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说球】珍视存量,“锯箭”前行——国米18-19赛季总结
1先说斯帕莱蒂,简单回顾一下国米的一个战术细节。由于波利塔诺和福萨里科的组合没有达到预期,前者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决定了无法在狭窄...
1
先说斯帕莱蒂,简单回顾一下国米的一个战术细节。
由于波利塔诺和福萨里科的组合没有达到预期,前者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决定了无法在狭窄空间中发挥技术,在中游球队有空间的情况下,可以踢得很好看,但是面对密集防守,则只能贡献传中。而后者则由于伤病,很早就离开了球队。赛季初重点打造、令人充满期待的主攻路线过早瓦解,确实给斯帕莱蒂制造了十分棘手的问题。
在丹布重新坐稳主力后,右路组合丹布+波利塔诺由于技术缺陷,只要对手堵死波利塔诺的内切路线(并不难做到),就能直接锁死整个右路空间。丹布罗西奥前插肋部,以及贝西诺、纳因戈兰拉边传中这些效率不高的战术安排,正是斯帕莱蒂为了打开这个区域,做出的战术调整。
国米在较劲的比赛中,想要在这个区域真正打出威胁,只能依靠贝西诺的前插,既可以形成支点,帮助波利塔诺内切,也能在禁区内争抢前点——3:2赢下米兰德比,是这个思路的巅峰之作。
因此,贝西诺的前插虽然这赛季被各种诟病,但是国米如果想要主动打开局面,就只能承受贝西诺前插的风险,并利用其他的战术调整来解决(比如佩里西奇回撤-阿萨莫阿前顶解决布罗佐维奇单后腰身侧空当的问题)。国米这赛季的很多丢球,其实也正是右路问题的连锁反应。
新的解决办法总会带来新的问题,调整一个球队的战术,和做管理很像,是一个不断“破局”、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如果现有资源已经没有腾挪空间了,就必须想办法寻找外部资源(引援)。
而斯帕莱蒂的短板,则在这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暴露。追溯整个赛季,伊卡尔迪回撤、巴莱罗前插抢点、佩里西奇中路串联等明显别扭的安排,都是斯帕莱蒂试图解决问题的一些尝试。但正是这些解决办法,最终却让他陷入了一个不断在球队短板上打转的“问题思维”——导致这些问题的是斯帕莱蒂的传控战术,而解决问题的,还是这个战术,最终只能陷入一个死循环。这逐渐消耗掉了球队的良好状态,使得场上的压力倒灌更衣室,最终上演了伊卡尔迪的闹剧。
在赛季最为关键、压力最大的几场比赛中,斯帕莱蒂依然在试图用这种“造成问题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球队在客场0:0战平乌迪内斯,以及1:4惨败给那不勒斯,可以说是这个问题的集中爆发。看斯帕莱蒂一边在场面上努力捍卫自己的价值观,一边却离球迷、球队、甚至自己的球员越来越远,就像看着一个陷入“问题思维”的男生在矛盾爆发时,不断给女朋友分析问题,剖析道理,最终被姑娘无情抛弃,真是一件略显凄凉,却十分无奈的事情。
真正让姑娘破涕为笑的,是你身上吸引她的优点,而不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不在问题本身,产生问题的思维方式,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直到最后依然坚持前场“技术化”改造的斯帕莱蒂,却一直不肯重用像是凯塔、塞德里克这样更加适应战术的技术流球员,而是继续坚持佩里西奇、丹布罗西奥这样能够平衡阵容的人选,反而暴露了他保守的真正底色。
固执的“问题思维”,和保守的用人,是斯帕莱蒂失败的直接原因。
从精诚合作到离心离德,这两人只用了半个赛季
2
更进一步来说,去哪里找能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呢?
