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在2017年宣布成立达摩院后,达摩院就肩负着开发基础科学,与创造颠覆性技术的重责,这当中就以AI技术的“机器智能实验室”最为关键。随着达摩院这两年的成长,在AI布局的深度,与应用的广度又更上一层楼,现在其“...
阿里巴巴在 2017 年宣布成立达摩院后,达摩院就肩负着开发基础科学,与创造颠覆性技术的重责,这当中就以 AI 技术的“机器智能实验室”最为关键。随着达摩院这两年的成长,在 AI 布局的深度,与应用的广度又更上一层楼,现在其“机器智能实验室”,现已是整个阿里集团内最核心的 AI 技术创造者。达摩院旗下有 5 大领域:机器智能、数据计算、机器人、金融科技、X 实验室,内含 14 个实验室。其中达摩院机器智能团队已经发展成为拥有 10 位 IEEE Fellow、20 多位知名大学教授的 AI 研发团队。而该实验室的技术,正成为阿里每日向全世界 15 亿人提供的百亿次服务背后的重要支撑。

(图片: AFP)在机器智能演算体系上,阿里的 AI 技术研发方向已经涵盖语音智能、语言技术、机器视觉、决策智能等方向。目前达摩院在自主研发语音合成技术上,推出最新的系统 - KAN-TTS。该系统可大幅提高合成语音与真人发声的相似度,目前业界商用系统的合成语音与原始音频录音的接近程度通常在 85%~90% 间,KAN-TTS 技术则高达 97% 以上,且能够将语音合成成本降低 10 倍以上。另外,达摩院机器智能实验室未来要将自身 AI 技术走向集成模式,意味着阿里巴巴会推出商用的晶片模组。但意外的是,仿效的发展模式并不是主流的 AI 公司,反而是 BOSCH。这主要着眼于 BOSCH 在汽车产业界中的地位和角色。全球没有一辆车挂着 BOSCH 的招牌,但 BOSCH 的零件几乎可在每辆车中发现。目前阿里 AI 技术出海口,就是云端市场。达摩院的 AI 技术主要支援阿里自身的业务,但在某些特定场景中,外部使用的频率还大于内部。今年 9 月份的阿里云栖大会上,达摩院预告将宣布 AI 上的重要突破,尤其是在晶片领域的进展。去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将并入的中天微和达摩院自研晶片业务整合成“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平头哥成立的这近一年时间,达摩院的演算法研发人员也和这支硬件队伍有了大量的接触与合作。因此,今年云栖大会能有什么新的重大进展,为中国科技界开创新视野,值得期待。理论 + 实务,缩短开发时程此外,有别于国际大厂设立的研究院,阿里的达摩院其产品开发主要是结合学术与实务,在建立团队时就把理论研究跟实务工程放在一起,并不相互独立,主要是希望能产生两个循环,第一个循环是研发可以迅速转化为产品,就像是推出 KAN-TTS。从它的雏形做出来到最后的产品上线过程极短,让阿里云智能圈子里的客户可以第一时间享受到。同时,达摩院通过技术、核心算法等工作,订制一个成本数量,可跟业务端结合。好处是任何来自于现实社会的需求,会第一时间传到算法内,帮助达摩院有方向上的预判。所以该团队不单会做所谓纯理论性的项目,还会研发有实际应用情景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