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重生之我是英语老师(六)

作者: 来源:微博头条 2019-10-23 11:08:47

远处的群山成为雪山,数日不化凛冬将至 周一晚上,住在我们寝室对面的总务处主任罕见地来了办公室。他在英语老师的凳子上斜坐下,点起一支烟。 “明天要降温,多穿点衣服。” 周二,下雪了。 一开始预报的是转雨夹雪。因为据说...

远处的群山成为雪山,数日不化远处的群山成为雪山,数日不化

凛冬将至


周一晚上,住在我们寝室对面的总务处主任罕见地来了办公室。他在英语老师的凳子上斜坐下,点起一支烟。


“明天要降温,多穿点衣服。”


周二,下雪了。


一开始预报的是转雨夹雪。因为据说周一银川就在下雪,按理说南部山区应该比银川冷一些,我们不可能不下——结果到了第二天,天气预报直接变成了中雪,六点爬起来早读的时候就觉得今天不一般,阴云密布宛如黑夜,像有大事要发生。于是来到办公室,先把暖炉打开。


暖炉一开,好日子就来了。暖炉一开,好日子就来了。


办公室用了五年的暖炉是上下两层的。下面有个灯,有点像浴霸,橙光发出来暖暖的;上面用布条捆紧的地方则是一个吹风口,从里面往外面不断冒出热气。用的时候搬上听课用的小板凳,坐在跟前,下面凑近烤脚,上面伸直吹手,姿势很像古埃及壁画里2d形状的小人。不过即使不凑近它,办公室的温度也在升高——老师说,冬天这里的暖气总是开不够。开了它,办公室就暖了。


周三的晚上超威托儿所的孩子们就把这暖炉踹了个人仰马翻,它又坏掉了。不过这是后话。


下雪了下雪了


第一节课的时候还是如最初预报一般的雨夹雪,但第二节课一下,小雪就飘了起来。因为是考试周,没有课间操的音乐,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冲出教室,之后却突然停止,就在一楼的小广场傻站着。雪就这么落下来,积在大家单薄的秋季校服上。班主任一遍一遍的在教学楼大门前呼唤,小心着凉,别让雪盖在头上,但是这时的孩子又怎么听得进去呢。


可怜的是初三正在考试的学生,只能看着外面的雪景干着急。去年合肥下五年一遇大雪的时候,我在寝室复习模电。晚上考完试,积雪已经只剩一点。大家就在教学楼前面的广场借着路灯堆起小雪人,依旧显得很开心。


孩子们的兴奋甚于当初的我。



还在班上的同学为我指出室外打雪仗的两方阵营还在班上的同学为我指出室外打雪仗的两方阵营


虽然雪只下了小半天、也没有积累很多,但是很多冬天常见的玩法都出现了。比如打雪仗、把雪球揣到教室里面打雪仗、从学校主干道的大坡上面滑下来、一边滑下来一边喊“老师快来一起滑”等等。


在大坡上滑雪应该是他们的传统艺能。之前看的支教队员录像里面就一定有这一条,在积累了厚厚一层雪的坡道上从上往下一路冲。然而现在只是路面稍微冻住,滑起来肯定没有严冬的时候那么舒服——学生哪管得了这么多。只要不用学习,哪里都是天堂。


主干道大坡的顶端。左侧是教学楼,右侧是寝室楼。主干道大坡的顶端。左侧是教学楼,右侧是寝室楼。


冬天来了,伙食也有所改善。学校发通知,每个班可以免费领取早餐鸡蛋。早读一下课,班长就把装着热乎水煮蛋的塑料袋拿过来了,每个人可以领到一个。对于平时没很多肉类营养的住宿生来说,这个鸡蛋可能可以让早上舒服很多。



发完一个班的量还会有剩,想吃两个的同学可以接着吃发完一个班的量还会有剩,想吃两个的同学可以接着吃


今年之前,这里对住宿生都实行的是“免费午餐”制度:上面有专门划拨给食堂的经费,住宿的学生在学校食堂可以享受到免费的午餐。不过这样一来,菜式固定,浪费现象也很严重,大家开始不怎么对食堂自己做的午饭抱有好感。今年开始制度就变为了“午餐补贴”,学校为住宿生每人安排一笔午餐款项,发给他们的家长,由家长给孩子生活费;而食堂公开招标,菜品刷卡按价钱购买。如此浪费现象减少了,学生们的午餐也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在食堂抢着打免费米饭的学生。在食堂抢着打免费米饭的学生。


