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星

好朋友,再见啦。——纪念挚友刘嘉俊。

作者: 来源:wbtt 2019-08-26 15:58:18

​​亲友问我“你上次和格子叔叔联系是什么时候?”我突然就被不祥的感觉捏住了。一口气没上来。她的消息立刻又蹦出来“他去世了!”我不太知...

​​亲友问我“你上次和格子叔叔联系是什么时候?”我突然就被不祥的感觉捏住了。一口气没上来。她的消息立刻又蹦出来“他去世了!”

我不太知道怎么描述这种感觉。

我自以为自己文学水平还过得去,但是描述不出来。

眼睛特别热,有点胀,喉咙疼,但一句话也不想说,我点开朋友发来的新闻链接。

【39岁知名作家刘嘉俊在家中去世 十天才被发现】

白底黑字,特别清晰。

眼睛又酸又热,但哭不出来。不是那种特别悲伤或者绝望的情绪,和很多文章里写的,知道自己的好朋友去世了哭得撑不住云云……完全不一样。

实在要描述的话,大概是,有一种“你果然是这样走了”的感觉。

8月8号的时候,我发朋友圈说要去上海开会,格子叔叔给我评论说,喝茶闲谈,你大概没空吧?我回他明天下午有空呀。

他没再回复我,他经常赶稿开会啥的,我们几个朋友都知道,我没在意,因为那几天我要开两个会,并且那时候我原来安排十几号还要去上海的。

我想,不急,大家都忙,啥时候不能见。



8月9号晚上快12点他发了一个他自己的视频采访在朋友圈,我过了半小时看见了,视频里他比原来更秃,看着状况更不好了,我想着十六七号我还得去上海,肯定要跟他约饭聊天,就发了一堆哈哈哈哈嘲讽他的新“发型”。



8月14号的时候,我原来很早就买了17号去上海文广看男版天鹅湖的票,前几排的最好的位置,但14号的时候省广电的导演给我打电话说歌唱祖国那个宣传片16号就得开拍了,整个剧组都到位了,说我是主角肯定不能走,我实在没办法,把17、18号安排的会议推了,问格子要不要票,他没回复我。


8月23号晚上,我和格子的共同朋友,作家哥舒意发朋友圈说有急事找刘嘉俊,8月12日后有人联系过他吗?

我看到这条的时候有种,非常莫名,非常不祥的感觉。然后我想,估计又是闭关写稿吧,毕竟他之前就有闭关一周还是半月写稿的经历,我给这条回复说,之前问他要不要票,他没回我。

时间是8月23日22点12分。


仅仅四十分钟后,23日22点55分,微博@作家助手发布了讣告。


格子里的夜晚——刘嘉俊,在家里心脏病突发去世,过了十天才被发现。

问了一些朋友,说应该是12号中午到晚上出的事。


14日我问他要不要票,难怪他没有回我。我当时还想,八九百块钱的最好的票呢,你不要我给别人了。我还想,他回头出关了回我的时候,我就得说“你看你没及时回复我现在过了两三天了我给别人了哈哈哈。”

我又在想,为什么8月9号我没直接给他联系说要蹭饭呢?为什么那一次就错过了呢。我和他见面的次数不多,每次都吃好吃的,聊很多事儿,我每次都会跟他说,你看你这脸色真的不行,真不能熬夜,真得注意注意身体。

他每次都说,没办法啊。

我想,8月9号我去上海的时候见着他了,说他更秃了得注意身体,他是不是那几天能少熬夜点儿?是不是13号就不会走了?

但人生是没有什么如果的。



我朋友不多,加上我其实特别不喜欢三次元男性,所以我的男性朋友加起来大概一只手就能数完。格子是我男性朋友里关系最好的一个。就算放在我所有的朋友里,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这种重要主要来自于,我们应该算是知己,知音。而知音这种存在,一辈子也没几个。


格子看的书特别多,我算看的比一般人多的话,他要比我看得多得多,聊什么话题都能聊得起来,能聊得比较深。就很多事儿,开一个头,可能互相就懂了,交流特别顺畅,很省事儿。就比如随便说一个心理学的书里的一个观点吧,我一提,他马上就知道了。然后瞬间就能聊起来,而正常聊天,对方连这个作者是谁都不知道。

吐槽也能说到一起去,大家吐槽的点一样,和他聊天是个很有意思的事儿,有一种互相交流学习的感觉,不像和很多人聊天,你是那种单纯的社交行为,你只是为了不得罪谁,为了自己在社会关系里活得顺畅一点。

