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调查抢盐风波:食盐不会被污染,碘盐也无法防辐射!

作者:轶名 来源:广州日报 2011-03-18 08:17:55

有传言称,我国海水有可能被日本核泄漏造成的辐射污染,进一步导致食盐被污染,加上有传言称碘片可防核辐射,引起人们恐慌,纷纷外出抢购食盐,造成各地食盐供应的短时紧缺。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及有关部门和专家都表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也是没有根据的。。。...

调查抢盐风波:食盐不会被污染,碘盐也无法防辐射!

调查抢盐风波:食盐不会被污染,碘盐也无法防辐射!

调查抢盐风波:食盐不会被污染,碘盐也无法防辐射!

调查抢盐风波:食盐不会被污染,碘盐也无法防辐射!

    广州日报消息    近两天,受日本大地震后核危机恐慌影响,广东、浙江、江苏、安徽多地骤然出现抢购碘盐现象,不少民众排队买盐,导致一些地方食盐脱销,一些商家趁机提价。而食盐脱销的消息,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了市场恐慌*抢购行为。

    出现这种不正常、非理*的市场反应,需要大家保持冷静。关心自身安全、采取防范措施,这是人类本能、人之常情。但具体到“抢购碘盐防辐射”一事,我们实在没有必要盲目跟风、自乱阵脚。从目前市场反映来看,主要有两个因素诱发抢购:其一,不排除在一些环节上存在人为囤积、炒作因素;其二是公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导致了跟风与盲从。对前者,国家相关部门已明令禁止,广东省物价局更表示将对哄抬盐价的经营者最高罚200万元甚至责令停业;而对于后者,则需要公众在传言面前保持基本的常识判断力,相信科学,相信政府。

    首先,日本核危机目前对中国内地包括广东几乎没有影响。国家环保部、国家核安全局已发布权威消息:日本福岛核电站灾害尚未对我国环境造成放射*影响;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监测结果显示,我省环境辐射水平没有发现异常,仍保持在正常的水平。专家指出,广东离日本很远,海水被污染的可能*很小;中央气象台也表示,根据风向,未来三天核污染物对我国不会有影响;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前团长俞卓平则认为,即使核辐射飘到中国,经过这么长距离的稀释,也应该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目前公众大可不必对日本核污染反应过度。

其次,“碘盐防辐射”纯属误解。

    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均明确表示,碘盐含碘量低,基本上起不到预防放射*碘的作用,若要达到预防效果,成人需一次摄入碘盐约3千克,这远远超出人类能够承受的盐摄入极限,同时盲目摄入过量的碘会扰乱甲状腺的正常功能。而对最近在欧美遭到抢购的碘片,专家也表示,其固然能使放射*碘快速地排出体外,但也只能阻断放射*碘的吸收,对其他放射*物质并无作用,过量食用还可能碘中毒。可见,盲目抢购碘盐或碘片防辐射,本身就缺乏科学依据。

    再次,我们完全应该对市场供应有足够的信心。一方面,我国食盐储备量充裕。工业和信息化部昨天表示,目前我国原盐年产量约6800万吨,而加碘食盐需求每年仅为800万吨左右;广东省食盐储备量也可供三个月以上,市民大可不必担心自家厨房“断盐”。另一方面,我国生产的加碘食盐90%以上是井矿盐,海盐比重很低,就算出现海水被污染的最坏情况,也可确保盐源安全放心。最重要的是,对于防范核污染这类重大公共事件,我们完全应该对政府保持充分的信心。抗洪、抗非与抗震救灾的经历都表明,假若真正出现紧急状况,政府一定会采取断然措施,动员一切力量确保人民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而也只有每个人保持冷静与理*,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序与混乱。


    谣言止于智者。我们还清晰记得,8年前抗击SARS时,曾一度甚嚣尘上的广州“盐荒米荒”流言,在政府及时的应对、公众的理*对待下,很快烟消云散;而广东人在那场战役中所体现出来的淡定从容、冷静理*,更为战胜SARS、保持社会稳定立下大功。同时,这次日本大地震中,日本国民的有序、克制与理*,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值得我们学习。

    百姓知情,天下太平。眼下,面对公众一度莫衷一是的流言,权威部门已经及时发出声音,让公众吃颗定心丸,有了这种开诚布公的态度和日益成熟的应对措施,我们相信正常的社会和市场秩序一定会尽快得以恢复。

上一篇 下一篇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