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津基:文化交流与和平友好的纽带
【文/毕达〔PiotrKarpiński〕·绘/约安娜·沃尔斯卡〔JoannaWolska〕·译/大面、李奥】 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都・波尼亚...
【文 / 毕达〔Piotr Karpiński〕 · 绘 / 约安娜·沃尔斯卡〔Joanna Wolska〕· 译 / 大面、李奥】
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都・波尼亚托夫斯基是波兰历史上一位非常有趣的人物。正如其宿敌常说的那样,他是别人的傀儡,是俄罗斯的金钱和刺刀让他成功登基。在他在位的31年时间里,他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统治者。其间,他是欧洲第一部宪法的发起人之一,也是一位生不逢时的改革者,在位期间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拯救自己的国家。他是「波兰历史」戏剧中极富悲剧性和戏剧性的角色。
当波兰在世界版图上消失后,这位波兰的末代国王则客死他乡,在圣彼得堡的拘禁中死亡。不像其他南征北战的国王仅有的是赫赫功名,这位国王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瑰丽灿烂、悠久传承的物质遗产。
波尼亚托夫斯基国王是国家启蒙和社会现代化的倡导者,同时也是伟大的收藏家和艺术资助人。他收藏有超过2500幅的珍贵画作。国王收藏的画作展示于他装潢一新的皇家城堡中以及其新建的夏宫——瓦津基公园之中。瓦津基公园,直译为皇家浴场公园(Łazienki Królewskie),在这位国王整个统治期间这座皇家公园一直都在兴建扩大。
整座公园由行宫和公园综合体组成,占地近百公顷,其结合了十八世纪末现代建筑的所有特征。众多具有特定功能的建筑分布于公园内,如皇家行宫和客房、两座华丽的剧院,以及植物温室或浪漫的休憩所等,一条条小巷形成网络将它们串联其中,人们身处这里,可以在自然和艺术的环境中休息和思考。公园的中央处,一条美丽的池塘将公园平添了几分灵性。
整个区域有两条大道:最宽的皇家大道和长达1400米最长的大道——中国大道。好吧,为什么在波兰会有一条中国大道?这要从1780年说起。从未有机会去中国,甚至从来没有把他的使者送到中国的波兰国王,以这种方式来表示对于一个遥远、迷人的东方国家的向往。波尼亚托夫斯基是一位思想现代,喜爱西方文化的国王,所以他非常了解当时欧洲的趋势,并加入了当时西方世界的「中国热」,对于东方,尤其是对中国风格情有独钟。像法国或普鲁士的统治者一样,这位波兰国王表达了他对中国的兴趣——瓦津基公园其中一座展馆的内部设计就是中国风格的,园内还建造了中国大道和中国桥,而国王本人还曾计划兴建一个中国花园,但这个计划很遗憾最终未能成行。近年来,得益于皇家瓦津基公园和北京恭王府的密切合作,在波兰和中国两国的支持和赞助下,终于迎来机会建造一个小而和谐的花园,拥有中国花园的所有经典元素。皇家瓦津基的中国花园立即成为华沙居民和游客的打卡景点——对于许多波兰人来说这是第一次亲身与中国文化交流的机会。
瓦津基公园与中国的历史连系不仅仅限于美丽的中国花园和超过200年的中国大道。二十世纪时候的瓦津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瓦津基中的宫殿之一,梅希莱维茨基宫,出现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代历史中。正是在这里,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让世界的一些国家有机会建立国际对话与和平合作的基础。正是在这里,应波兰方面的邀请,在1958年至1970年间,举行了100多次中美外交官会议,为上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的相互开放做好了准备,其随后为世界所带来的积极贡献难以衡量。
或许是因为瓦津基所连系的这一段波中历史的佳话,亦或者是因为保存完好的宫殿和综合花园的美丽环境,华沙皇家瓦津基公园——波兰国王的行宫,近年来波兰领导人选择这座「水上宫殿」来接待来自中国的国家级领导人。这在瓦津基的荣誉和历史上又增添了一笔浓重的色彩。
华沙皇家瓦津基公园是一处令人惊叹的地方,也是古代时期的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中国的向往,同时见证了波中两国密切合作的每一个脚步。
【本系列专题为特约连载,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