这是朋友和知己的区别。

我和格子认识是16年年初的事。第一次见面就聊得很开心,他们那边几个人都是网文作者,和我不是一个圈子的,但都说早就认识我,我想大概我当年也在二次元圈子网红过一小阵,也不知道是哪次知道我的。当时正好带了微单去,那时候刚买sony a7r2,还热乎着,去哪都带,在他们公司那里,给他的两只猫拍了很多照片。


几张照片里虚化的背景里拍到了格子,当时我记得木恩还在微博打趣,说应该把背后的格子拍清晰点这样衬托得猫更好看。


我没想到我又一次看到这张照片,是在说格子去世的新闻里。



后来16年底的时候,格子又邀请我去看音乐剧莫扎特,我本来就想买票来着,也赶巧了,又在上海碰面。看完就聊天吃饭,格子是个很会吃的人,他请客的都很好吃。

总能吃到好吃的东西,是我很喜欢和他碰面聊天的附加值。他跟我说,他对上海好吃的特别熟,想吃啥跟他说,他都知道。

格子走了,一个很好的上海本地大众点评也不在了。

我下次去上海,找谁蹭饭吃呢。肯定没那么靠谱的了。




我和格子挺有缘,17年初的时候我去深圳开会,总共没待几天,就这么巧,格子也在深圳开会。朋友圈一看发现都在深圳呢,这叫他乡遇故知,非常巧合了,就肯定要去约饭。

然后我们就晃着找地儿吃饭,找了一个意大利餐厅,因为格子下午要去什么tx还是哪的一个地方开会,这餐厅在那附近。

可能我和格子吃饭比较有缘吧,这家随便找的餐厅竟然非常靠谱,环境美得能直接拍外国电影,东西特别好吃,特别正宗,还不贵。我拍了一大堆照片。

聊了很多,我记得聊了特别多漫画剧本动画改编啥的事情,那时候我帮他画了一些人设,吃完了意犹未尽,我记得格子跟我说:

“我觉得这家店以后我们肯定还会来吃的。”




我翻到那天的微博,下面最新一条评论说,就是看了我的微博去找这家店吃,结果一年后这家店因为租金问题倒闭了,非常可惜。我看了评论时间,18年12月。


现在想着,仿佛是和老友约了华山论剑,结果老友不在了,华山也倒塌了。


我去上海的时候都会和他碰面吃饭聊天,到了17年底的时候,他生日之后那个月吧,我给他画了个头像。他看着挺开心的,当时就换上了,微博,微信,都是这个头像。

身上这个脑残志坚的T恤是之前见面的时候他穿着的,他的两只猫也画上了,看头像可以看出来,他那时候头发比现在还是茂盛一点。

好朋友喜欢我画的头像,我很开心。

但是我没有想到,他会一直把这个头像用到最后。

我没有想到,这个我画的头像,会永远和他的账号合在一起,以这样的方式。



工作上,格子有几次找我帮忙,都是画人设的事儿。


他找我帮忙的,我都是直接动笔,从来不问设计费多少钱,也没拿过,急着要的话我就特别急地给他赶出来。一来是我并不缺这些钱用,二来我还是有点士为知己者死的性格,三来是有些项目当时还没定,他们作为作者可能也没拿到钱,那我们都是朋友帮忙的,也没太大必要纠结那点儿了,四来,大家都是朋友,一起做项目还是挺有趣的,钱倒在其次了。

但可能最关键的是,你会觉得这么一个好朋友,就是不收钱帮忙画个几十个图,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挺好玩儿的。你会相信,项目成了,这些个朋友人品在这儿的,不会亏了你。

也没有什么理由吧,就是这么相信。

格子的故事很多。他给我看过不少故事大纲和一些剧本,聊天的时候也常聊这些,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我第二个念头就是,他还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没讲啊。

他之前特别认真投入的一个项目,是讲网文作者的一个电视剧。我给里面所有的人物都画了人设,这是一个有趣的项目,有趣的本子,要是能拍出来就好了,我想。

我总回忆起那一阵儿我们聊人设,几个人凑在一起微信连线开小会的事儿。

能拍出来就好了。

这个很有趣的作者还有那么多有趣的点子,怎么不多给他一些时间呢。


格子有一阵儿和日本那边有合作,经常去日本开会啥的,一个胖胖的24K直男,会为了亲友妹子去BABY买小裙子。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就非常有趣。

他问我想要啥,我说我要BL漫画。

他二话不说,就去书店给我找,当时《ten count》出了新刊,是他给我买回来的,我想了想他这个形象,在书店问店员找BL漫画,是个什么情绪,也是蛮有趣的。

他路过数码店,看到wacom的新帝数位屏,就之前新出那个mobile studio在打折,他就主动来问我要不要?我说要呀。他竟然真的跑了好几次,从日本给我把那么巨大的还挺重一个设备扛回来了。拍个了结账单子告诉我多少钱,额外的一分钱代购费也没要。