这两年因为接触了青少年足球培训这个行业,对于如何做孩子的教育,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思考。
在我带的孩子中,有一个孩子性格比较极端,经常在训练中和其他小朋友直接开怼,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问题少年了,训练中并不投入还喜欢滋生各种是非,我在一开始带他训练时,十分累。
在一次训练中,我的目标是提升球队反击和防止反击的能力,我把他安排在防守那一方,自己拿一个球在边线等待,只要看到防守方(本方)断球,就可以直接带球攻门,而进攻方在丢球后,则需要同时防守2个球门和2个皮球。
这个特殊的规则,让他在这一场训练课中,进了好几个球。有意思的是,下一堂训练课,这个孩子就很配合了,之后我带的训练课,表现都很好。
你让他在规则下赢一次,他才愿意遵守规则。订立规则然后反复说教,那是成年人的做事逻辑,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是没用的,因为孩子反抗的,很可能正是这种说教和强迫的“教育”方式。
斯帕莱蒂最终锁死在自己的思维方式中,是他的这一套,还没有赢过。
赢家心态不是说说那么简单,你得真正赢过一次,才能学会如何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齐达内从菜鸟主帅立刻跻身一流名帅行列,最关键的原因,是他赢太多。竞技体育中真正得到尊重的,只有赢家,不是没有道理。
而赢家心态真正厉害的原因,正因为它和聚焦问题的“问题思维”相反,是一种充分发挥优势,来解决现有问题的思路。那些顶级教练,能够充分挖掘球队阵容的深度,也正是这个原因。
但是,聚焦问题的思维,可以说是人类思维的一个底层算法,就像我们看到孩子三门课的考试分数是100、100、80时,总是会聚焦在这个80分。不过,要提升这门课的办法,则往往隐藏在那两门100分的课程中,如果能找到其中的联系,很容易获得提升。而如果陷入单点突破的“问题思维”,很可能会越搞越糟,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个体会。
所以爱因斯坦才说:“我们无法用提出问题的思维来解决问题” 。
不论是孩子的教育,还是如何评价斯帕莱蒂,都能看出,如果把方向搞错,问题只会越来越多。而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如何获得赢家心态,这一点对于孩子来说,尚能通过一些办法来培养,而对于成年人,往往是天花板的存在。
这可能正是苏宁换帅的底层逻辑。
3
再来说伊卡尔迪。在更衣室刚出问题时,我在文章中说过伊卡尔迪活得过于简单的问题,这里再多说两句。
(之前文章摘录)伊卡尔迪的故事,至少教会我们几个道理:第一,简单没出路。因为稀缺,很多难题无解,越简单这无解就表现得越明显。想要在稀缺环境争夺资源,就只能往复杂上找出路,复杂好歹还能给有个腾挪的空间。第二,必须保持开放。封闭环境越走越死,不要封闭于自己,不要封闭于小团队,不要封闭于任何想象中的“净土”。第三,没有就地面对难题的决心和领悟,到哪里都是被难题追逐的命。综合以上,世上没有桃花源(职业足球行业尤其如此),人生不存在容易解,只能直面复杂,扩展维度,能解决的难题解决掉,不能解决的就缓解将就混过去,而混的话,空间越大越好混。这可能是伊卡尔迪在社交媒体上最恰当的一次“发声”
现在伊卡尔迪的转会陷入死局——离开没人接盘,留下只能替补,对照以上3条,也不难发现问题在哪。有意思的是,伊卡尔迪不论从技术上来说,还是在危机出现时表现出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是简单、直接、一招鲜的套路。而最终锁死他的,也正是简单的世界观。
我们更进一步,既然简单没出路,那应该如何面对复杂世界呢。时至今日,我们在反思了伊卡尔迪事件后,更应该把眼光投向未来。