不过缺点还是存在的。大部分家长都能把这笔款项给学生用作生活费,但是也有极少家长会克扣下这笔款项,挪做他用,他们孩子的午餐品质就下降了。有些人家是的确揭不开锅,需要这些钱补贴给其他孩子;但是总有那么一两个家长,就是纯粹的人渣。比较人性化的制度调整反而让这些人渣给钻了空子,令人唏嘘。



打到了免费午餐的学生笑着端着饭碗。打到了免费午餐的学生笑着端着饭碗。


入冬以来,除了增加早餐鸡蛋以外,每周学校还给学生增添了一次“营养午餐”:周三中午,食堂和今年之前一样免费开放,给住校生提供免费的午餐,内容包括荤素菜和米饭。学生们打的菜量都很大,使用餐盘的孩子基本上整盘面上都是菜;有忌讳共用餐盘而带饭盒打饭的学生就盛上满满一桶,回寝室吃。


办公室老师也拿来了点秋天的名产,比如这里很有特色的香水梨。在之前家访的时候,有些家里就会直接从树上摘一两个给我们吃:它虽然看起来像那种小香梨,但吃起来口感却和苹果差不多。表面上非常黏,有种里面的糖分都快装不下了的感觉。也可能是因为内部的成分外溢,这货放在室内居然可以给室内增香,就像香水瓶一样。据办公室老师推荐,这个“香水果子”还可以用纸擦干,放到瓶子里腌制化水;等他出汁以后,就可以引一点发酵的果汁来喝,在冬天可以滋润身体,很补。


远处能看到雪山的批发市场远处能看到雪山的批发市场


我直接打的去批发市场买坛子了。行动力领袖不是吹的。腌菜的那种坛子只要十块钱一个,但是由于自己不懂路,打车过来居然花了五块钱,占到坛子成本的百分之五十。为了保证自己不亏,我四处搜寻着可以买的水果。看到路边停着卖冬枣的大卡车,我就上去问。


“多少钱一斤?”



“两块。”


我靠。这么靓的的枣子两块钱一斤?在远离产地的我家,表皮都是绿色的小枣都要卖到7块钱。我一下就动心了,和老板要了十斤,提了一大袋子,准备往家里邮。


所以回程也要打车了。打车费和坛子钱,持平。


一到寝室我就开始准备腌果子。先用温水洗一洗坛子,之后用热水消毒。把热水倒进去的时候,我稍微做了一些思考。这东西只卖十块钱,会不会因为耐热程度太差而爆掉啊。


咔哒。坛子爆了。


然后因为运费太贵没能把枣子寄回家。损失:40元。



做一盘大肉叉烧弥补自己的心酸做一盘大肉叉烧弥补自己的心酸


我自己的饮食还是依靠汉民街的大肉店撑着。这周大肉已经卖到26一斤了,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比其他地区便宜上不少,毕竟这里吃猪肉的人少一些。除了买肉腌着做点小炒,有时做点叉烧吃,天冷了还是要煲一点汤喝喝。


生物老师家里种了一把子土豆还有黄色的胡萝卜,马铃薯吸油,刚好是非常优质的配菜,我就拿这些玩意放到电饭锅里煮汤。



胡萝卜马铃薯沙骨汤胡萝卜马铃薯沙骨汤


中午一回来打开电饭锅,猪骨汤带着油脂味的香气迅速弥散开来,充满了整个房间。窗外雪花纷飞,室内肉香四溢,的确很快乐。每次大肉起锅的时候我都会想,这层楼里吃不得猪的人还真可惜,总有点美味是他们享受不到的。


