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净壹:灵魂转世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作者: 来源:wbtt 2019-09-25 21:42:26

​​一、信的几种分类 我们平常所说的“信”简单有这么几种分类、形式:首先,不信。譬如当今查处的一些贪官,没有查出之前都是主义的“信仰”者...

​​一、信的几种分类


我们平常所说的“信”简单有这么几种分类、形式:

首先,不信。譬如当今查处的一些贪官,没有查出之前都是主义的“信仰”者。但是,这种信仰并不代表信,他们的信仰里面含有交换、欺骗的功利主义色彩。其内心深处是不信,或无所谓信不信,也即对于信仰的对象是否真实并不感兴趣。

其次,疑信。自己对于自己信仰的东西是不是真实持有怀疑态度,把握不准。譬如一些宗教徒对于所信仰的宗教的一些提法。譬如,到底有没有灵魂,人是否转世?

第三,浅信。这种相信是由老师或大人教育而来,属于未知数,归于大脑思辨范畴。但是听闻这一主体对于信的对象是否真实自己并不感兴趣,或无关紧要。譬如以前家长或老师说的不好好学习,今后会如何如何。

第四,深信。深信大概有三个极端的例子。一是吸烟者对于烟草危害的认知。他们对于烟草对于自己的危害深信不疑,但是由于已经成瘾却不能为力。所以,烟民一边反对烟草院士的评选,对他们进行诅骂,一边却无能为力地接受烟草对于自身的戕害。

二是婴幼儿对于母亲的那种深信。这种信是一种信任,是一种不加判断的先天的信任,是一种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的绝对的服从。人,若是没有这种信任就难以成长。假使一位母亲给婴儿喂奶,婴儿突然思考,这能不能喝?有没有添加剂?喝了会不会成为大头儿子?很难想象他还能成长。

三是一种基于了解而自己又能做出判断的深信,这就是一种止,一种定,没有丝毫怀疑的深信。譬如,即便一位大人物告诉你,狗屎好吃、能吃,也没有人会相信他的鬼话。


二、灵魂转世说为何绵延不绝?


首先,灵魂概念。对于灵魂这一概念,有很多解释。不同宗教或民间是不一样的东西,或有不同的名字,我想在此文没有必要逐一解释,这里仅作为人或动物死后的轮回主体。

其次,意识概念。对于这一概念,我们中国人,尤其我这年纪的人最初都是作为哲学概念从中学课本《辩证唯物主义》了解的,即意识是大脑对于物质、客观世界的反映。在佛洛依德及以后《荣格心理学》中,把意识又分作显意识、潜意识、集体意识等等。佛教里把意识分作八识或九识、十识。在此,我不做细分,都当做一个最初的笼统的概念。

第三,灵魂是意识中能够轮回的部分。这是我的体验,即意识概念大于灵魂,灵魂是意识的部分。

第四,佛教是内证之学。佛教里三藏经典,所有佛、祖师和在家的居士说著述的经(佛说的)论(祖师的解释)律(佛教的戒律)其目的都是一个,把一个迷人引入归乡路。他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人的根性选择不一样的教育,但是有一点是通的,就是属于内证。即先告诉你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能达到什么目标,照做了,然后自己就有了体验和结果,然后进行下一步。

综上,灵魂转世之所以古今中外经历数千年绵延不绝,就是有一部分深信不疑人,他们照着去做然后证到了经典中所描述与承诺的了生死。


三、到底有没有这么一个不死的东西?


首先,物质角度的逻辑。人是由爸妈生的,爸妈是由爷奶与姥爷姥姥生的,以此继续往前溯源,这个过程十分漫长,我们现在所有或者的人,以及动植物都是由最初的本元演化而来。在这里,你若认为人的老年、中年、壮年、青年、少年、婴幼儿是同一个人,甚至婴儿与胎儿、胎儿与精子、卵子是一不是二,那么生命就是一个延续,是永恒的变化,而且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是永恒。这可以参考我前文《人是不死的》、《对唯物论的质疑》等文章,不赘述。

其次,佛教是如何推论的。一是佛教对于我们认为的客观世界,包括人、动植物和物质世界都是有生老病死、成住坏空的。佛教认为这些都是由因缘果而成,缘分尽了就散开了,根本就是空的,就像小孩玩积木,搭建房屋,这个很好理解。