这个世界绝大多数高确定性知识,是相对的,来自比较,而不来自事情本身。比如瓜迪奥拉能不能拿到下个赛季的英超冠军不好说,但是瓜迪奥拉比萨里水准更好,则是一个确定的事情。再比如很难预测旺达能否在今年夏天完成伊卡尔迪的转会,但是如果伊卡尔迪愿意换一个更职业的经纪人,比如门德斯,那么他转会的成功概率会增大许多,也是一个确定的事情。
在所有的复杂行业中,这种思维无处不在,最典型的,当属金融市场中的对冲基金思维——在不确定的环境中,通过比较的思维,来获得一些稀缺的确定性。这也是复杂问题的一个解法(简单说说金融领域对冲的思想,比如说你想要投资中国手机行业,但是不确定这个行业的风险,那么你可以买多OPPO,做空VIVO,只要这样操作,那么这个手机行业整体的风险和大环境,就被对冲了,你只要确定OPPO比VIVO更有效率,投资即可盈利)。
用这样的思想来重新回顾“伊卡尔迪”事件,当斯帕莱蒂因为战术原因,拿掉伊卡尔迪的权重,其实本质上是拿其他人的能力和伊卡尔迪做了对冲。因此,赛季后期,以佩里西奇为首的国米锋线表现如何,其实是一个很大的看点,而最后结局如何,已经无须赘述。
虽然伊卡尔迪因为单一的风格被诟病颇多,不过他毕竟是赛季20球的射手——只要看看国米这赛季欧冠的6场比赛,就能明显看出这一点,而主场面对埃因霍温,斯帕莱蒂降低了伊卡尔迪的战术比重,就遭遇了一次直接的失败。这件事也成为了“伊卡尔迪”事件的导火索。
就实力来看,伊卡尔迪这个赛季依然是国米锋线的头牌,他强过劳塔罗和佩里西奇,也是一件确定的事情。用这种比较优势带来的确定性抗衡不确定性,是足球比赛中最为基础的思维(常识),在比赛复杂的大环境中,如何做到经常性的,用自己的强点来打对手的弱点,自然就有稳定的收益。国米客场2:1战胜埃因霍温的比赛,伊卡尔迪接长传球抹开对手中卫的画面,就是这个思维的直接体现。
因此,对比主客场和埃因霍温的两场比赛,就能看出国米这赛季围绕着伊卡尔迪发生的这些闹剧,是一次很失败的战略决策——斯帕莱蒂固执战术,放弃队内的真正强点,可谓舍本逐末。
4
更进一步来说,伊卡尔迪的问题尚属于战术层面,而国米如何重回成功,则明显是更加复杂的问题。
在无法看清方向的复杂局面下,继续前进,需要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其实和比较对冲的思维一样,也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对抗。在李宗吾的《厚黑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中了箭,请外科医生治疗,医生将箭杆锯下就了事。这个人问医生为什么不把箭头取出?他说:那是内科的事,你去看内科好了。
说起来是个笑话,但你想想,医生许多时候不就是这么看病的嘛——对症治疗,正是一种标准的“锯箭”思维——针对症状用药,减轻症状,至于造成症状的内因,要么是不知道,要么是即使知道也没什么好办法。
对冲思维从本质上来说,也属于“锯箭法”——市场大环境过于复杂,用对冲来中和掉大环境的风险,使得自己可以把精力放在了解的行业内,而选择什么做对冲,是金融玩家对真实世界的特定看法在金融世界里的投射和表达,大千世界深不可测,好在总有一些确信度比较高的东西可以升到表层来让我们研究。
回到国米发展的角度,苏宁在接手球队后,除了财务数据方面稳定的提升,在竞技层面上,让马洛塔这样的职业经理人逐渐拿到话语权,着手解决更衣室的沉疴、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体系,也经历了整整3年的过程,其中也走过了不少弯路。
马洛塔和孔蒂,两名尤文背景的管理者,或许正是国米现代化转型的最好组合
经过这3个赛季,马洛塔-孔蒂这个组合,逐渐升到表面。比起两年前的萨巴蒂尼-斯帕莱蒂,可以说球队在竞技层面,让确定性更高的组合,浮上了水面。马洛塔和伊卡尔迪的这一回合,对于国米来说,其实本质是主席-球星模式和现代化俱乐部管理模式的一次激烈对冲,而如果伊卡尔迪的问题能够得到顺利解决,球队或许就可以对这么多年真正“致命”的“箭头”动手了。
