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规划出台 减少和控制中国人致残风险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在未来5年内,通过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疾病致残、减少伤害致残等具体行动,有效减少和控制我国人口从出生到老年每个阶段的残疾...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在未来5年内,通过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疾病致残、减少伤害致残等具体行动,有效减少和控制我国人口从出生到老年每个阶段的残疾发生、发展。
“这是我国首个在残疾预防领域的国家级规划,有助于应对我国社会当前面临的健康挑战。”中国残联有关负责人说,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遗传*、先天*残疾尚未有效控制;慢*病、精神障碍、意外伤害等导致残疾的风险又在显著增加。同时,我国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尚不健全,残疾预防公共服务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公众参与能力仍待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婚前医学检查,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做好产前筛查和诊断。同时,普遍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及儿童残疾筛查率达85%以上,干预率达80%以上,并逐步扩大疾病筛查病种和范围;全面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继续将脊髓灰质炎、流行*乙型脑炎等致残*传染病的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适时调整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种类。有效控制地方*疾病,加强慢*病防治和精神疾病防治。
《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以及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等,以减少伤害致残。同时,《行动计划》还对残疾人康复进行了部署。
根据《行动计划》,我国将推进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试点,加强对残疾预防基础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究,建立统一的残疾报告制度,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提升残疾预防大数据利用能力,及时掌握残疾发生的特点特征和变化趋势,有针对*地采取应对措施。
有调查显示,后天*因素是目前中国人的主要致残因素,而在后天获得*残疾中,非传染*疾病致残率最高。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利用现有技术可以使至少50%的残疾得以控制或者使其延迟发生。
原标题:新生儿及儿童残疾筛查率将达85%以上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在未来5年内,通过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疾病致残、减少伤害致残等具体行动,有效 ...
他一人守一所学校教5个娃;他拄着拐杖忍着疼痛不离讲台默默坚守谱大爱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网□本报记者王秀云高超通讯员王丙双54岁的教师刘四,在大山深处只有他一个教师,只有5名学生,但他一直坚守着,36年如一 ...
忻州奇村镇残联2016年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会取得圆满成功 综合
2016年9月2日,奇村镇举办为期三天的《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圆满结束,本次培训会由区残联安排,经奇村镇政府批准,《培训班》是对残疾人精准脱贫又是一项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残疾人,而是更 ...
一位残疾老人收养孤儿12年,不幸自己患上了癌症,重病之下他还担心两个孩子的学费交不上。9月2日,在芜湖打工多年的范明龙来到报社,讲述了发生在他舅舅身上的感人故事,芜湖好人多,希望有人能帮帮我的亲舅舅。据范 ...
老人的女儿李女介绍,母亲黄阿姨身体和智力具有双重障碍,行动不便,需要家人照顾。2015年6月9日晚,她下班回家发现母亲离奇失踪,便立即组织家人在周边寻找,张贴寻人启事,查看路口监控,却始终一无所获。在寻找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