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每16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推荐]
据《劳动报》报道:浦江之畔,即使是在工作日,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的门口一大早也会排起长队。无论是相约而来的年轻人,还是故地重游的老游客,都纷纷举起相机记录下眼前的壮观景象。据该馆副馆长郁镇宇透露,开馆一个...
据《劳动报》报道:浦江之畔,即使是在工作日,上海世博会博物馆的门口一大早也会排起长队。无论是相约而来的年轻人,还是故地重游的老游客,都纷纷举起相机记录下眼前的壮观景象。据该馆副馆长郁镇宇透露,开馆一个半月来,平均每天在网上预约参观的游客就有3000余人,最高时参观者一天能达到4500人次。
无论游客还是从业者都在说,上海的博物馆变热闹了、变好看了,同时也变得更全面了。5年来,上海的博物馆一直都在改变。5年后,它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从“20万人一馆”到“16万人一馆”
“上海的博物馆这些年越来越多了!”这是许多博物馆迷的心声。不过,发展的脚步会就此停下吗?据上海市文广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博物馆、纪念馆和陈列馆125座,比“十一五”增加了11座。以上海常住人口计,每20万人拥有1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除世博会博物馆外,近些年,新与市民见面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上海电影博物馆等都获得了不少赞誉。接下来,上海博物馆(二期)、上海非遗博物馆、上海教育博物馆等一批具有国际*、本土*和未来*特征的博物馆也都在筹备当中。据上海市文广局透露,到2020年,上海将基本形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届时,上海将进步到每16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的水平。
从“陈列研究”到“科教基地”
博物馆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其社会功能也在悄悄发生改变。这一点,从事多年博物馆规划设计的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陆建松体会尤为深刻。“以前博物馆只是一个
收藏
研究机构,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上海的博物馆想要走出国门,发现外面情况早不是这样,博物馆应该承担起公共服务功能,围绕研究和展品搞拓展*教育活动,甚至形成一个长效机制。”
陆建松开出了如下“药方”:不断提升常设展览的展示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博物馆特展活动,最重要的是通过展览寓教于乐,推动“展教一体化”。
与此同时,世博会博物馆也在进行着同样的考量。“博物馆的运营内容不会一成不变,还是要多做变化。我们希望针对不同的人群,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吸引大家来受教育。”世博会博物馆副馆长郁镇宇说。接下来的7月,世博会博物馆的4D影厅即将全面开放,青少年活动中心也在筹备当中。未来5年,观众可以期待在这里看到全世界各个国家有意思的创新、不同的文化交流成果。
从“单打独斗”到“规模集聚”
不过,展馆的数量、质量上去了,一些场馆还存在选址不科学、布局分散和碎片化等问题,往往只能凭自身力量“单打独斗”。如何形成像华盛顿史密森博物馆群、巴黎旧城区博物馆群等具有高人气的博物馆集聚区?如何优化博物馆区域布局、强化博物馆集聚区建设?是上海的博物馆人接下来将要考虑的问题。
如今,上海博物馆的新格局也在逐渐形成。据有关人士透露,未来几年,市民将看到包括世博文化博览区博物馆集聚区、人民广场博物馆集聚区、苏州河杨树浦路博物馆集群、历史文化风貌小型博物馆集群和公园特*博物馆集群这“两大区三个群”。
届时,这些分布在上海各区的博物馆群,也将带来更多的社会影响力、打出更响的知名度,成为市民和旅游者的新关注热点。
来源:东方网作者:王晓易_NE0011
随着时代步伐的向前,越来越成熟的科技,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像今日关于上海现无人便利店的报道就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可以说便利店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经常去光顾的,而现在上海现无人便利店, ...
上海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宣布,双城论坛将于下月二日举行,台北市长柯文哲将率团到上海出席活动。 ...
第七次中巴财金分委会会议于2017年6月18日在上海举行。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与巴西财政部副部长马赛罗·埃斯特旺共同主持会议。中国财政部、外交部、人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中投公司以及巴西财政部、 ...
网络配图6月17日电,记者17日从广东省民政厅获悉,受西南季风和切变线影响,15日到16日,粤北、珠江三角洲、粤东部分市县出现了大雨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广东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7.4万人。其中, ...
网络配图辽宁省持续3个多月的严重旱情在高温天气影响下呈现加重趋势。6月16日,辽宁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省作物受旱面积1061.43万亩,2.86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图为6月17日,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大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