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与中核建实施重组 热点
国资委网站1月31日披露,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核建集团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集团,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作为央企名录中排名前两位的军工企业,中核与中核...
国资委网站1月31日披露,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核建集团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集团,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作为央企名录中排名前两位的军工企业,中核与中核建两大集团重组将是能源行业继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国电与神华合并后,第三例落地的央企合并重组,98家央企由此将缩减至97家,军工央企减少1家。核电产业由此将迎来“新三角”格局,即新中核、中广核、国家电投三足鼎立。

两家央企合并此前已有铺垫。2017年3月8日,中核集团董事长王寿君首次对媒体透露了中核与中核建的重组意向,并表示双方就像是“谈恋爱”,可能闪婚,也可能是十年爱情长跑。2017年3月17日,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核科技公告称,中核集团正在筹划与中核建集团的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方案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随后,上市公司中国核电、中国核建、东方锆业等也相继公布了该消息。
实际上,两家集团本是“同根生”。1999年4月,国务院批准5家军工总公司改组为企业集团的框架方案,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中核总)改组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分家”后,中核集团保留了完整的核工业科研生产体系,承担核动力、核材料、核电、核燃料、乏燃料和放射**废物的处理与处置、铀矿勘查采冶、核仪器设备、同位素、核技术应用等核能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生产和经营任务。中核建集团的主业逐渐明确为“军工工程、核电工程、核能利用,核工程技术研究、服务”。
在过去近20年发展中,两大集团除主业之外的业务领域都得到了很大拓展。“重组之后,整个盘子更大、产业链更齐全、多元化发展延伸的领域更多,属于真正的强强联合。”业内人士认为,从核能技术研发、核电发展的角度看,两大集团合并为一家后,核心竞争力将明显提升。中国目前是核电大国而非核电强国,产业链还存在薄弱环节,但建造能力却是世界一流。一家核电企业既有设计研发,又有建造施工、工程管理和运营管理能力,全世界目前也找不出几家。
业内人士还认为,在核电“走出去”方面,两大集团已经合作建成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一期工程。重组后,新集团“走出去”主打核电技术不仅有华龙一号,还多了6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双剑合璧”出海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有关要求,财政部牵头筹建中国农垦产业发展基金(以下简称“农垦基金”)。农垦基金计划规模500亿元左右,首 ...
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北京主持召开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新华社记者王晔摄汪洋在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强调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中共 ...
央企重组再添一例中核建划入中核中核建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重组后国资委监管央企户数减至97家1月31日,国资委网站信息显示,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或“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工业建设 ...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记者王希、高敬)国务院国资委31日发布消息,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核建设集团)实施重组,中核建设集团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核集团,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
距离春节还不到一个月,在这个最难抢票年,能抢到一张回家的车票显得尤其重要。近日媒体揭秘一张返乡车票背后的千亿产业链,各大浏览器、出行平台积极为用户抢票背后,原来线下的客流导入线上,也再现了“排队”盛况。各家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