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管改革深圳有“智慧”</title>
当前,深圳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340万辆,驾驶人数量超过449万人。汽车社会对交管服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办理交管业务时,广大群众不...
当前,深圳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 340 万辆,驾驶人数量超过 449 万人。汽车社会对交管服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办理交管业务时,广大群众不仅要求降低经济成本、时间成本,还要求品质体验、公平公正。面对人民群众对交管部门服务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深圳交警不断改革车驾管业务链条、简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如今,到深圳交警车管窗口办事时间平均缩短 40%,社会机构办理业务达 38%,线上业务办理率为 40%,通过电子支付方式缴纳车管规费率为100%。数据背后,是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推出的 55 项“放管服”改革措施。
清晨,夏日第一缕阳光照射进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只见办事大厅、各业务窗口、自助办理机前的办事群众井然有序,来去自如,再也没有往日熙熙攘攘的拥挤场面。刚办完年审业务的刘师傅回忆起以前的经历,真是一肚子苦水。“我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时间对于我来说非常宝贵。以前过来办理年审业务,至少得半天时间出不了车,影响收入啊!如果少带一份材料还得来回跑两趟,一天都干不了活儿。”刘师傅苦哈哈地抱怨完,扬起手上的证,笑容满面地接着说,“现在可好了,我们司机群体注册了深圳交警‘星级用户’,年审到期前有短信提醒,网上填好资料,提前 90天就近预约全市各年审点,不必再特意请假不出车,不需要带一堆材料,也不用扎堆排长队,现场审验、签章、办结、领证,可方便了。”
据了解,2018 年 以 来,深圳交警梳理并向社会发布 55项“放管服”措施,其中车驾管服务措施 28 项,违法处理措施 8 项,交通事故处理措施12 项,道管服务措施 3 项,停车场管理措施 4 项。
简政放权、线上审批,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瞄准市民群众办事“痛点”,深圳交警依托科技创新,不断优化服务,使交管“放管服”改革不断升级,市民从改革中拥有了满满的获得感,也为交管工作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改革业务链条
2018 年以来,深圳交警以车驾管改革为突破口,对涉及群众办理业务的道管、事故、执法等窗口服务进行全面梳理,做到“三个所有”:交警所有审批业务下放大队,所有审批时间压缩一半以上,所有业务免复印、免填表、免提交、力争“刷脸办”。在道管方面,实现了道管业务多证合一、车检业务多检合一。交警负责的临时占用、挖掘道路审批(交通安全),交委负责的占用、挖掘道路审批(道路产权)和开设机动车路口审批,三个事项合并为一个许可事项,由交警、交委联合审批,统一出具一个许可证。简化手续后,由原 15 个工作日办结变成 10 个工作日就可办结。同时,深圳交警会同市交通部门推动落实“三检合一”,目前已有 37 家安检机构、14家综检机构符合“三检合一”条件提交了申请;试行通行证等道管业务即来即办、先批后审,减少了企业和货车的来回奔波。
针对停车场业务,深圳交警精简经营性停车场行政许可事项申请材料,压缩经营审批时限,实现所有业务全流程网办,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推行经营性停车场行政许可前置程序社会化办理,进一步提高了办证效率。
