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隋炀帝墓图片,扬州隋炀帝杨广墓旁也发现了隋朝萧后墓(图片)
今天上午,扬州传来发现了隋炀帝墓的消息。据悉,10余名著名的考古专家已经一致确认,此墓确是隋炀帝墓。同时,隋炀帝杨广墓旁也发现了隋朝萧后墓。图为隋炀帝墓中发现的珍贵文物隋炀帝墓中发现的陶俑2013年11月16日...
今天上午,扬州传来发现了隋炀帝墓的消息。据悉,10余名著名的考古专家已经一致确认,此墓确是隋炀帝墓。同时,隋炀帝杨广墓旁也发现了隋朝萧后墓。
图为隋炀帝墓中发现的珍贵文物
隋炀帝墓中发现的陶俑
2013年11月1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在扬州组织召开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成果论证会,中国考古界权威专家黄景略、徐光翼、王巍、赵辉、刘庆柱、信立祥、焦南峰、付清远、王学荣等10余人参加了论证会,专家一致确认,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11月16日下午,中国考古学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这一成果。
会前,与会专家实地考察了考古工地,察看了出土文物;会上,考古发掘领队、扬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汇报了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情况。与会专家充分讨论,分别对墓葬形制、文物特点、墓主身份、考古工作、发现的意义和价值、保护和展示等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大家一致认为: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印证了历史文献的记载;曹庄隋唐墓葬的考古,思路正确、方法科学;隋炀帝与大运河、扬州城有着密切的关系,隋炀帝墓的发掘,丰富了扬州城遗址的内涵,对于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大运河申遗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2013年重大考古成果。专家们建议,应进一步提高对隋炀帝墓发现重要意义的认识,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地开展隋炀帝墓的保护、规划、展示、利用等工作。
今年3月,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中星海上紫郡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申报了考古发掘执照,开展抢救*考古发掘。4月中旬,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一号墓出土了一合墓志,志文中有“随故炀帝墓志”等文字。扬州市文物局随即向扬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作了汇报,根据国家文物局有关文件批复精神,由南京博物院、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按帝陵发掘要求编制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方案,继续开展考古发掘工作。
国家文物局对这一墓葬的考古发掘十分重视,今年4月致函江苏省政府,提出加强墓葬保护工作意见。考古发掘期间,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励小捷局长、童明康副局长先后专程来扬州,视察指导考古发掘工作。江苏省文物局协调省内精干考古力量,支持这一重要墓葬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扬州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协调会,贯彻落实国家、省相关要求,部署安全保卫、文物保护、规划调整等工作。
截止目前,联合考古队完成勘探面积109000平方米,勘探出墓葬迹象136座、夯土2处、沟2条、砖基1处、井5口、坑(塘)29个。其中一号墓为方形砖室墓,由主墓室、东西耳室、甬道、墓道五部分组成。墓葬通长24.48米,东西连耳室宽8.22米,残高2.76米。墓室用砖与隋代江都宫城用砖一致。采用最新技术手段解读墓志,墓志上已识读出的志文为:“随故炀帝墓志惟随大业十四年太岁……一日帝崩于扬州江都县……於流珠堂其年八月……西陵荆棘芜……永异苍悟……贞观元年……朔……葬炀……礼也方……”。除墓志外,墓中还出土了玉器、铜器、陶器、漆器等珍贵文物100余件(套)。其中一套蹀躞金玉带,不仅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唯一一套最完整的十三环蹀躞带,也是古代带具系统最高等级的实物。四件铜铺首通体鎏金,兽面直径26厘米,与唐大明宫遗址出土的铜铺首大小相近。墓内两颗牙齿鉴定为50岁左右的男*个体。根据出土的“随故炀帝墓志”、十三环蹀躞金玉带、鎏金铜铺首及大量文官俑、武士俑、骑马俑等高规格随葬品,结合文献的记载,确认一号墓主人是隋炀帝杨广。
二号墓为腰鼓形砖室墓,由主墓室、东西耳室、甬道、墓道五部分组成。墓葬通长12.64米,宽5.9米,残高1.6米。墓室东、西、北壁各有3个小壁龛;甬道两侧各有1小耳室。出土玉器、铜器、铁器、陶瓷器、木漆器等200余件(套)。其中玉器有白玉璋1件,质地莹润;铜器有编钟、编磬、铜灯、铜豆等,成套的编钟16件、编磬20件,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出土的隋唐时期的编钟编磬实物,填补了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一项空白;陶器有罐、炉、钵、灯、几、磨等,陶俑有牛、马、猪、羊、骆驼、双人首蛇身俑、文官俑、执盾武士俑等,部分陶器有彩绘;瓷器有青釉辟雍砚1件,造型精美;一套女*用冠饰,工艺精巧,国内罕见。墓内保存有部分人骨遗骸,经南京大学体质人类学专家鉴定为大于56岁、身高约1.5米的女*遗骸。二号墓虽无文字信息,根据墓葬形制、墓内出土高等级随葬品和对人骨遗骸的鉴定,结合文献记载,判明墓主人是隋炀帝萧后。
据悉,墓葬所在区域至今尚未发现陵园遗迹,目前考古工作仍在进行中。
...
昨日,成都考古界又有新发现,在一片欢呼声中,一根深埋地下4000余年的骨杖重见天日。这根宝墩时期的骨杖到底是何物?他的主人用它来做啥?昨晚,带着这些问题,成都晚报记者采访了市文物考古工作队负责人以及考 ...
三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壁画保存良好。东侧墙上画着数名坐着的人物形象,真人尺寸,身穿黑*服饰,头戴冠冕,均看向北侧墙壁。北侧墙上画着一个身穿精美橙*服饰的人,手拿一支笔,萨图尔诺认为,他是序顿地区的王。
...
玛雅考古重大发现:岩洞壁画图片否认2012还可延续7000年
考古人员发现,另一面墙上以月相记录日历大约13年。美联社10日援引玛雅天文学专家、美国科尔盖特大学安东尼·阿韦尼的话报道,这种记录让抄写员能够提前数年预测满月,对玛雅占星术和各种典礼起着重要作用,还可能用于建议统治者何时发动战争,一年收成如何等。
...
墨西哥食人族被考古学家证实,Xiximes族和Acaxees族吃同族人留尸骨祭祀求丰收
据史料记载,Xiximes族人通常会猎杀单独在其他村庄的田地里干活的男*。而在其他时候,他们还会在森林里发起小型战斗。战斗结束后,Xiximes族人会把敌人的尸体拖回到村落里,然后小心翼翼地对其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