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城掀起“人才争夺战” 吸引海外人才成为重头戏
20余城出台新政掀起“人才争夺战”中国各地广栽“梧桐”争引“凤凰”“上海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3月26日下午,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举行。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要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进行大刀阔斧的人才政策改革,形成对全球...
20余城出台新政掀起“人才争夺战”
中国各地广栽“梧桐”争引“凤凰”
“上海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3月26日下午,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举行。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表示,要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进行大刀阔斧的人才政策改革,形成对全球高峰人才的“磁吸效应”,打造“人才梦之队”。
想要“磁吸”人才的不只有上海。近日,杭州、郑州、武汉、郑州、合肥、南京等20多个城市都出台了人才新政。这些人才政策,既立足国内,又放眼全球,掀起了一场“人才争夺战”。
“抢人”大战放眼全球
南京放宽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证规定,郑州市给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人才提供每人10万元的首次购房补贴,成都实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
在各地的优惠政策中,吸引海外人才成为重头戏。
在杭州,外国人才可享受7项出入境便利政策,创业资助最高可达1亿元,优秀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在杭就业并享受相应补贴等。
在南京,为了支持外国留学生直接留在南京创新创业,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积极引进外籍高层次人才。比如,规定争取国家授权后,外国留学生凭借江苏高校毕业证书、创业计划书,可申请有效期2至5年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加注“创业”)等。
各地为何如此关注海外人才?这与中国各大城市不断推进自身国际化建设有关。近年来,无论是上海、杭州还是南京,都曾提出要提升国际化水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拓宽外国人才来华绿色通道。可以预见,中国各地面向全球招揽人才的态势将一直持续下去。
引进人才“量体裁衣”
纵观各地人才引进政策,根据各自发展定位和特点,“定向”抛出橄榄枝成为一大特点。
3月21日,北京市政府网站发布了《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根据自身“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北京市重点招揽“千人计划”和“海聚工程”的中国籍入选专家,文化创意人才、体育人才、国际交往的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等。
为打造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南京日前宣布对高层次人才提供可申领不少于300万元的购房补贴。
在这场“抢人”大战中,科研创新型人才成为各省市竞相争夺的焦点。
杭州发布的《杭州市2017年度“1+6”产业国际化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显示,杭州市技术研发类人才需求比例最高,为44%。其中,信息产业对技术研发人才的需求达到55%,健康产业达到54%,高端装备产业达到47%,文化创意产业达到18%。
近两年,上海先后实施12项国内科创人才引进新政。在这些政策的刺激下,上海两年内累计引进国内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逾7.5万人,其中通过科创人才引进新政引进的重点人才近9000人。
广聚人才着眼未来
各地人才新政均在高科技人才、文化创新人才、金融人才等方面着墨甚多。这与中国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密切关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5年来,中国消费贡献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中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正在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这也改变了过去各大城市将目光聚焦在招商引资、打造项目的情况。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未来,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人才无疑是城市发展最关键,也是最急缺的要素。这也成为中国各地通过优惠政策“广栽梧桐,争引凤凰”的根本原因。
“人才争夺可以优化国家人才配置,促进大、中、小城市更加平衡地发展。”中国社科院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刘彦平表示,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创新创业,人才就是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核心资源。本报记者卢泽华
强省大业,人才为本。“十三五”开局之年,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好事连连。外界评价,“贵州正撕掉贫困的标签、贴上靓丽的名片”。人才资源这个最活跃、最具潜力、最可持续、最可靠的发展因素,在推动贵州跨越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 ...
法律法规网综合消息 摩拜单车将要进军日本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要开辟海外市场了!摩拜这两年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摩拜单车在日本怎么收费的呢? 今年6月摩拜单车将从日本首都东京开始陆续进驻日本20座城市,累计 ...
国戏昆曲大班考试现场供图/中国戏曲学院书法考试要当场作诗一首、考素描画“失重”、昆曲班三试要现场排演现代小品……近年来,艺术院校的招生考试越来越不拘泥于传统,校考中频频出现学校自己命题的“奇题”,让考生大呼 ...
教育一直是民众最热议的话题之一,相关国家文件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拥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金诚集团早已确立了终身教育发展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西浦金诚班应运而生。区别于走出传统课堂,西浦金 ...
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记者李放)为充分发挥人才的战略资源作用,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北京市21日出台多项措施进一步加大对于海外人才的引进使用力度。记者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此次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