在事故的处理上,程序更加优化。非涉刑逃逸事故受害方机动车减免扣留车辆检验,缩短一般程序事故处理时限,事故处理相关法律文书邮寄送达,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单信息在线实时核查,减免由事故当事人提供相关纸质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在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方面,深圳交警将“互联网 +”运用到便民服务中,将现阶段接警出警、现场定责的线下处理流程,转换为车主自助、远程处理的在线服务流程,全国首推轻微事故远程视频处理。每天7:30 至 19:30, 只 要 同时满足“无人员伤亡的两车轻微道路交通事故”“驾驶证、行驶证、车辆交强险合法有效”“当事人手机当时支持视频对话,并能实时上传事故现场视频或影像”三个条件,就可以使用远程视频处理。据统计,仅 2019 年 5 月,远程事故处理中心共接市民上传的轻微交通事故 16936 宗,成功定责 14854 宗,其中远程事故视频定责 9546 宗。
在推动全业务、全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同时,深圳交警按照“智慧 +监管,监管 +业务”的工作思路,先后成立交通事故处理监管中心和政务服务监管中心,全面铺开对相关业务的全流程监管,实现执法与服务双提升。
服务“零等候”
改革有力度、群众知温度,改在实处、暖在民心。公安部交管局去年提出的申请材料减免、一窗通办等 20 项交管改革新举措,在深圳已全部落地实施。
一次办,马上办。群众去车管所办业务,最怕的就是资料不全,一项业务来来回回跑好几趟。为解决这个“痛点”,深圳交警采取了多项措施。“通过采集身份证明、人像等数据并开展影像化管理,实现身份证明文件免复印、业务办理免填表;办理机动车业务实现免费拓印、照相;通过居住证、税务、保险、环保、体检、报废车回收、校车许可及运行方案等数据的联网核查,实现了材料免提交。”深圳交警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机动车查验实现了“通道式”,网上前置预录信息,一窗通办;新车注册与抵押登记合并办理;机动车后台制证岗前移窗口,受理、制证到取证一小时内完成。
网上办,掌上办。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深圳交警不断拓展网上办事阵地,包括抵押登记、驾驶证补换证等 27 项车驾管业务可通过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交管12123”App、“网上深圳交警”、深圳交警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深圳交警“城市服务”、深圳市公安局民生警务平台等渠道办理。群众还可通过深圳交警建设的学习教育网上平台,在线进行销分学习、满分学习、驾驶人培训、行人及非机动车安全学习。
就近办,便捷办。深圳交警将各车管分所“机构 + 业务”下放辖区交警大队,在 10 个交警大队、10 个交警中队设立车驾管窗口,市民可就近办理相关业务。除此之外,深圳交警积极拓展社会化服务网络,利用社会资源拓展服务网点。目前,全市已有社会化机构674 个(含在建)。另外,正在建设 55个新车登记服务站、5 个二手车登记服务站、299个新车临牌业务服务点、79 个机动车检测机构、6 个医院“体检 + 到期换证 + 邮寄到家”服务点、126 个邮政营业厅“警邮合作”服务点、1 个“警银合作”点。同时,机动车转籍档案也实现了电子化传递。自2018 年 9 月 3 日以来,已经办理了千余宗转籍档案电子化业务。
向科技要“警力”
警力不足是普遍性的难题。深圳交警依托科技信息化手段,大力推动智能服务,大幅缩短了办事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警力资源。
近日,市民刘女士因驾驶证过期,来到车管所预约办理换证业务,她本来打算预约后按要求改天再来办,没想到只用几分钟就直接在车管所的“车驾宝”上领到了新证。
