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

保险股半年度业绩快报利润真的超预期了吗

作者: 来源:wbtt 2019-08-02 02:20:52

​​目前有三家保险公司公布了半年度业绩快报:中国人寿利润同比增长115%到135%,扣非同比增长约85%到105%;中国太保利润同比增长96%,扣非同比...

​​目前有三家保险公司公布了半年度业绩快报:

中国人寿利润同比增长115%到 135%,扣非同比增长约 85%到 105%;

中国太保利润同比增长96%,扣非同比增长38%;

新华保险利润同比增长80%,扣非同比增长45%。

看似利润大幅增长,但其实大部分利润增长的来源在于所得税税前扣除新政。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营销员的佣金占比是非常高的,但过去无法全部税前扣除,导致实际的所得税税率高于25%,现在提高扣除标准后,所得税费用下降,导致利润提升。

新政实行后,由于从2018年开始追述,因此产生了一次性收益,新华保险税费返还20亿,中国太保税费返还48亿,中国人寿税费返还51.5亿。

由于把本该归属于2018年的利润计入到了2019年,因此该收益属于一次性收益,在扣除非经营性损益中也会剔除。一般小金额利润更正的时候一次性计入当期是没有问题的,拿太保来说,45亿金额占到了2018年180亿利润的25%,金额还是很大的,现在三家保险公司都是把这个利润计入到2019年,这一点是有待商榷的,但问题不大,只是会计处理的方法,只不过利润曲线看起来不那么平滑了。

新政是有延续性的,以后都会沿用新的所得税政策,包括今年的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因此今年上半年所得税新政增加的利润属于经常性损益。由于新政出台的时间是5月29日,一季度报表中未包含该利好增加的利润,造成了半年报快报的利润实际上包含了2018年第一季度到2019年第二季度一共6个季度的所得税优惠,统计扣非利润的时候仅去除了2018年4个季度的所得税优惠,所以形成了业绩快报利润纷纷大涨的假象。

假如没有出台所得税新政,真实的半年报业绩增幅是这样的:

(2019年半年报利润扣除了上半年的所得税优惠新增的利润,金额按照2018年全年的一半计算)

假如没有所得税新政,重述后,只有人寿由于去年基数低的原因,利润出现了大幅增长,新华和太保的增幅并不高,而太保单季度来看,利润出现了负增长。单从业绩预告金额来看,保险股中报业绩其实一般。

当然,所得税新政对保险股盈利能力的提升是永久性的,上述剔除所得税新政只是为了展现真实的半年报业绩增幅。

接着说业绩快报的利润是否有意义。

寿险股的利润构成非常复杂,由死差,费差,利差构成。一般按照一定的会计假设,慢慢释放利润,也就是剩余边际摊销;如果实际投资收益高于预定的投资收益率,那么超出部分就会产生利润;实际的经营情况好于预定的假设(死亡人数,费用),就会产生正向的营运偏差也就是利润;另外假设,评估模型的改变以及利率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利润。

因此寿险股主要的利润来源可以看做是剩余边际的摊销,像平安过去几年摊销的比例非常稳定,都在11%左右。而新华,太保,太平,人寿没有公布摊销的比例,但肯定是低于平安的,导致光有内含价值增长,但没有利润增长。比如中国人寿内含价值从2009年的2852亿增长到2018年的7950亿,增长278%,但净利润却从328亿跌到了113亿。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前段时间,港股上市的4个保险股: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太平,ttm市盈率都为12倍,虽然pev(每股股价/每股内含价值)平安几乎是其他3个保险股的3倍,但港股市场先生只认利润,只要你能释放出利润,我就给你对应的估值。

投资带来的利润由市场决定,市场行情有起有伏,综合来看完成5%的预期投资收益率并不难。假设,模型,利率这些因素深究意义也不大。最重要的因素是否可以通过剩余边际摊销以及运营偏差释放利润。

目前来看,只有平安寿险的利润快速释放中,中国人寿最垃圾无悬念。从财务数据来看,比如退保率,新业务价值增长率,业绩的稳定性,保单结构等,中国太保是最接近中国平安的,也就是说利润释放的潜力是最大的,但能不能释放,还是要打一个问号的,这也是我特别关注中国太保利润的原因。营运利润如果可以加速释放,那么太保现在的估值是非常低的。

单从目前半年度快报的金额来看,太保的利润是不及我预期的(如果利润大增,可以为利润加速释放提供证据;但目前利润增长不多,也无法证明利润没有加速,毕竟只有一个快报的数字),存在投资收益的干扰,没有见到半年报是无法做出具体判断的。



作者:拾荒投资
链接:https://xueqiu.com/4069079670/130501849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 下一篇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