二是佛在经论中告诉我们,凡是因缘所成的东西,都是变化的不可靠的,即我们理解的死。但是,有一个不是因缘的东西,这东西从来没有变化。佛教叫做“精明”,即眼耳鼻舌身意六个精明,他们是生下来就具备的,而且至老死都没有变化。这也是所谓的开悟,但是这种开悟不是证悟,而是解悟,即便如此就很了不得了。譬如,咸是咸的味道淡是淡的味道,但是我们能够品尝的那个东西,它没有变化。

三是一些佛教祖师怪异的教法。譬如祖师突然打了求问者一棍子,让此人这里突然没有往外的攀援心,回归自信,就人到“本来的自己”。这很像我们一般人,突然被老师或领导训斥,或夜里突然遇到危险,吓得警觉时,一片清明。这就是最为初级的解悟。

佛教由此得出结论,这个世界上,所有变化的东西都是会“死”的,但是现在我们这个本性在有生之年却没有变化。就像你三岁看太阳是太阳,四五六七八岁甚至七八十岁再看太阳,你能看的见性、闻性、觉性、触性、意性没有变化。


四、做自己的主人


首先,无师自通。能够做到前面所说的人已经很少了。做到了解悟,对于大学心理学、社会上时髦的催眠的原理等都会透彻了解,知道它的原理等。

其次,惊喜不断,甚至狂慧。那种感受十分奇妙。不思议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譬如我们一些人一辈子不知道啥叫做灵感,那时灵感一个接着一个。啥叫灵感?勉强比如一下,一般人这辈子最美妙的感受可能是第一次与异性接触时的做~爱或过电,那种感觉要比这个美妙多了,一则低俗一则高雅。这个艺术家或作家好理解,跳舞者应该也能理解其中奇妙。

第三,做自己的主人。一般人都是身不由己,迷惑的,都是行尸走肉而不自觉。初次与自己相逢之后,自己说的啥话,啥叫做念头,如何自己看着自己脑袋空空如也,就像清空飘着云彩一样看着自己一个个念头飘过。

当然,这个做自己的主人还比较浅显,仅是从一般人角度来讲的。


五、深信不疑直至信任


首先,信心增长。这种信任是给予自己一个个体验和思维而来,是与出于一直功利心而加入某社会组织断然不同的。

其次,定中境界。认识自己以后,然后打坐参禅。在定中或冥思中,自己意识非常清晰。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功夫有四禅八定不一样的层次。这个我没有体验过多。有想了解的自己去翻阅经典,但是有一点,坐禅的人都能够认同那个灵明的觉知或境界是自己。至于有些能够将意识游离于身体之外等人更会相信。

第三,睡梦中做主人。一般人白天都坐不了主人,更别说梦中了。我在曾在梦中遇到几件特别的情景,值得参考。第一次是一段时间,似睡非睡那种状态保持自己的觉知,然后看着自己进入一个门,然后睡去了。自己知道了梦与醒之间的分水岭。第二次是清晨睡醒前冥思一夜的梦境。由最后一个追溯到倒数第三个,最后追溯的梦非常微弱。通常,我们最先回忆起的梦像大都的话,倒数第二个像芝麻,倒数第三个像油菜芝。一般人能够回忆起两个都难得了。第三次是看见漫天的佛菩萨,整个天空金碧辉煌,佛菩萨十份地清晰,我从没有在现实中遇见过那样清晰的场景和画片。其它几次睡梦中惊奇的事情没有上三个神奇,也很神妙。一次是以前从来看不懂佛经,那天晚上突然能看懂佛经了,一整张佛经同时引入眼帘,而且字字清晰。一次是梦中能作诗,而且出口成章难以自抑,那段确实写了好多诗。一次是半睡半醒状态,自己催眠自己后,意念自己起、起,发现真有类似于意生身,起了一半突然害怕,就回去了。

佛教中还有记述如何将意识走出身体的办法等,还有自己想死自己就坐化的。好多我们看似神奇的不可思议的甚至“谎言”,其实多是祖师大德他们自己定中或体验过证悟到的经验,没有丝毫怀疑的理由。那些功夫高的,在临命终时,突然将自己定住极有可能。


最后,我要说的,上述都是自己的体验,这些不是正统的佛教,也不是佛教所说的本来面目。佛教本来面目是万法唯识、境由心造,是大圆镜,是无相是不执著是无智亦无得。凡有所求皆是虚妄。如何了知自己的本来面目,那是每个人作为个体自己的事情。



​​​​

上一篇 下一篇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