据了解,“车驾宝”是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处研发的驾驶证自助一体机,具有办理深圳驾驶证的期满换证、损坏换证、遗失补证、变更备案、驾驶人基本信息单打印、安全驾驶信用信息单打印、车辆信息单打印及交通违法处理等 10 项业务功能,每项业务办理仅需 5 分钟。而按以前的办理模式,需驾驶人先在网上预约后,再准备材料到各大队、车管所窗口排队办理,受理完后需等待 3 个工作日才可领取新证。同时,办结一个驾驶证补换证业务,从受理窗口接收材料到出证需经过取号、受理、审核、制证、归档、移交、发证、扫描、上架 9 个内部环节,按照工作规范要安排不同的工作人员负责,占用大量警力资源。
目前,在全市的交警办事窗口、24 小时自助点共有 19台“车驾宝”。据悉,车管总所绿色窗口自助服务中心的 7台“车驾宝”,替代了以往设置的 20 多名警力,一天办结500 多宗驾驶证业务。
2018 年 8 月 17 日,深圳交警“放管服”改革工作的便民新举措“六年免检车永不脱检服务”正式上线,自主研发的智能自助终端机——“六年免检”标志自助办理机与深圳市民见面了,符合要求的车主可随时通过该平台享受此项服务。除了市民可自助办理免检标志外,交警车管系统还会自动运算比对车辆保险和查询违法信息等,确认达到条件的,将会自动打印车辆检验合格标志并邮寄到家,真正实现了“六年免检、永不脱检”。
警企合作
探索建立警企合作服务新模式,是深圳交警利用社会资源延伸服务的具体体现。“警邮家 +”上门服务。2018 年 7 月 21 日,深圳交警在前期警邮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再发力,推出了“警邮家 +”上门服务新模式。“我们推出的这项服务是车管部门与邮政部门合作,通过科技信息化手段,将车管窗口前置到市民家门口,为市民高效办理业务。”深圳交警相关负责人说。
通过深圳交警车管部门、邮政部门共同授权以及联合业务培训,邮政、快递工作人员会带着工作证、办公 PDA 来到市民家,完成刷脸动态身份识别、身份证信息读取及获取电子签名等工作,之后多项业务办理便可在市民家中完成。“上门办、刷脸办”,让市民足不出户享服务,更让“黄牛党”和非法中介没有了生存空间。
正如市民李先生所说:“我以前去车管所办事,会碰到‘黄牛’主动找我,说收几百元就帮我办好。不找他们,自己办理费时费力;找他们吧,又觉得不可靠。现在好了,邮政快递员把车管服务送上门了。”
“星级用户”无感支付服务。为落实国家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城市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深圳交警“互联网 + 政务服务”的服务能力,深圳交警率先推出了“星级用户”惠民服务平台,坚持从市民需求出发,强化用户体验,通过逐步公开数据,提升政府数据库的社会服务能力。
“星级用户”惠民服务平台在经历了注册查询 1.0 版、办事服务 2.0版、在线缴罚 3.0版、电子证件 4.0 版、微信卡包 5.0 版、刷脸认证 6.0 版后,逐步实现了从 PC 端向移动互联网政务、从移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 O2O、从有感到无感支付的三次转变,目前已实现交管 6 大类 171 项业务的网上办理,基本涵盖了交管业务的各个方面,变“市民找服务”为“服务找市民”,大大提升了便民服务质量。
2018 年 8 月 22 日,在“星级用户”上线 3 周年之际,惠民服务平台再次升级至 7.0版,从交管业务办理延伸到了车主服务,新上线了停车场无感支付、星级用户积分商城、“我被套牌”举报、深圳驾培驾考点评等 7 项全新功能。
目前,深圳交警“星级用户”惠民服务平台拥有认证用户 378 万人,累计办理业务1852 余万笔,占深圳交警业务办理总量的 35%。以往在窗口需 20 分钟办理的业务,现在仅需 10秒即可在手机上完成。按群众在窗口办理业务每起需要 20 分钟来算,“星级用户”平台为群众节省了 617万小时;按群众出门到窗口办事 2公里,每百公里耗油 8 升来算,省了37.04 万公里、2.96 万升油,以每升汽油 7.2 元计算,节约了 21.34 万元;按照每 1 万公里碳排放 0.785 公斤算,节能减排 29.07 公斤。现在,深圳交警“星级用户”惠民服务平台正在与深圳公安民生警务平台进行业务对接,今后将会为深圳市民提供更好的互联网在线服务。