然后猛吃上一大口。算了算了,恰饭要紧。


工会则给老师们发了芹菜,每个人有一大把子。工会则给老师们发了芹菜,每个人有一大把子。


月考



月考还是要来的。


虽然这是大家惧怕了已久的东西——毕竟这两个班是入学最差的班级,而经过上届队员一年的努力,部分学科摆脱了垫底,大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有些学生也成功向年级拔尖的地位发起挑战。


所以当月考的消息最终确定下来之后,我可能比刚从运动会拿下第一第二名兴高采烈的孩子们要紧张的多。要是我不用现代万能教具PVC导致成绩下滑怎么办?要是他们还有知识点没掌握考试考到了怎么办?要是家长考完质问这届怎么不如上届怎么办?……所以这周一来,我特地印了单词词组句型巩固卷、作文范文卷、还抽了两天时间给学上复习课:一天一个单元,把没有讲过的练习题还都详细讲了。


考场。到最后倒伏的学生有不少。考场。到最后倒伏的学生有不少。


因为考试范围是第一第二单元,所以这作文大概就是两个单元中的一个:其一是一般过去时写游记,其二是频度副词描述生活习惯。虽然每篇作文都看了写看了写,各自不下三遍了;但考前还是得给他们押一篇。所以在出巩固卷的时候,最后一个作文题我选了描述生活习惯的那篇——毕竟一般过去时上个学期就讲过,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全新的。写一遍、讲一遍、看范文、再写一遍,这篇作文总共又过了四遍。


听力也在考试前一天的早读用相同的题型给他们过了一遍。最有趣的是发下去的卷子还剩几个题没讲完,而考试之前已经实在没有我的课和晚修。于是周二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我偷偷摸摸的在走廊外面晃荡。音乐老师的课大概是快讲完了,她远远问我是不是有什么事。


“能不能……借我五分钟。”卑微到极点。


“我就猜到是这样。”音体美老师肯定见得多了。


万恶的主科老师来抢课了!看到最后十分钟音乐老师从教室里离开而我走上讲台,学生们的表情从兴奋到呆滞再到愤怒——换我我也愤怒。但是没有办法了,这答案你们总得对一对的,要是考到了怎么办?



英语老师走进教室,大家的脸上写满了问号英语老师走进教室,大家的脸上写满了问号


我有罪!


是月考把人变成魔鬼。


这边的考试安排也很奇葩。因为只考四科而学校不愿抽两天时间来安排考试,学生们只能在第一天晚修考时间最短的物理,第二天早上考分别用时两小时的数学英语,用时最长的语文则放到了第二天的下午,和中考的考试科目顺序正好是完全相反的。


考试是个很玩心态的东西,第一门考完的结果会跟自己两三天。把理科放在开头的话,具象的答案很快就出来了,在今后的考试中萦绕脑海,挥之不去。而最后一科也应该是最浪的一科,以前初高中我考英语跟玩似的,所以高考的时候考完理综我整个人就已经处于放假状态了,实际上相当于考试只进行一天半。


现在最后一科换成了语文。结束你月考的动作,是写一篇题目很恶心的数百字作文。


那肯定是一件很难受的事。


学生难受,老师也难受。每个老师都要监考,而按照监考规范,整场考试的全部时间内你是不能做其他事情的。手机不能玩,不能看书看报,不能做题目,也不能批改试卷。楼层巡考老师要是发现你在做其他事了,你的工资-50~200。



考卷和答题卡一字排开,摆在教务处的桌子上。考卷和答题卡一字排开,摆在教务处的桌子上。


考试前二十分钟,老师们就得动起来了。先去教务处把考试的试卷和答题卡拿上,再按要求提前十分钟进教室,清点人数,整理试卷,提前五分钟分发答题卡,监督学生按要求填写答题卡。整套过程的时间其实很紧张。作为第一次监考月考的老师,我最慌的是由于我发试卷时间晚了一两分钟,导致学生最后做不完怎么办?不过后来这些问题都烟消云散了。


因为学生压根就不会写。他们有的是时间……睡觉。



第一场物理在全年级最差的考场监考。第一场物理在全年级最差的考场监考。


考场的分布也有讲究。因为一人一座,教学楼的教室数量不够用。这下就得启用学校里其他的楼栋进入考试环境。首先是一般操作,理科实验室当然全部征用;接下来还有学校大礼堂,这也可以想象,毕竟大学考试就都是在这种大教室完成的。而最让我震撼的,莫过于有学生的考场那一栏写着:


“食堂”


太狂野了。没错,他们要在食堂考试。就是之前中午大家抢免费米饭的那个地方。我在物理实验室监考的时候,从窗口外面能瞥见食堂大门。依稀可见里面穿着亮蓝色校服的学生在奋笔疾书,外面停着后备箱打开的一辆辆私家车,老师们过冬蚂蚁一般地从内往外搬运大捆芹菜。估计是工会买的福利物资就放在食堂里面吧。这二者动静结合,相映成趣,蔚为壮观——品味这些人的行为和用老师的车牌号算24点,打发了我总计两个半小时语文监考的大部分时光。


透过玻璃窗能看到食堂里面的学生。透过玻璃窗能看到食堂里面的学生。


考场的顺序是按照年级排名来的。条件最好的考场是理科实验室,窗明几净桌子大,这些考号考前,给最优秀的学生坐;而教室楼层越往上,坐的就是成绩越差的学生。对比观察一下,这些现象还蛮有趣的。


我第一场就监考的是排名最末的18考场,这里的学生在还有半小时结束的时候,就倒伏了50%;我班上的一个学生甚至在我面前打起呼噜,引起整个考场同学的围观。收卷时间还有五分钟的时候,学生已经在催促我收卷放他们回家了。最后学生集体暴走,铃声一打就无视我的指令站起来往外冲。How dare you?


不时瞟了两眼他们的卷子。物理最后一题是个送分题,问你节约用水可以有什么措施。就连这么简单的题,都有人回答错误。你看看这写的啥。

答:泼水节,元旦。答:泼水节,元旦。


答:泼水节,元旦。


元旦节你可以节约用水,我能理解;但泼水节明明是最耗水的节日啊!?这都能写成节约用水的吗。


到了第二场的中等考场,这里的倒伏率明显降低。但是有一个我们班的班长带头睡觉,中途竟然还蹦出一句梦话,不过我也不懂她在说啥。要是我真听懂了,说不准这人就被当做作弊的抓走了。


补充一点,在这班长胳膊上我还发现了用铅笔写着的密密麻麻文字。为了她人格尊严考虑,我考试的时候只是多关注了她一下,发现全程都没看这个手臂之后就并没有指出;但是考试结束之后,我跟她严正强调了这个行为的严肃性质。


但是她却很泰然,直接把袖子拉开:“老师这是我准考证号。”


……大姐您能别这么写么。要不是我监考,你早被抓到政教处了。跟政教主任解释去吧。


最后一场的物理实验室,是排名第二的考场,也是监考体验最舒适的。全班的学生极其安静,到最后都没有人睡觉,倒伏率0%,学生全在认真检查试卷。考试铃声响起,同学都按照要求等我清点好答题卡数目、发令再起身离开。



天壤之别。


同时我也观察了一下学生的性别比例。在最低成绩考场中,女生人数仅为1/8;而年级第二考场中却有2/3都是女生。这已经对初中二年级阶段不同性别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有着很好的诠释。


最后一场考试的学生。最后一场考试的学生。


在监考物理实验室时,我还意外发现了写着学生写着“爱心包裹”字样的背包。这个包感觉质量不错,上面还镶着一条柠檬黄反光带,在夜里可以防止出现交通事故。平时在tb上买东西的时候,这个爱心包裹的选项似乎是默认开启的,估计每成交一笔,都会给这个项目捐献一笔款项——现在看到这里的贫困学生切实地用上了这个项目提供的物资,有种hard work pays off的感觉。


上交答题卡之后,在纸上签名,监考工作就结束了。上交答题卡之后,在纸上签名,监考工作就结束了。


是男人就上770层


现在的答题卡比我们当年先进多了。以前高中的时候,答题卡都是一张很硬的白纸;估计是机器比较落后,扫不了软质的纸张。而现在答题卡的纸质和普通试卷已经没有区别了,唯一要注意的只有不能让学生折出大折痕,不然有可能让页面变形,答案错位。


在这次月考之前,我一直以为改卷是要到学校的机房,整个英语组的老师带着干粮和水紧盯屏幕大干一天一夜,这么把全年级770份卷子改完的。把这种顾虑跟英语组长说之后,她简直乐翻了一样大笑出来。


“时代变了,老师!”


