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向神社供祭品 中国外交部怎么回应
靖国神社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日本首相都去参拜,又是为什么日本人去的时候中国国内民众反对情绪这么高涨。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主持2017年10月17日例行记者会。问:据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今天向靖国神社秋季大...
法律法规网消息 靖国神社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日本首相都去参拜,又是为什么日本人去的时候中国国内民众反对情绪这么高涨。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主持2017年10月17日例行记者会。
问:据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今天向靖国神社秋季大祭供奉祭品。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方在靖国神社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而明确的,我们敦促日方切实做到正视和深刻反省侵略历史,妥善处理有关问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新闻多一点】安倍再向靖国神社秋祭供奉“真榊”祭品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7日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向靖国神社秋季例行大祭供奉了名为“真榊”的盆栽祭品。
据报道,位于东京九段北的靖国神社将在17日至20日期间举行为期4天的秋季例行大祭。安倍17日将前往秋田县和山形县为众议院选举进行演讲拉票,预计不会进行参拜。
安倍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 外交部:敦促日方深刻反省图片来源:日本NHK电视台
报道称,安倍自2012年12月第二次执政后,曾于2013年12月26日参拜靖国神社。每年的春季和秋季例行大祭,安倍则不参拜,相应供奉“真榊”祭品。此外,从2013年开始,安倍已经连续5年在8月15日的“终战纪念日”献上“玉串料”(祭祀费)。
除安倍外,日本厚生劳动大臣加藤胜信、参院议长伊达忠一以及文部科学副大臣水落敏荣也向靖国神社今年的秋季例行大祭供奉了“真榊”祭品。
安倍连续5年献祭靖国神社 被批背离日本国民期待
今日(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2周年纪念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15日上午通过自民党总裁特别助理柴山昌彦自费向靖国神社献上了“玉串料”(祭祀费)。7月下旬,日本前内阁官房长官河野洋平接受专访时,严词批判安倍晋三政权的运作以及外交政策。
河野洋平表示,政治是为了避免战争,但安倍政府却正在做相反的事。他批评安倍政权不顾日本国民的期待一意孤行,4年、5年一直在做着背离日本国民期待的事,对日本人民而言,真的很不幸。
早在2013年6月,河野洋平受访时就指出,安倍晋三试图修改“村山谈话”和“河野谈话”的行为,让日本和中韩两国的关系面临倒退数十年的风险。“如果安倍真的修改了有关历史问题的谈话,日本将被国际社会孤立,这是毫无疑问的。”“我认为安倍没有正确认识到他在外交方面言行的言行可能给国家带来的冲击。”
河野洋平还指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企图修改二战时期日本侵略历史和平宪法的行为,给日本的国际形象造成了损害,也使日本偏离了和平主义的道路。
2012年竞选日本首相期间,安倍晋三曾表示有必要否定或取消“河野谈话”。
河野洋平曾任自民党党主席、内阁官房长官、外务大臣,在内阁官房长官任内曾发表知名的“河野谈话”,对二战期间日军强征韩国妇女充当慰安妇表示反省和道歉;此外,他还是日本新任外务大臣河野太郎的父亲。
据了解,自2012年上任以来,安倍曾参拜过靖国神社,并多次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这次献“玉串料”是他从2013年的战败纪念日起,连续5年通过助理自费向靖国神社献祭品。
针对安倍每年向靖国神社贡献祭祀费的做法,中国外交部多次重申,希望日方恪守日本历届内阁关于正视和反省侵略历史的表态和承诺,拿出诚意,结束过去,开辟未来。韩国外交部此前也多次谴责表示,日本领导人只有拿出认真反思和反省之举,才能获得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信赖。此外,美国国务院也多次重申美国政府一贯的立场:即围绕历史认识问题,日本政府需努力与所有相关国家达成和解,这是非常重要的。
柴逸扉10月21日,余73546人;10月22日,余74154人……打开故宫博物院的售票网站,记者看到了购票的功能区,每天剩余多少人次可购票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从2017年10月10日起,故宫正式实行全网售票。这一做法让游客能够错峰游故宫,体 ...
图说《故宫服务》昨天发布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李洁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李洁)今后,北京市的所有景区和景点都将推广“故宫服务”经验,提高管理接待水平。另外,未来三年,故宫将再修缮5.1万平米的古建。故宫南城墙下 ...
法律法规网综合消息 蒙古发掘中国干尸 ,干尸复活是真是假?为什么还是韩国人发现的?干尸真的能复活么?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文物厅国立文化遗产研究所日前在蒙古西北部阿尔泰山一处古墓中,发掘出一具下葬于约2000年前的男* ...
法律法规网综合消息 2338人出席中共十九大开幕式,十九大已经召开,关于十九大,我们应该知道些什么呢? 9时,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大会应出席代表2280人,特邀代表74人,共2354人,因事因病请假16人,实到2338人,大会 ...
最近艺术圈里火了一个人——达·芬奇。如果我们回忆二十多年来与他的交集,发现对他的认知是从小学课本开始的。达·芬奇被他爸爸送去佛罗伦萨学画画,多亏天天画鸡蛋才有了如今的成就。文章意图鼓励孩子们持之以恒地做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