“警保”服务出行无忧。继深圳交警与保险单位在交通事故快处快赔、远程处理等方面的合作后,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与深圳保监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实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数据电文服务应用工作的通告,在深圳市全面推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数据电文应用,也就是俗称的“电子保单”。
2018 年 4 月,深圳交警与保监部门共同签署了深化“警保”合作的备忘录。在保监部门的指导下,保险同业公会组织各保险公司开始数据互联和具体业务设计。经过前期准备工作,深圳保险行业于 2018 年 6 月 1 日统一启用车险电子保单应用。与此同时,实名电子投保也已上线,深圳地区车险投保、承保、理赔进入全面数字化新时代。机动车交强险电子保单惠民服务全面落地,实现了保险行业和交警执法服务场景的全覆盖。
车险电子保单正式上线后,在深圳地区投保交强险的车主,无论是遇到执勤交警路面执勤执法检查、处理交通事故,还是在办理机动车登记业务、领取机动车定期检验合格证时,交警均可按车号进行交强险数据查验。已投保状态正常的,可直接享受交警提供的便利。
大数据实战
2019 年 5 月 3 日凌晨,深圳市盐田区大梅沙收费站,车辆川流不息,繁忙的场面不亚于白天。突然,深圳交警指挥实战系统发出预警:“请注意,粤 SS36XX 套牌车即将行驶至收费站区域,请立即拦截!”正在大梅沙收费站广场开展酒驾巡查的民警立即兵分两路,前后夹击,迅速截停该套牌车。车辆驾驶员虚张声势,厉声质问执勤民警,一不小心还说漏了嘴:“我换了三个车牌,其他城市都没事,你们是不是弄错了?”现场执勤民警没有与驾驶员争辩,而是连线深圳交警车驾管实战支撑中心,提出对该车联查申请,很快就收到了查询结果。面对“怒发冲冠”的驾驶员,民警平静地说出了该套牌车近期的行驶轨迹,驾驶员顿时哑口无言,惭愧地低下了头。
这是大数据实战的小试身手,也是智慧警务建设的一个缩影。如今,科技助力警务实战,智慧城市的大数据运用已成为新一轮警务改革与发展的潮流。
近年来,深圳交警把“互联网 +”思维应用到车驾管工作中,建立了“情报 + 打击 +督察”三位一体车驾管实战支撑中心(以下简称“实战中心”),打通车驾管数据资源支撑一线实战“零距离”的执法链条。自“滴灌行动”开展以来,实战中心的作用更加凸显。
实现信息快速联查。深圳交警打破车管各科间职能的壁垒,建立服务各大队、处的核查机制。针对机动车及驾驶员状态为注销、锁定、事故逃逸、查封等需查明原因的,以及一线查处违法时需查明车辆注册、年审、过户时车辆照片等情况的,实战中心将提供基础信息快速联查服务。民警通过对讲机、电话等方式,向实战中心提出联查申请,实战中心根据申请,快速开展查询工作,并将查询结果及时反馈至一线民警和指挥调度岗位,为民警处警及指挥调度工作提供情报信息支撑。
增设车管侦查中队。为转变车管部门属于机关行政窗口的职能理念,进一步服务实战,深圳交警组建了实战中心车管侦查中队。中队可独立开展专案办理,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进行重点打击,也可通过数据研判直接到路面开展查处违法车辆等执法活动,改变坐等模式为主动出击。中队自组建以来,强化侦查打击职能,运用车管大数据支撑路面实战,打击涉嫌假证假资料、卖分、诈骗他人钱财、涉嫌代办等违法案件 194 宗,依法处理涉案人员203 人,同时推送情报 160余条。
搭建服务监管平台。衔接支队大数据平台,延伸车管数据,利用科技智能监管平台加大监管力度,深圳交警搭建了车管综合服务监管平台,做到事前有防范、事中有预警、事后有跟踪。同时,通过现场及视频督察,对车管窗口的警容风纪、服务态度、车驾管业务办理等进行监管。还利用执法记录仪、交警数据督察平台等监管系统进行网上督察,全面感知民警的执法行为,有效监督民警规范执法。截至目前,督察中心及各平台共核查车驾管业务 234 万余宗,核查出异常业务 1141 宗,发现存在问题 96 人次,各种隐患和问题得到了及时的预警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