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李显龙访华 新加坡为何三番五次对华翻脸?

作者:佚名 来源:法律法规网 2017-09-20 14:37:48

李显龙访华,现在访华是想缓和跟中国的关系么?但是之前,新加坡为何三番五次对华翻脸?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来自北京的一条消息令新加坡媒体又兴奋又有些意外。应中国领导人邀请,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将...

 法律法规网综合消息  李显龙访华,现在访华是想缓和跟中国的关系么?但是之前, 新加坡为何三番五次对华翻脸?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来自北京的一条消息令新加坡媒体又兴奋又有些意外。

QQ截图20170920143456.jpg

应中国领导人邀请,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将于9月19日至21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上周五(9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了这个消息。她说,访华期间,中国领导人将分别同李显龙总理会见会谈,就中新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之后李显龙总理还将到福建省参观访问。   

“李总理即将访问中国,为什么此次访问如此重要?”

在新加坡媒体看来,李显龙此次中国行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时机格外值得关注,因为此前他曾表示将于10月出访美国,前往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然而媒体最先等来的,却是他将访问中国的消息。

访华前夕,李显龙对中国说:“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我们一起做”

“中国和新加坡的关系将与时俱进。”

今天(9月18日)下午,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引用两天前李显龙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的一番话总结他对此行的期待。

他表示,因为中国发展速度迅猛,在每个阶段需求都不相同,因此中新两国合作的重点也必须相应配合。“(新加坡)选择的是对中国有意义的、能够配合中国的政策重点和自身发展的重要领域。双方觉得有意义、有价值,我们一起做。”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中国外交部宣布李显龙访华消息的同一天,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用“寻路者”一词,来形容中新关系中新加坡将扮演的角*定位。

15日在500多名全球商业领袖参加的新加坡峰会上,张志贤表示,新加坡应该当以“务实”的态度面对中新关系。

“我们能为中国发挥的作用是成为一个寻路者,中国希望尝试、试验的东西,因为新加坡有经验,我们能在这方面帮助中国。”他说。

对新加坡媒体而言,李显龙这一次的中国行对于两国关系走向尤其重要。

“过去一年多来,中新关系经历了起起伏伏之后,李显龙的此次访问将让两国关系将朝积极向好的方向发展。”新加坡新闻网站“mothership”的一篇评论文章如此分析道。

文章认为,尽管中新两国高层互动频繁,但李显龙的此次中国行仍有特殊的意义。

文章称,从2012年至今,除了2015年,李显龙每年都会访问中国,这表明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也体现了新加坡对中新关系的重视。而这一次,李显龙访华的时机更受关注,“在中国重要的政治会议召开前,中新的高层会晤也释放出加强两国关系的重要*”。

此外,新加坡“今日在线”网站报道称:“明年,新加坡将接任东盟主席国,中国希望新加坡在中国-东盟关系中发挥更加建设*的作用。”

新加坡网友叮嘱自家总理:“别再错过机会了”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新加坡网友也注意到,本国总理此次中国行的“时机”特殊。   

许多网友认为,李显龙在10月访问华盛顿之前先行到访北京,这是一个“难得的”节点,新加坡应把握好机会。   

在新加坡网友看来,这次访华对新加坡自身意义重大。有人担心会不会“晚人一步”,有人则不忘意味深长地提醒李显龙“要放下身段”、“不要以三十年前的眼光看待中国”。   

不论是充满期待,还是细心叮嘱,可以说,为了本国总理这次访问,新加坡网友“操碎了心”。

除了移动支付,新加坡还希望向中国“学”些什么?

有意思的是,还有新加坡网友半开玩笑地问道,总理此次中国行的目的,是不是“乡巴佬学怎么无现金支付?”

不久前谈及中国的移动支付时,李显龙曾自嘲地说,对比之下,“新加坡人好像乡巴佬一样”。   

16日受访时李显龙也再次评价说,在电子支付方面,中国“走得最快”。“看到中国能做到这个境界,我想激励新加坡人。”他同时补充说:“其实在新加坡,有一些商家也提供支付宝支付了,对中国旅客来说很方便,觉得这里好像家一样。”

事实上,让新加坡受益的远不只是中国的移动支付。

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16日称,2017年中国经济的出*表现让新加坡公司受益。这使得在中国大量投资的新加坡公司的股价令人振奋。同时,“一带一路”的推进也给新加坡企业带来新的创收机遇。

而对于自身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新加坡已经“胸有成竹”。

新加坡“今日在线”网站引用李显龙的话说,新加坡将从三个方面与中国深入“一带一路”的合作: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金融领域的合作;第三方国家的合作。“我们觉得可以将双方的优势配合起来,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

“新加坡频频示好‘一带一路’,背后有玄机。”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超日前撰文称,新加坡对“一带一路”表现积极,意味着“一带一路”倡议日渐深入人心,而新加坡的优势及作用明显。

对于这一点,有说服力的是数据和实例。杨超认为:中国在新加坡的投资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总投资的三分之一;新加坡在中国的投资则是“一带一路”国家对华总投资的85%。中新合作已有新中苏州工业园区、新中天津生态城、新中重庆战略*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这一切都表明,新加坡与中国的密切合作关系有利于双方互利共赢。

中新关系要出大事了吗?三番五中新关系要“出大事”了吗?

这不是的“臆想”,而是新加坡那边最近几天正在争议的热门话题。尤其是两条和中国有关的新闻,更让不少新加坡网友感到很“焦虑”。

一条是香港《南华早报》24日的分析报道:“中国已经发展到不再需要新加坡做榜样了吗?”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报道截图另一条,则来自23日的新加坡《独立报》:“为什么中国选择和马来西亚站在一起,而不是新加坡?”

事实上,让新加坡人焦虑的并不止这两件事。几天前,新加坡国内舆论还在为所谓“为何总理没被邀请”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纠结不已。

"又来了又来了!”26日,新加坡《联合早报》中文网如是评价该国内对“新中关系‘触礁’”的各种声音纷扰。

的确,接二连三有关中新关系的“疑问”,最近几天在新加坡的社交媒体上已经引起不小的喧嚣和争论。为此,有新加坡媒体人撰文呼吁:“真像有人担心的那样,中国和新加坡的关系已经走到悬崖边上了吗?新加坡人要冷静。”

没有谁再够得上当中国的榜样了。中国模式才是发展方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学者薄智跃看来,如今的中国正设法成为世界其他地区的榜样。

新媒疑惑:为什么中国选择了马来西亚,而不是新加坡?

相比起新加坡“榜样”角*的转变,对于新加坡媒体而言,或许还有一个问题更令他们感到纠结。

次对华翻脸,是谁在纠结?

上一篇 下一篇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