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雪豹日|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在雪豹老家开幕
10月20日,在西藏自治区林业与草原局、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及万科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野性中国与贵州田野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在珠峰保护区内顺利举办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奚志农、袁明辉、彭建生、...
10月20日,在西藏自治区林业与草原局、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及万科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野性中国与贵州田野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在珠峰保护区内顺利举办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奚志农、袁明辉、彭建生、张程皓四位国内顶尖的生态摄影师,为珠峰四县分局人员做野生动物摄影技能培训。
彭建生老师正在讲课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保护区之一,也是雪豹种群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2004年,珠峰保护区被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保护区,巨大的海拔落差形成了明显的阶梯式垂直生态系统,比如有极高山生态、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山地森林生态和山脉北麓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丰富多样的生态就意味着一个让人非常兴奋的事实——保护区内分布了大量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
这是地球原始生态保留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动植物最爱的天堂。雪豹和喜马拉雅塔尔羊毫无疑问是珠峰自然保护区的明星物种,藏野驴和长尾叶猴也经常可见活动踪迹。藏族人尤其喜爱的黑颈鹤和棕尾虹雉就在此世代栖息。
保护区内成群的斑头雁和牦牛
珠峰保护区红外相机拍摄的雪豹珠峰保护区供图
岩羊
岩羊
黒颈鹤幼鸟
长尾叶猴 珠峰保护区供图
这里生物多样性如此丰富,更应该用影像记录好好保护与传承。
长久以来,保护区4个分局15个管理站近百人,奋斗在雪域高原的保护前线,为以雪豹为旗舰物种的高原生态保护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
希望这次训练营,将会进一步提高保护区基层人员的工作能力与业务水平,期待来自一线保护工作者最美的自然影像!
张程皓老师(左一)正在教授学员们使用无人机
学员们正在野外进行拍摄实践
今天(10月23日)是“世界雪豹日”。
雪豹被称为“雪山之王”,它们生活在世界最高海拔的雪域高原,雄踞在冰峰雪岭之中。据估计,雪豹在野外仅存4000到7000只 ,中国雪豹约占全球雪豹种群的60%。
雪豹处于高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亦被人们称为“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
而由于气候变化、非法盗猎等各种原因,雪豹的生存受到威胁,保护它们迫在眉睫。
别让记忆里最后留下的,只是“雪山之神”的传说。
(全文完)
……
……
……
什么?你说骗人?“明明说好的雪豹日,只有一张主子的照片,还是红外的?”
高贵冷艳的本王是那么随便让你们看的吗?
“王者就应当站在高处藐视众生”
“我跟你讲,我的眼睛有辣~么大”
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豹!
“本王看谁敢笑!”
超!凶!
对此,我们的大饼脸藏狐同学表示:
“……呵呵”
拍摄这些大猫的青海藏族牧民小伙子:次丁、达杰、更求曲朋是野性中国“原住民摄影师培养计划”的培养对象,2015年,奚志农老师前往青海昂赛乡拍摄时,看中了他们得天独厚的条件:相比其他人,他们有更长的时间蹲守在野外,并且更熟悉他们所守护的大自然,从而更容易找到、拍到野生动物。只是囿于技能和收入,他们无法进行生态摄影。
奚志农决定把他们培养成独当一面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他留下摄影器材供次丁、达杰使用,安排工作人员与他们共同拍摄,并抽出时间,亲自对他们进行指导。两位小伙子果然不负众望,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做了详尽的记录,拍到了相当精彩的照片。而另一位小伙子更求曲朋的加入,更使得他们如虎添翼。
相信在未来,我们肯定能看到更多他们拍摄的精彩画面。让更多像次丁、达杰、更求曲朋这样的年轻人加入“用影像保护自然”的行列,立足于本地,记录并展现自己家乡独特和生物多样性,以唤起公众对中国自然的关注与热爱,这是野性中国一直在坚持并为之奋斗的目标。
怎样,看过瘾了吗?
没有?
......真没办法,最后再给你们发个彩蛋吧,最后的哦!
合作方介绍
珠峰雪豹保护中心
2014年5月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万科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珠峰雪豹保护中心”,中心致力于建设珠峰雪豹保护的资源整合平台,重点关注雪豹及其栖息地的状况,对资金使用和人才建设并重,兼顾现代科技和社区参与。
贵州田野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贵州田野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是一个开放式研究机构,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包括提供社区发展基础上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自然保护区、企业合作开展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的项目行动。
感谢以下单位对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的大力支持:
自2002年成立以来,野性中国一直践行“用影像保护自然”的核心理念。在2004年野性中国便创办了第一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到目前已走过15年之久,并成功举办了19届训练营,第20届也正在珠穆朗玛峰如火如荼进行着。随后,野性中国又相序在2009年提出并实施了“濒危物种影像保护计划”和2015年的“原住民摄影师培养计划”。“濒危物种影像保护计划”至今已举办了8届;“原住民摄影师培养计划”已建立一个试点,培养了3名原住民野生动物摄影师。
目前,野性中国正在腾讯公益上开展“用影像守护自然”众筹项目,二维码链接:
期盼大家的行动力可以聚微爱成浩瀚,这将支持更多的一线保护人员、本土摄影师有能力用影像记录野生动植物多样性和值得自豪的壮丽自然,以唤起公众对中国自然的关注与热爱,这是野性中国一直在坚持并为之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