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想要读懂重庆,从这里的每一条老街小巷开始!

作者: 来源:wbtt 2019-07-17 15:57:59

​​重庆的老街,代表着“老重庆味道”,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人文,诠释着市井风情。在高楼林立,灯光璀璨的都市繁华背后,重庆的老街小巷在漫长岁...

​​重庆的老街,代表着“老重庆味道”,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人文,诠释着市井风情。在高楼林立,灯光璀璨的都市繁华背后,重庆的老街小巷在漫长岁月里静默着,关于未来,它们从不言说。


摄影丨新浪微博@龚先森GongSen


你应该好好看看这些街道,它们给人们的就是最真实、直白的城市记忆,处处都写满了“生活”二字。


摄影丨新浪微博@有鹤在林_


01

中野路

卡在“旧时光”里的人和物


观音桥的中野路,藏着许多旧时记忆!北面是时尚的观音桥商业街,南面是古旧的老巷子,一条马路仿佛隔开了重庆的前世今生。



从这个路牌往里走,能看到这条街上到处都是做生意的小铺子,吃的用的耍的都能在这里买到。



在别人眼中这是一条又窄又小且永远充满着市井喧嚣的老街。而对于很多在这里长大的人来说,这里曾经还是每逢过年,都会来赶场的“购物中心”。



沿街都是朴实无华的小店铺,每到早晨,人来人往,走在路上,耳边讨价还价的声音不绝于耳。


挎着购物袋结伴买菜的嬢嬢、开着掰掰车想拉客的大爷、赶着上学的小学生以及在后面追着往孩子书包里塞早饭的妈妈......毫不夸张,这里可以让你一秒穿越回90年代。



这条街里面的野水沟菜市场,依旧是记忆中熟悉的菜市场的模样——沿街为市、以地为摊,街两旁摆满了瓜果、河鲜、家禽、用具,迎着小路向上,整筐整筐的蔬菜堆在两旁,黄桷树立在墙外肆意生长......



中野路,在重庆人眼中是永远充满着市井喧嚣、吵闹、商贩们叫卖声的老街。无论这座城市如何革新变化,只要回到这条喧杂的老街,就能感受到老重庆熟悉的味道。



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抬起脚就能丈量出结果。这里有每个人最真实纯粹的一面,也有生活最本质的样子。



如果繁忙的工作令你疲惫,如果复杂的人际交往令你倦怠,不如找个晴朗的周末清晨,去中野路深吸一口生活的气息再上路吧!


以上摄影丨新浪微博@三慢子


02

朝天门

让时光重回20年前


提起朝天门,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人群密集而热闹的批发市场。印象最深刻的两个批发市场是大生和大正商场,两个商场被一条窄窄的马路隔开,马路上车流和人流打成一片。



这里过着既有活力又有节奏的生活,棒棒们天还没亮就开始工作,商家们忙忙碌碌地进货取货,马路上此起彼伏的喇叭声,街道上各种吆喝叫卖声......每天下午2点之前这里永远都是热闹的。



还记得以前走在朝天门,不论是在码头边上,还是在批发市场周围,总会瞧见许多小时候经常见到的“手艺人”。那些老手艺人做出来的美食,是朝天门一直独特并发光着的原因。


摄影丨项杰欣


不过,伴随着拆迁的城市化进程,这里也发生了改变,朝天扬帆在这里建起,成为全新的打卡地标。不变的是扎根在这里的精神和文化,很多东西都值得回味。



如果你是怀旧的人,可以去朝天门逛逛,走在街头就能看见世间百态,那一声声吆喝与在昏暗灯光下映出的人生。




朝天门是重庆的底色,质朴,市井而包容万象。走在这里,无论何种身份的重庆人,都不会忘记自己跳动的热心肠。


摄影丨项杰欣


03

铜元局

珍贵的老城旧影


在南岸,除了十八梯、下浩老街,还有一处被人遗忘的地方——铜元局老街。



铜元局,在《寻城记 - 重庆》一书有记载:


清光绪三十一年,四川总督锡良在重庆设局铸造铜元,引进英、德机械设备各一套。民国二年五月正式铸造铜元,后又铸造银元,因工厂初始制造铜元而得名“铜元局”。


民国初年,铜元局成了各军阀争夺的肥肉,刘湘占据重庆后,将铜元局改造成兵工厂生产子弹。抗战期间,铜元局成为后方重要的兵工企业,为抗战立下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后,兵工厂改建为国营长江电工厂,继续生产军工产品。



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厂工宿舍。在铜元局轻轨站旁,苏家坝立交的下方,走进这里仿若步入半世纪前的光景,红墙青瓦,典型的单层挑高厂房模样。



破旧残损的房屋在周围的老树遮掩下,有些密不透光,地上堆满了落叶,让人被腐烂潮湿的气味包裹着。碎瓦残墙透出了岁月的影影绰绰,几只嫩绿枝桠摇曳,破旧荒凉,却有另一番美感!