老师让我拿出手机,打开平时查学生成绩使用的那个好分数APP:没想到它连改卷功能都集成在上面了。

APP界面APP界面


首先出现的就是这个总阅卷量模块,可以从这里进去完成操作。这个770就是还剩余的试卷量。


APP界面APP界面

进去之后就是评分模块了。你把手机横过来,右边这里有1-5的数字,按情况点击相应的数字,他就会赋分并且给你切换下一份随机试卷。


因为变成了手机阅卷,所以阅卷这个工作就十分方便了。我可以下课阅卷,睡觉时候阅卷,吃饭时候阅卷,蹲厕所的时候阅卷,极大丰富了碎片时间的利用率,我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把英语组长给我的任务完成就ok了……等一下,哪里不对。


这和肝手游活动有什么区别?


英语组长此刻就是我的团长。团长跟我说,今明两天就是星之古战场,你必须下班之后和我们一起古战场,不来就扣你工资。然后你看着外面的770份,他多像你要刷的材料啊。重复的关卡一遍一遍的刷,就是为了把材料打出来,还没有科技可以帮你代打。


是男人,就上770层。


大型手机游戏《好分数》,肝起来了。


不过苦中作乐的时候还是有的。因为这个初中的总体学习不太好,大家的错误千奇百怪,这些最基础的单词填空都几乎没人能拿到满分。有些同学的卷子又实在太有特点,我甚至能从八百人中一眼看出他的卷子来。


古神试卷古神试卷


古神低语同学。我一看到这个熟悉的plackle,熟悉的oncleoup,还有你没写上去的lany,plank这些好朋友,就知道是你的试卷了。这次考试有没有什么远古神祗在暗中影响你,使得你写出这样的试卷呢。


还有一个空是听力题,年级对这个大题的要求很松,只要写出相关单词,无论形式,无论大小写,都能拿到分。所以改起来要互换思维灵活变通,还是有点困难的。其中第50空,需要你听出“Canada”然后填上去。这看起来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单词,不过我改这770份试卷,什么答案没见过?下面是一些比较常见的错误:


加拿大加拿大

我要是加拿大人,我得气得当场吐出屎来。从cnda这四个字母的简单组合,到加上其他单词的混合缩写,连mother都出来了。还有些正确完整的写出马来西亚、美国、英国等的我就不做展示。这读音和中文这么像的单词都能写出其他的来,也是没谁了。


最终的改卷模式:架着参考答案对照改最终的改卷模式:架着参考答案对照改


改完这770份试卷,我瘫在了办公桌前。这就是古战场的感觉吗,这就是肝报废的滋味吗。那真的无敌。


分数瞬间就出来了。不过这还不是年级出分速度最快的科目——数学在考完试的第二天就率先出击,拿到了成绩。而语文直到周日都没有改完作文。仔细一问,他们居然把作文拿给实习老师改,而且安排了一个不干活的退休教师去“指导”她们。三个人均分任务,总会甩锅;而退休教师硬是等到最后年级组催成绩才开始改卷。简直是非常可怕。


在班上同学查成绩的同时,办公室外的同学好奇的张望。在班上同学查成绩的同时,办公室外的同学好奇的张望。


在现实中


成绩在今天晚上全部尘埃落定。两个班一片狼藉,包揽了所有科目的倒数第一——和他们的运动会成绩正好相反,比起上个学期末的成绩,都退步了一两名,几个队员在办公室四顾无言:工作不易,生活苦涩,但还得走下去。


考试远远没有结束。想要提升班级的水平,每个同学的卷面、错题、问题分析、提升空间分析、励志教育等迫都在眉睫。对我们几个新老师来说,真正的大考才刚刚开始。


下周再见。

学生的检讨书学生的检讨书

上一篇 下一篇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