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观察〉金管会二大政策 可助攻台湾更靠金亚洲金融中心目标?

作者: 来源:cnyes 2019-07-21 13:39:36

金管会发展FinTech多年,今(2019)年再迈大步,纯网银执照将于7月底发放,紧接着全球首个“STO规范”预计10月出炉,两大政策将成为台湾金融新里程碑,20多年前,台湾喊出的“亚洲金融中心”的政策愿景,至今只是口号,但在...

金管会发展 FinTech 多年,今 (2019) 年再迈大步,纯网银执照将于 7 月底发放,紧接着全球首个“STO 规范”预计 10 月出炉,两大政策将成为台湾金融新里程碑,20 多年前,台湾喊出的“亚洲金融中心”的政策愿景,至今只是口号,但在此两大政策开通后,是否能让台湾往目标更靠近,将备受瞩目。

“纯网银”其实早已在许多国家都有案例,像是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大陆等,全球纯网银的经营模式,应该分为以欧美、亚洲为代表的二种。欧美国家金融普及率高,但传统银行手续费并不便宜,因此,纯网银可提供价格优惠的创新金融服务,以提升客户体验。

但亚洲国家在价格端已非常竞争,要打价格战,空间也有限,因此亚洲国家的纯网银多由电子商务、电信、通讯软件、零售业或金融控股公司投资设立,运用庞大客户群,结合物流、金流及资讯流,建立营运生态圈,以此快速拓展业务并获利。

台湾虽然在纯网银起步慢,但 2006 年起曾有过汇丰 HSBC Direct,HSBC 当年率先导入无折户概念,卖点就是较低手续费、年费,这项曾风靡全台、被视为创新的实验商品,服务主要就是以网上/电话理财形式提供,并不提供柜位服务,而卖点则是较低手续费、年费,无最低结余要求和较高存款利率,主要就是希望通过价格战及网络争取客群,只不过最终还是做不起来,2014 年从网络平台回归实体分行通路。

此次,我国三大竞争的纯网银战队都是跨业团队,可以建立生态圈,而非只局限在价格战,我国终于追赶上与国际接轨的脚步,第一次与成功那么接近,接下来就是看取得执照的业者所端出的金融创新服务,可以为台湾金融市场交易的规则与面貌带来怎样更便利的未来。

毕竟,金管会主委顾立雄多次指出,纯网银将能够创造“鯰鱼效应”,希望真能激发更大规模的良性市场竞争。

另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金管会将制定全球首个“STO(证券型代币发行) 规范”,预计 10 月出炉,并定调 STO 属于有价证券,应纳入证交法规管理,规划采分级管理,免申报募资额度上限为 3000 万元,超过此限额就得申请进入金融监理沙盒实验。

虽然市场上不少声浪一方面肯定金管会订定规范的作为,一方面又认为规范太严格、豁免门槛过于保守,不过金管会解释,因为考量规范对象属于未上市、未上柜、没有兴柜、没有公开发行等中小型公司,才设定 3000 万元为豁免 STO 案件的门槛。

为什么 STO 规范开放后,将是台湾一大利多?因为台湾拥有精通科技的劳动力、有利的企业税和证券税的环境,开放 STO 市场,可把台湾推向全球虚拟货币及加密类资产交易的第一线,并有助带动台湾软件和金融两大产业升级发展。

台湾的消费金融与资本市场一直在亚洲有极高的基础,只是缺少更向上的动能,此 2 大金融科技的政策或许有机会是台湾向前迈进一步的大好机会,政策即将开放,就看业者与民众如何接招,20 多年前,台湾喊出“亚洲金融中心”的政策愿景要往前推进,此刻正是最重要的关键时间点。

上一篇 下一篇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