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天凉了,你“痛”了么?

作者: 来源:微博头条 2019-10-25 15:30:07

一场秋雨一场凉,进入秋天后的几场秋雨,也让我们又重新体验到了秋冬季节的寒凉。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段时间并不好过,容易出现肢体疼痛、手足麻木等症状,一旦出现阴天等天气,这部分人还能“预告”,关节疼痛、麻木等症状还会加...


一场秋雨一场凉,进入秋天后的几场秋雨,也让我们又重新体验到了秋冬季节的寒凉。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段时间并不好过,容易出现肢体疼痛、手足麻木等症状,一旦出现阴天等天气,这部分人还能“预告”,关节疼痛、麻木等症状还会加剧。


根据中医观点,这种疼痛是由风寒入侵引起的,风寒湿三气相互为虐,侵袭经络,导致气血瘀滞不通,进而导致气血亏虚,容易出现关节、肢体等部位出现酸、痛、麻、重和屈伸不利的状况。要对付这种疼痛,中医有三招,即祛风除湿,散寒通络;祛痰活血,化瘀散结;健脾补肾,益气养血。



天一凉,你就“痛”?


眼下,随着几轮冷空气的相继来袭,我们早已经进入凉爽且有些寒冷的秋季,很多地方也初尝了冬天的感觉。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两个季节算不上“友好”,尤其是患有关节、腰腿疼痛的人群,症状本身就与气候有一定的相关性,当遇到寒冷天气时病情容易加重,随着气温的降低,病情加重的几率也更大,尤其是在相对湿冷的南方地区,气温降低,加之空气潮湿,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风湿寒邪容易侵入人体,引起不适。


从《儒门事亲·痹论》的记载来看,与寒冷的冬季相比,多雨季节似乎更加“危险”:“此疾之作,多在四时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太阴寒水用事之月……”从中医角度来看,风寒湿邪侵袭人体,会影响机体经络气血、筋骨肌肉的正常功能,从而出现腰背部和腰腿部疼痛,遇寒冷阴雨天而加重。


《黄帝内经》中说痹症,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究其根本,是风寒湿三气相互为虐,侵袭经络,导致气血瘀滞不通的结果。通俗来说,就是风邪可以穿透皮肤,进入人体,风又借助寒邪聚积的力量,附着在体内,这是风寒伤人致病的基础。随后,湿邪又入侵到筋骨肌肉中,如此一来,风寒借助湿邪黏着的特点,就留在了肢体内。正所谓气不行则麻,血不行则木;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不荣,就是气血亏虚,人体失养,这也就会引起关节、肢体等地方出现酸、痛、麻、重和屈伸不利的状况。


防“痛”,中医有三招


按照中医的观点,要去除这种“痹”,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即祛风除湿,散寒通络;祛痰活血,化瘀散结;健脾补肾,益气养血。


从祛风除湿,散寒通络开始,对于有肢体关节冷痛重着、小便清长,夜尿多的人来说,先应该考虑祛风除湿,散寒通络。


下一步便是祛痰活血,化瘀散结。如有身体各处疼痛,以刺疼为主,同时伴随肢体僵硬、麻木等,可能是有瘀结,可以考虑选用适合的药材,以起到祛风通络,化瘀散结的目的。


当然,要远离这种疼痛,仅仅做到以上两步还不够,健脾补肾,益气养血也很关键。对于有关节疼痛伴有腰背酸软疼痛,痛处喜按,劳累后加重等情况的人来说,熟地、当归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


不仅如此,人们也可以选用茶饮的方式,可选用生黄芪10克,枸杞5克,山楂5克,泡几分钟后大火煮开代茶饮。

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做好防护


身体疼痛和麻木,普通人恐怕无法体会。除了发病部位发胀麻木,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表现出疼痛难忍,日常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根据发病情况,这种疼痛积累可能跟诸多因素相关,需要随时注意避开容易导致寒凉潮湿的环境。如:长时间处于寒湿环境的里工作,或长期野外宿营等,都容易导致体内寒湿入体。


一些看似与寒湿无关的环境,过度劳累或运动出汗后受风,或空调屋内工作,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关节入寒,容易引发疼痛。预防很重要,认清自身体质,工作环境,学会做好防护,是现在守护身体首要重任。

早在百年前,中医史料中记载了,一张含有含有50味药的经典名方,专门针对这种“疼痛”治疗的古方,感兴趣的粉丝,可以关注2019年10月25日,北京卫视频道 下午17:25播出的养生堂,《通痹活络享天年》节目。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齐岩主任带您了解风湿病,关注个人健康。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上一篇 下一篇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