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风俗易说 [社会]

作者:丽娜 来源:Anyelse 2017-04-18 09:37:59

俗语云:“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在民间,无论南北都有这个习俗,正月期间不理发,这俨然已成了忙活一年的理发师约定的假期。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正月不剃头”的说法呢?专家的考证过往的民俗专家考证认为,...

俗语云:“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在民间,无论南北都有这个习俗,正月期间不理发,这俨然已成了忙活一年的理发师约定的假期。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正月不剃头”的说法呢?

专家的考证

过往的民俗专家考证认为,这风俗源于满清入关后的“剃头令”。

在民国二十四年版的《掖县志》卷二《风俗》记载着:“闻诸乡老谈前清下剃发之诏于顺治四年正月实行,明朝体制一变,民间以剃发之故,思及旧君,故曰‘思旧’。相沿既久,遂误作‘死舅舅’”。

真的是这样吗?

因为是专家的话,所以还得亲自考证下!

关于剃头,史料上确有其相关记载:

清顺治元年五月,多尔衮进入北京,宣布京城内外军民人等尽行剃发以示归顺,但遭到了北京人民的强烈反对,不久被迫停止。

次年,二年五月清兵进入南京,南明弘光政权灭亡,大清乃于六月再次颁布剃发令。

果然,剃头这个事有,但并没提“死舅”。

地方的说法

在江苏淮阴等地的民俗,则说这个传说是始于秦始皇,赢政。

因为要避名讳,民间正(政)月不“剃头”,否则有血光之灾(取犯上之意)。

而四川建始县人则说,正月不剃头,否则“正无发(法)”。

在民间,类似的说法应该还有很多,不再列举。

但此二者的解释,与“剃头令”相比较,则似乎更接近于“死舅舅”的说法,也更符合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

而如果真要系统的从阴阳五行的角度去解释“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其实也是有其抽象理论依据的。

民俗中隐含的易学道理

我国的历法,从汉朝起,便以立春为一年之始。

立春开始的一月间用干支历法表示,记为寅月,寅五行属木,为春天的正式开始。

生之道

五行中,木主生发,为阳气的开始,与春天相呼应。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乃为发陈...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春天之木为生发的气机,是将冬天藏养积聚的阳气,生发出来,所以谓之发陈。

而“生而勿杀”,换句谚语来说便是:当春天你摘下了一枝花朵,秋天就会少收下一颗果实。

不杀、不夺,去赏、去给予,这便是顺应春天的“生”之道。

春天万物复苏,春的生机,便如同这天地间万物的母亲。春姑娘来了,万物就有了生机。

可见,流传下来的民俗,也不一定就只是俗例,也可能蕴含着某种深刻的道理。

小贴士:

春季三月,天地生发之时,谓之发陈;旧岁冬藏之阳气,至春发生。当晚睡早起、散步于庭、使衣物头发松散,生气条达而生,与春气相应。此一年之首,生而勿杀,予而勿夺;种之善因,不获自获。

上一篇 下一篇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