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扎堆颐和园 什么是金光穿洞?
千人扎堆颐和园,这是怎么回事?金光穿洞是什么景象?什么时候去拍照最好?千人扎堆颐和园拍摄金光穿洞有人等候8小时只为拍摄20分钟十七孔桥造型垃圾桶也成了网红...
法律法规网综合消息 千人扎堆颐和园,这是怎么回事?金光穿洞是什么景象?什么时候去拍照最好?
千人扎堆颐和园拍摄“金光穿洞” 有人等候8小时只为拍摄20分钟 十七孔桥造型垃圾桶也成了“网红”
周边的垃圾桶也跟着“蹭热度”
最近几天下午,颐和园十七孔桥都会出现每年难得一见的绚烂景象——落日余晖照亮桥洞侧壁,远远看去就像桥洞内点满了明灯,金光灿灿的光辉映满十七个桥洞。这一景象被人称作“金光穿洞”或者“红光满洞”。而与此景相互映衬的,还有十七孔桥西侧聚集的拍照人群,由于近期是拍摄“金光穿洞”最好的时期,众多摄影爱好者备齐“长枪短炮”,守候在桥头抢占绝佳位置。而颐和园内许多十七孔桥造型的垃圾桶也“蹭了热度”,被许多游客围着拍照。
排队8小时等待“网红景观”
赵先生的相机就架在颐和园十七孔桥的西北角,距离西侧的桥头十多米,这是他反复变换位置后最终选定的地点,试验了几个不同的角度后,他将三脚架立在了靠近湖面的栏杆处。
时间是早上8点多,他周围的几个人也开始拿出相机对着十七孔桥的方向,大家相视一笑,“你也来拍‘金光穿洞’?挺早啊!”
说话间,又陆续有人扛着相机和三脚架赶来。赵先生介绍,根据他多年的经验,自己所“抢占”的位置是拍摄“金光穿洞”的最佳角度。而这个时候,距离这一景观真正出现,还有8个小时。
“要等到下午4点钟,那时太阳坠到西边,余晖通过桥洞反射,映满17个桥洞,呈现出来的都是金红色,才能拍出完美的照片。”赵先生说,“之所以来这么早,就是想占个好位置。”
同是摄影爱好者的刘先生曾在8日下午将近3点来过一次,这是他第一次来拍“金光穿洞”,那时能站的位置都挤满了人,拍到的照片里都是人头。他这次特意起了个大早,从天通苑的家里赶过来。“以后就有经验了,就是得早起啊。”他说。
下午不到2点钟,记者在桥头看到,靠近护栏的地方已经架满了相机,沿着昆明湖水边,队伍绵延近百米。下午3点,大量的人群开始在十七孔桥西北侧聚集,护栏处里里外外站了三四层,挤满了通行的道路。
捕捉“金光穿洞”有诀窍
对摄影爱好者而言,捕捉到完美的“金光穿洞”是前来等待的唯一动力。退休6年的张先生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爱上摄影,退休后一直到处拍摄有趣的奇幻景观。
张先生将相机的感光度调到100,快门速度定在1/8秒的位置,试拍一张后不太理想,便又接着调试起来。他看到过网上别人拍的“金光穿洞”大片,也跟朋友讨论过技术问题,“但各项参数不是固定的,要根据个人想要表达的内容调节”。
但是拍摄“金光穿洞”的绝佳时间是固定的,冬至前后下午4点钟左右,每天持续的时间则只有大概20分钟。“那时候17个桥洞都是光亮,明暗对比、颜色对比综合在一起,是最美的时候。”张先生调侃,等这么半天,能按快门的时间最多不超过半个小时。
“天气很重要,晴天光线好,透明度高,照射到桥洞里的光亮充足,再加上点云彩就更完美了。”挤在一旁的刘先生介绍,构图最好是把画幅三等分,桥是主题,天上的云彩和湖里的冰面是陪衬,陪衬在构图里是点缀,但能够画龙点睛。
小李是个从河南来的年轻姑娘,她只有一部装在自拍杆上的手机,张先生侧身为她腾出个空隙,安慰她说:“我觉得手臂挥长,找准位置见缝插针,也能拍出好照片。”
带火颐和园的垃圾桶
但并不是所有慕名前来围观“金光穿洞”的人都能找到理想的拍照位置,下午3点钟,十七孔桥西北角聚集的上千名游客已经占据了所有的“最佳位置”。
现场四五名保安甚至在道路一旁拉起了警戒线,带来了高音喇叭。在能看到十七孔桥的山丘上,“请勿攀爬”的提示牌每天都会被挤掉那么一两块。
还有组团来的游客,在寻找拍照位置的时候遗失了同伴,请求保安帮忙寻找。