机器本来就很大,很重,加上盒子,得有27寸imac那么大一个纸箱子,八角尖尖的带回来,这只能是自己亲手拿的,一点损伤都没有。

好朋友不计较这些。讲了反倒生份了,大概是这样。

后来另一次,有一个熟人也去日本,来问我要带什么东西,我当时正想查一个衣服的资料,就拜托对方带一本比巴掌大一点的服饰画册。对方支支吾吾的,说太重了,能不能带点别的啊,口红啥的都行。

我当时就乐呵呵说算了。然后就想,格子叔叔是那种能顶着各种视线给找BL 18r漫画,能主动帮你扛一台wacom mobile studio 16的人。

是个真性情的真朋友。

格子有个蛮漂亮的女朋友。我们都看过照片。有一次他拿照片给我看,妹子太漂亮了他都不合照,觉得合照是在污染照片,还说自己和谁都没CP感。我就安慰他“你和张国立很有CP感啊。”

张国立是说他的一个哥们,也是个作家,我觉得他长得很像张国立。

又去搜和格子的聊天记录,看着很多记录都很好笑。

笑起来眼睛酸酸的。


这两年我觉得格子叔叔的状态是不太好的。


看到他几次,都是虚胖,脸色非常差,几乎没有什么血色,他搬了新家,也邀请我去玩,还送我指环王的画册让我带着。我记得他写东西的房间里有一些那种提神的饮料。

我每次见到他,都说,你少熬夜啊,你看你这状态真的不好。他经常熬夜赶稿啥的,我想肯定不止我一个人劝,但他都说“没办法啊。”

应该是半年多前,我看他在朋友圈把自己的猫托付给朋友,他说身体不好,实在没法照顾了。我不知道冥冥之中,是不是他有所感呢。


和格子最后一次约饭,是在muji cafe,我大赞上海不愧是大城市还有muji饭店。是真的好吃。我8月9号准备和他约吃饭的时候,就想着再去的。

要是当时我坚持约一下就好了。

8月9号阴差阳错,错过了在上海约饭聊天的机会,8月10号的时候我看到他的采访视频,状态看起来比以前还差了。我哈哈哈哈的笑他发型。8月14号我问他要不要男版天鹅湖的票?

他是12号走的。


十天后,我们也认识的两个朋友拿钥匙去他家,门被从里面锁上了,报警来开门,才发现他。

有些评论说过了十天才发现不应该,认识的朋友却都知道,他以前也有闭关十天半个月写稿的。

我从哥舒意那边听到了一些具体报警的事情,在这里就不写出来了。

断断续续写完这些,眼睛热热的。但是也哭不出来。我和格子聊到过生死,我当时说我很喜欢一句话,“一个人死了,还有人记得,就算不错。”

格子比我大好几岁,又长得比较沧桑,所以我喊他格子叔叔。在我所有朋友里,我自己身体是最差的,我没有想过,竟然会有人比我更早离开。这不应该啊。大家都比我健康,为什么会先走呢。

我想格子是怀才不遇的。脑子里那么多好故事,没有来得及写,很多时候没有特别好的契机。市场上那么多垃圾剧,他写了一些有趣的,可是也许没有遇到一个特别好的机会。我接触到一些影视类项目的时候,总是想,也总是提建议,我说我认识特别靠谱的编剧。可惜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权利,没有那么大的机会。格子曾经开玩笑地跟我说,有靠谱甲方求推荐呀。我想,那还用说嘛?

我认识的靠谱编剧也不在了。


我失去了一个知己好友,失去了一个上海本地靠谱大众点评,失去了一个只要提到“编剧”提到“靠谱”就立刻会想到的人。

他写过一个文,是作者赶稿去世,然后重生了。大概人重生以后,是在另一个位面世界生活的。格子也许也在那里,可能还是每天喝功能饮料赶稿。可能还是秃,还是继续虚胖下去。

只是在这个世界,他的年龄停留在三十代罢了。挺狡猾的,以后我们都四十代了,他还是三字开头。

Forever young。

我盯着他微信界面挺久,看着那个我画的头像,看着那条“你要不要看男版天鹅湖?”

永远不会有回复了。

男版天鹅湖贼好看,你没拿到我送的前几排的票太可惜了。


他日再相逢的时候,我大概还是要跟格子说,你看你这虚胖,你看你这发际线,你少熬夜。

他如果再和我说“没办法呀。”

我肯定会抽他。


好朋友,再见啦。



​​​​

上一篇 下一篇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