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系统风险的排除问题
说原理,所有的避险都有代价,就如同买保险,总体上赔付总额一定是小于保费的,否则就没人开保险公司了。但是,很多场景下买保险确是必要的,比...
说原理,所有的避险都有代价,就如同买保险,总体上赔付总额一定是小于保费的,否则就没人开保险公司了。但是,很多场景下买保险确是必要的,比如车险,出事的概率不低,很多人是赔不起的,那么保险就必需买。
通过某些量化的参数,剔除股票,也是可能把机会放掉的。尤其是深套的投资者,换股的结果,可能是割在地板上。
研发创新100指数,指数公司是不负责排除报表雷的,此时要自己做。第一步,设定个阈值,把高质押股排除掉。好多人问设在哪里好?我这里没有答案,就如同切烂果子,完全看主人的选择。但是最起码,一半以上的股票质押了,大股东就是有现金流问题。其他指标也可如是处理,用50%作为上限。
创新100指数,总体上质押率很低的,为此要点赞指数公司的思路(也是诺德的创意),一个科技股有心情大笔投入研发,其大股东一般是真土豪。我参与了10个月的项目调研,假土豪一般对科创项目不感冒。
我多切了些高质押股,留下86只、
应收款率,即:应收款/年化营业收入。我也是做买卖的,若赚的钱收不回来,或者把辛苦赚的钱借给了别人,这公司难说有多好。用50%一刀切,研发创新指数就又少了20多只,剩63只。
存货率,就好比是做手机的,假如一年就卖出1只,很可能还有100只在库房里,存货率就非常高,说明公司产品不好卖。我查了格力电器的数据,存货率才10%。这意味着董大姐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到销售中的产成品,也就备了一个月的存货,MBA课就是这样教的。
全体A股,存货率高于100%的股票有二百多只。
对于创新100样本股,我选择用40%一刀切,股票剩56只。
资产负债率,创新100指数样本股在这个指标上也是不错的,能切的股不都,好歹也要切一刀,否者对不起这个指标。切完后,剩44只。
商誉比就不动刀了,该指数样板股这方面问题不大。
还剩36只,这个切股游戏只是要实证一个命题,就是是否可以避免踩雷,剩下的股票发到《第五军团》不公开。
买1万基金,钱肯定不是问题,未来赚钱也不是问题,问题就是要麻烦一下。好多网友怕这个麻烦,然而我写文章有多辛苦呢?所以必需做交易,您只要买我1万基金,我才干活。
我就是商人,还是比较坏坏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