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动物实验成功培养胆管“类器官” [热点]
网络配图英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人工培养胆管“类器官”的新方法,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成功。如果这一方法能应用于人类,可望帮助患先天*胆道闭锁的幼儿恢复肝功能,减少肝移植需求。胆管是肝脏中的管状构造,负责运送胆汁,对消...
网络配图
英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人工培养胆管“类器官”的新方法,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成功。如果这一方法能应用于人类,可望帮助患先天*胆道闭锁的幼儿恢复肝功能,减少肝移植需求。
胆管是肝脏中的管状构造,负责运送胆汁,对消化食物很重要。胆管堵塞会导致胆汁淤积在肝脏中,引发炎症和肝硬化。目前唯一的治疗手段是肝移植。“类器官”是在实验室中人工培育的器官,结构和功能与真实器官类似。
英国剑桥大学发布的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结合细胞移植和组织工程技术,从胆管中提取健康细胞,放在胶原蛋白制成的管状骨架上培养。4个星期后,细胞完全覆盖了骨架,形成与天然胆管相似的结构。
研究人员将这种“类器官”移植给实验鼠,替换受损的胆管,使实验鼠成功存活,且没有出现明显副作用。相关论文发表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认为,将来有望通过生物工程培养出尺寸较大的胆管,用于移植给人类,或研究疾病病程以及试验新型药物。
HXMT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双南:“慧眼”预期将在三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新华网北京7月7日电 2017年6月,我国首颗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乘坐长征四号乙型火箭飞向苍穹,从此浩瀚宇宙中架起了一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大型天文望远镜。???? ?1970年,人类第一个X射线天文卫星 ...
新华社成都7月5日电(记者喻菲董瑞丰魏兆阳)中国正在世界“第三极”建设第二条进入西藏的“天路”——川藏铁路,它将穿越地球上地质活动最为剧烈的青藏高原东南部,成为世界上风险最高也是连接众多美景的铁路。科学家正为这条 ...
网络配图6月30日中午,一台特殊的手术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进行。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自动站成一排,向手术台上深鞠一躬。然后,来自武汉协和医院的医生匆匆离去。这是一台器官捐献手术。器官捐献者是一名男子,姓孙,53 ...
网络配图你还记得11岁上蔡男孩李智博吗?他在生命尽头捐献器官,给3个家庭带来了希望,让不少河南人为之感动。昨天,李智博的母亲李双红致电大河报记者说,6月23日下午,丈夫李高鹏突然脑干出血,昏迷不醒。去年,智博爷爷被查出患了 ...
网络配图你还记得11岁上蔡男孩李智博吗?他在生命尽头捐献器官,给3个家庭带来了希望,让不少河南人为之感动。昨天,李智博的母亲李双红致电大河报记者说,6月23日下午,丈夫李高鹏突然脑干出血,昏迷不醒。去年,智博爷爷被查出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