有的摄影爱好者则“迟到”了。原本一位自己提前一个小时来的方女士看到人山人海的景象被惊呆了,她把相机举过头顶,踮着脚尖快速按动快门,照片里却都是人头和别人的相机。
不过方女士没想到,在颐和园转悠的时候却找到了一种“捷径”,颐和园的垃圾桶上方两侧凸起的位置正是十七孔桥的缩小版模型,有人把相机贴近垃圾桶,通过调节焦距和角度,拍出缩小版的“金光穿洞”。
“挺有意思,以前没注意到颐和园的垃圾桶这么有特点。”方女士将相机靠近垃圾桶,仿照别人的拍照角度,一张缩小版“金光穿洞”的照片就完成了。旁边的人纷纷围上来,弯腰趴在垃圾桶附近,试图通过角度和错位找到绝佳位置。
“我觉得这可以叫做金光穿孔或者金光穿桶,用心观察颐和园处处都是景观呢。”高先生和老伴拿着刚对着垃圾桶拍的照片,他们成功地拍出了金光穿过颐和园垃圾桶“桥洞”的照片。
“金光穿洞”由来已久
记者了解到,皇家园林颐和园中著名的十七孔桥,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即1750年,桥面宽8米,桥高7米,长150米,整座桥给人以一种雄伟恢宏之感。桥正中的大孔,从桥两端数来都正好是“9”,而“9”被称为极阳数,是过去封建帝王最喜欢的吉利数字,所以将桥建成十七孔。十七孔桥,由于桥孔大小不一,桥面像一张弓,又像天空中七彩的长虹飞架在碧波万顷的昆明湖上非常壮观。
十七孔桥在冬至前后会呈现红光穿桥洞的奇景。古人在建造桥时掌握、利用了天文地理知识,当太阳在冬至前后下午最低点照射时,阳光会贯穿整个桥洞,呈现“红光穿洞”的自然奇观,这也是造园设计者的神来之笔。
“金光穿洞”的景观并非是最新发现,在颐和园十七孔桥建成初期,古人就发现了它在黄昏时的壮美景观。最近几十年来,每逢冬至前后,颐和园十七孔桥准能锁定无数摄影爱好者的“焦点”。只有在这个时节的日落时分,十七孔桥的所有桥洞,才会被夕阳染上一抹金光,乍看就像是在桥洞里点燃了明灯。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金光穿洞”,并且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张香梅)
颐和园“金光穿洞”今年提前 工匠利用了天文学?
2017年12月3日讯,每逢冬至前后,颐和园十七孔桥准能锁定无数摄影爱好者的“焦点”。只有在这个时节的日落时分,十七孔桥的所有桥洞,才会被夕阳染上一抹金光,乍看就像是在桥洞里点燃了明灯。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金光穿洞”,并且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可是今年情况有点特殊,金光有点着急,离冬至还大半个月,十七个桥洞子就都亮了。
“我看微博上说的,你也是吗?”昨天下午,围着颐和园十七孔桥,游客数百人,所有话题都围绕着十七孔桥的金光。很多摄影爱好者拍“金光穿洞”已经不止一两年了,对于今年这早来的金光,人们期盼祥瑞。
拍摄“金光穿洞”的最佳位置在十七孔桥的西北角。还不到下午3点,桥头已经聚集了大量的游客,不久,随着日头偏西,十七个桥洞逐渐染上越来越浓重的金色,人群也越发兴奋起来。
河岸边架起了长枪短炮,横举的手机也此起彼伏,有经验的摄影爱好者搬来了梯子,以变换高低角度。人群之中,70多岁的徐大爷,拿来了更特殊的道具,三脚架上支起了一个大玻璃球,通过玻璃球拍摄十七孔桥,可以拍到一个桥身的倒影,通过球体,桥拱更为夸张,桥洞下的金光也更是紧凑了。老人说,他拍“金光穿洞”五六年了,早些年他用玻璃球拍花,如今尝试着拍桥,也别有一番味道。
摄影爱好者们告诉记者,每年拍“金光穿洞”都挺不容易,平日里虽然也有夕阳,角度却不如意,只有在冬至前后这几天,夕阳才能把17个桥洞同时点亮。除了时间,还要有晴好的天气,最好水面还要结冰,以加强阳光的反射效果。“今年‘金光穿洞’竟然早来了大半个月,可算拍摄条件都具备了,真让人高兴!”