砖房旁晾晒着床单,散养的鸡,四处跑动,剥落的墙体上,写上了大大的“拆”字,醒目而刺眼。因大多数住户已经迁走,仅有几户人家还坚守在此处,不再有过去家属楼的热闹景象。



曾经,这里诞生了很多第一:第一盏电灯在这里亮起,第一台外国设备在这里转动,第一家本土企业在这里创办……那时候有集镇、医院、学校,远比现在繁华。


如今看到的是老街历经风霜后的苍凉破败,不过也能在其中感受到以往这里古朴娴静的慢生活状态。



重庆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正因如此,这样的老城旧影,才显得无比珍贵!


以上摄影丨新浪微博@三慢子


04


大佛段老街

最后的老重庆记忆


大佛段老街,承载着无数南岸土著的记忆!街道看似极其普通,近年来由于旧城改造,城市拆迁,这里也成了老重庆记忆的最后一片净土之一。



商铺零星地点缀着老街,接连不断的脚步叩响石板,发出清脆的声音。



听着喧嚣的人声,走在拥挤的人群中,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是记忆中熟悉的味道。



冒着热气的早餐铺,卖新鲜蔬果的小贩,各种商铺......儿时的亲切感扑面而来,这种感觉是难以忘怀的。



小巷也曾商铺林立,副食店、理发店、杂货店、缝纫店、服装店......很多店铺被流转的时光悄无声息地带走。


时间在大佛段老街这里,似乎放慢了脚步。早市的人群散去,属于老街的生活才真正开始。



如果说正街还能体会到热热闹闹的烟火气,那么老街背后的景象才是令人无限唏嘘。从小道拐上去,街上人烟稀少,一路走下来偶尔才能见到几户人家,非常清静。



大部分原住民都搬离了这里,废弃的房屋旧址寻不到一丝生活的气息,曾经繁荣的景象恍然如梦,只剩下满目的荒凉。



20年前,这里是南岸最繁华的区域中心,曾经的热闹与繁华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而今天,这条承载了无数老重庆人记忆的大佛段老街也将面临着拆迁改建等问题。


高楼林立遍地起,老街小巷、市井文化、人情风俗也会慢慢地消逝,只剩下一份无处可依的情怀。



05

鲁祖庙

百年老街,人间烟火


鲁祖庙,解放碑最后的市井!


住在这里的人们,每日的生活就像赶集。脚踏解放碑的繁华喧嚣,又享受着老街区里的人间烟火。这里,繁华与市井只有一线之隔。



虽叫鲁祖庙,但是现在的街道里并没有庙,而是出了名的花市。进入这条百米老街,最直观的便是满目的花店。各种鲜花盆栽立在两旁,有迷人的浪漫,也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鲁祖庙也是一个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惊喜之地。除了随处可见的花店,还有很多十分地道的重庆美食,这里也是吃货必打卡的一个地方。



山城活色生香的生活场景,每天都在这里上演着。对于很多人来说,鲁祖庙是藏于闹市的净土,展现的不是重庆的繁华,而是这座城市的文化缩影,有着令人难以忘怀的老重庆气息。




这条百年老街,历经岁月的洗礼,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如今也面临着改造,将拥有属于自己的新面貌。


趁它现在还未变迁,不妨做一回时光的看客,去感受百年山城的市井文化!


以上摄影丨新浪微博@三慢子



老街巷,是风物的见证者,民风民情的记录者,亦是城市俗世百态的讲述者......它们的存在,与繁华无关,仅仅是为了提醒我们,重庆,是座有山有水有故事的城市。


摄影丨新浪微博@三慢子


如今的重庆高楼叠峦,钢铁的筋骨步步上爬,在发展在成长,在用力地呼吸,但不可遗忘的是,重庆依然还是很久以前以石板和青瓦组成的那座小城,有着自己的韵味儿。


摄影丨新浪微博@starstyles​​​​

上一篇 下一篇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