总结一下,首先,多元视角产生比较,比较带来对冲机会,而对冲的思想,抵消掉大环境的风险,让我们可以聚焦在细节上,在复杂的大环境中,在永恒的不确定中,放手解决问题。
其次,你放弃掌握不可掌握的整体,对可掌握的局部则要深切掌握。搞不明白的让它去,能搞明白的一定要搞到比别人都明白——你要做多OPPO做空VIVO,那必须是你确定OPPO比VIVO效率高;你要是抬佩里西奇踩伊卡尔迪,那得确实是佩里西奇比伊卡尔迪强才行,否则你不过是犯下了一个精确的错误,还不如模糊的正确,至少可以保证赢球。
最后,永远不要忘了里面还有个你不了解的箭头。很多人用锯箭对冲的方法做成了事情,就宣布箭头已经不见,最后死在箭头上。
5
最后,这个赛季是英超大获全胜的一年,尤其是最后拿到欧冠冠军的利物浦,而红军成功的关键,则是克洛普,渣叔和红军硬核的“摇滚气质”完美匹配,可以说是彼此成就的典范。
克洛普的气质和利物浦高度融合,又带来了新时代的战术理念
而对比和利物浦同样传统悠久的曼联,无法找到和弗格森一样的教练,导致一直被困在过往的存量中,越陷越深。
一个让传统在新时代再次发光,一个在存量中苦苦挣扎,这里面的区别,值得说一说。可以借助围棋的一些思想。
围棋是个很有意思的游戏,在双方的博弈中,每一手棋子的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始终在变化之中,视对手的应对,视自己接下来的落子而变。从这个角度看围棋,可以把每步棋的使命都看作是尽可能提升已经落下棋子的效率,谁实现得更好谁就赢。
我们的人生决策也是一样,新决策一定要让过往的所有决策整体绽放出最大效率。你无法事先把一盘棋全部都规划好,这是不可能的,你需要不断的“锯箭”。但棋是一步步下的,每下一步棋都要努力让已经下的棋发挥更大效率,这个目标是可能实现的。一步好棋是它对得起盘上的棋子,你的一个好决策则是它对得起你过往所作决策的总和。
过去并没有真的过去,它是可以被未来改变的。存量是不可能被清空的,因为存量不是沉没成本,存量是接下来落子时的变量(如今国米转会窗的操作被球迷反复吐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个人来看,以国米这两年的成绩来说,伊卡尔迪和纳因戈兰,还远远不能算是国米的存量)。
可以清空的,是存量思维,因为我们不能被自己此前所作的决策所限制。不能因为过去有一个构想,就认为它必须延续到将来。不能因为对自己有个定位,就认为这个定位必须捍卫到永远,否则我将不我。
情况变了,看法就得改。不过,绝大多数人确实不这样做。人类棋手之所以在围棋上输给AI,就是我们太受制于存量思维,困在自己最初的构想之中。我们下前几步棋的战术目的是什么,后几步棋就鱼贯而来,我们或者把它叫作棋理,或者叫作棋风,其实无非就是和对手、和自己斗气而已。
棋如人生,每一个棋子既是存量,也是下一手的变量
巴萨、曼联这两支自重太大的球队,被传统牢牢缠身,管理始终无法向现代俱乐部靠拢,最终管理反应到赛场上,就是一次沉沦的开始。而同样秉持克鲁伊夫理念的阿贾克斯,今年真正的成功,并不是进入欧冠四强或是高价卖出球员赚钱,而是以奥维马斯、范德萨为代表的职业经理人,用更加符合足球规律的现代化运营思路,撑起了球队的底线。
转身为足球经理的奥维马斯是阿贾克斯成功崛起的关键先生
技战术风格或许会过时,但是每一种战术风格背后的思想永远不会过时;球队的精神气质是最好的存量,也是一支球队面向未来迎接不确定性的有利变量,关键是要让这些美好的精神气质在符合现代足球产业的运作方式上重新开枝散叶。
这个赛季的利物浦VS曼联,阿贾克斯VS巴塞罗那,已经说明了太多。
时代终将向前,没人能一窥究竟,珍视存量,不断“锯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