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未成年人犯罪有哪些处罚?可以判决无期徒刑吗?
什么是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能否对未成年犯处以无期徒刑?司法实践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后果,是因为对适用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下称条文...
什么是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能否对未成年犯处以无期徒刑?
司法实践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后果,是因为对适用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下称条文一)和第四十九条(下称条文二)有不同的理解。
条文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条文二: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单独理解条文一或者条文二都十分浅显简单,不会出错;一般情况下,未成年人犯罪都是轻微犯罪,只适用条文一,这也不会出错。但是,当未成年人犯罪属严重犯罪需适用条文二时,就发生了前述的分歧。
否定论认为,对未成年犯适用条文二意味着最高只能判处无期徒刑,同时还必须适用条文一,结果是不能对未成年犯判处无期徒刑。
肯定论认为,条文一是对未成年犯进行司法保护的“一般规定”,与之对应,条文二就是“特殊规定”。条文一具有普适*,在任何未达死刑的犯罪中都能显示出其有效*,十分易于操作,因此,它是“一般规定”。但是在任何已达死刑的犯罪中,条文一就失去其有效*:用老百姓的话说,死十次、百次都不亏的(未成年犯罪)人,该不该判死刑判了死刑算不算从轻或减轻当然,判处无期徒刑肯定算从轻或减轻!这就出现了标准难以掌握、自由裁量空间巨大的问题。针对这一特别情况,结合国际上保护未成年犯的司法标准,条文二自然应邀而出,以封顶的方式对未成年犯进行保护,因此,它只能是“特别规定”。
按照特别优于一般的原则,当情景相适需适用“特别规定”的时候,就必须适用“特别规定”,并且不得再适用“一般规定”,因此,只能适用条文二。只适用条文二就意味着完全可以对未成年犯判处无期徒刑。
肯定论的另一个理由是它符合禁止重复评价原则。禁止重复评价原则要求:不能基于同一事实和理由重复评价,重复评价的含义就是重复起诉以及同一诉讼过程中的重复惩罚或者重复从轻、减轻。而条文一和条文二都是基于同一事实和理由的从轻、减轻,因此,不能同时适用,只能单独适用,因而完全可以对未成年犯判处无期徒刑。
之所以出现前述否定论与肯定论之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条文一有疏漏,使法律失去应有的严密*。因此,笔者建议在条文一尾部加上一句话,将其修改为: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行政拘留年龄是多少岁?未成年人犯罪会不会被拘留?用不用坐牢?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未满16周岁的“熊孩子”干违法的事,法律也拿他们“没辙”?近日,公安部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其中将行政拘留的执行 ...
鉴于未成年人在认知和行为控制方面与成人的差异,我国法律给了未成年人犯罪做了特别的规定,但一般人对于此种规定的界定都比较模糊,所以小编在这里有必要进行一个详细的解释。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我国《刑法》第17条 ...
新华社郑州11月10日专电(记者李亚楠)凡是犯罪时未满18岁、且在5年刑罚以内的未成年被告人,相关犯罪前科档案一律予以封存。这意味着,这些未成年人未来的升学及就业都将不受犯罪记录的影响。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近日 ...
回归正途的门一点点关闭,通向罪恶的门一点点开启。父母离异、“黑户”身份、故意纵火时因不满14岁未被惩罚——在小山(化名)的人生里,危险因子渐渐聚成一簇簇火苗,最终喷射出骇人的火舌,吞噬了他的未来。因长期 ...
新华社济南9月24日电(记者娄辰)山东省人大常委会23日审议通过了《山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根据条例,监护人不作为或被撤销监护资格。据了解,条例主要特点在于明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机制和协调机构,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