工匠真利用了天文学?
“金光穿洞”现象是如何出现的,在网上很多专家都给出过解释。简单来讲,日落的方位随着季节是在不断变化的,好比冬天的日落方位在西偏南,在冬至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的日落点上,阳光恰好照射在了十七孔桥所有桥洞的侧壁上,形成了美景。记者注意到,网上还有大量文章称,当年造十七孔桥时,工匠利用了天文学的这一原理,把这样的景观呈现出来,由此称赞清朝的工匠巧夺天工。对于这一说法,有人保留质疑态度。
天文学在我国虽发源较早,但我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最优先考虑的一个因素是风水,十七孔桥作为颐和园中最主要的桥梁,设计中优先考虑了现代自然科学,这一说法令人生疑。另则记者注意到,十七孔桥的修建时间为清乾隆十五年,那么“金光穿洞”如此奇景,若真是有意为之,却在此后清乾隆钦定的“燕京八景”中没有入流,这难道不奇怪吗?
为弄清原委,记者请教了专家。专家们则告诉记者,十七孔桥建造之初,实则仿照卢沟桥的样式而制,桥栏上的石狮子544只,比卢沟桥还多了59只。经考证,当年造桥时,“金光穿洞”的现象,确为巧合,虽然后人可以科学解释,但当时并非利用了天文学原理。
落日金光无私照
“可能是现在网络发达了吧,比较容易引人注意。”专家们也提到,“金光穿洞”今年来得确实是早了一些,却也不算做是什么百年不遇的奇景。记者看到,网上也有不少摄影发烧友,介绍了一些办法,即便不在冬至日,其他一些特殊时段也可以“强行拍摄”如此奇景。
记者离开颐和园时,日头更偏西了,一片通红。走在园子里,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夕阳的这一抹金,其实并不只在十七孔桥上“作画”,遍布颐和园,所有的建筑都被勾上了金边,细心发觉,美不胜收,建议大家多多留意,可能有更奇的美景在等着您,审美的目光何必只“锁定”一座石桥?
法律法规网综合消息 近日千人扎堆颐和园拍摄金光穿洞,不少市民纷纷前来观看,金光穿洞的由来是什么?一起来看下吧!周边的垃圾桶也跟着“蹭热度”最近几天下午,颐和园十七孔桥都会出现每年难得一见的绚烂景象&mdas ...
人民银行今日进行一千五百亿元人民币逆回购,其中,七天期有八百亿元,二十八天期有七百亿元。公开市场今日有一千一百亿元逆回购到期,非常于向市场净投放四百亿元人民币。 ...
在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表彰中,盘山县古城子镇李家村、盘山县坝墙子镇姜家村、大洼区向海街道石庙子村和大洼区平安镇平安村榜上有名。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城乡一体,是盘锦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大特色。盘锦市以满足农 ...
双鸭山市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积极为企业搭建农产品购销平台,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全力促进农民丰产又丰收。前不久,宝清县邀请深圳农产品集团旗下所属的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集团来考察。“上农批”对宝清县良 ...
新华网重庆12月11日电近年来,丰都县三合街道鹿鸣岩村采取“公司+农户+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的模式,发展2000亩良种油茶基地,让昔日空壳村变成产业大村,发展活力开始显现。种植有市场一次投入百年收入鹿鸣岩村基础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