的农户,世代居住在抚仙湖畔。在他的记忆里,抚仙湖水清澈如镜,是小时候游泳玩耍的好去处。
抚仙湖蓄水量高达206亿立方米,是我国为数不多的Ⅰ类水质淡水湖。抚仙湖属于高原断陷湖泊,汇水面积仅为水域面积的两倍,加之流域植被覆盖率低等特点,生态环境脆弱,一旦水质恶化很难恢复。
由于农业面源污染、村镇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等原因,抚仙湖近年来面临极大的环保压力。为保护好这一泓湖水,玉溪市以“四退三还”为核心,加大抚仙湖保护治理力度。根据规划,抚仙湖一级保护区内2.8万人将分批搬迁。
所谓“四退三还”,即退人、退房、退田、退塘、还湖、还水、还湿地。李世方家所在的广龙社区位于抚仙湖北岸,是抚仙湖生态湿地建设项目搬迁点之一。
作为“退房还湖”的农户,李世方家原本种韭菜的2亩多地,已经在退田还湖和建人工湿地中,分3批流转了出去。一家人也于去年2月彻底搬离湖区老房子。但他还是会经常到湖边走一走,看一看原来的宅基地。
李世方今年6月将与广龙社区居民一起搬入新建设的广龙旅游小镇。按照人均90平方米的标准,他家5口将住进450平方米的大房子。新房不仅条件远胜于原来的老房子,还可以做生意、办民宿……离交房还有还有一段时间,李世方对未来的生活早有打算和期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这一理念正成为当地人的共识,他们调整种植结构,以前种植大水大肥的蔬菜,现在改种连片荷藕,还建设万亩湿地公园,实施大健康大旅游项目。
“为了这湖水,这几年不断整治,没有人再到湖里洗衣洗菜,村里连苍蝇蚊子都没了。”广龙社区党总支书记侯荣坤认为,只要把湖水保护好了,以后游客会越来越多,村民肯定会从中受益。“不管做什么,保护好抚仙湖才是根本。”侯荣坤说。
“搬离湖区老房,说不留恋是假的,不过湖水越来越清,环境越来越好,未来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李世方信心满满。
法律法规 三维集团怎么了,国家为什么要让他停产整改,这里面又有什么样的内幕。 原标题:山西三维集团就排放废物废水向公众致歉,全厂全面停产整改
人民日报客户端4月19日消息,记者当日从山西三维集团了解到,针对近日 ...
原题:重庆一小区水库太臭附近洋房业主都弃家不住来源:腾讯网-重庆晨报如今的新华水库,水里种植的植物。湖水清澈、景色优美。湖水浑浊,垃圾随处可见。昨日上午7点,渝北区鲁能星城2街区新华水库河畔有些热闹。打太极拳的、 ...
原题:黄河源头千名生态管护员:既保护环境又宣讲政策来源:新浪网-中新网天刚蒙蒙亮,伴随着炊烟袅袅的乡村气息,偶尔还能听到几声犬吠,居住在黄河源头的扎陵湖管护员索索就起床了。图为当地牧民阅读宣传册。钟欣摄中新网西宁3 ...
在辛村镇旺源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旺源合作社)生产基地,几台小型采药机毫不费力地从0.7米深的地下挖出防风,工人们忙着收集、捆扎防风……今年,合作社种植的中药材防风喜获丰收。“防风经济价值高、市场需求大。 ...
老崔在大棚里精心管护西红柿。记者日前从密云西田各庄镇获悉,新王庄村低收入户崔士忠通过“扶贫棚”种植的番茄即将迎来收获期。新王庄是个低收入村,村民因1958年修建密云水库搬迁而来,村里人均土地少,不少村民靠外出打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