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技术资讯月刊〉方彦翔领跑Micro LED国家队
作者: 来源:cnyes 2019-07-13 17:43:42
MicroLED具有低功耗、高亮度等优势,市场对其取代白领ED作为下世代照明技术,无不寄予厚望。工研院电子与光电系统研究所副组长方彦翔深耕LED技术,认为台湾MicroLED的发展有赖产业横向联系,组织产业联盟,链结全球材...
Micro LED 具有低功耗、高亮度等优势,市场对其取代 白领ED 作为下世代照明技术,无不寄予厚望。工研院电子与光电系统研究所副组长方彦翔深耕 LED 技术,认为台湾 Micro LED 的发展有赖产业横向联系,组织产业联盟,链结全球材料/精密设备/半导体/ IC / LED 等相关资源,打造 Micro LED 专用试量产线,获第六届国家产业创新奖“创新菁英奖”。工研院电子与光电系统研究所副组长方彦翔方彦翔还记得,5 年前,面对台湾应如何布局下世代显示技术,应选择哪项技术,院内曾有过一番讨论,“当时许多人都倾向发展技术较成熟的 白领ED,但三星在 白领ED 技术开发与成本优势已大幅领先,不利于竞争,”方彦翔认为,投入具前瞻性但难度高的 Micro LED ,“要就要跑在世界前端,”获得工研院电光系统所所长吴志毅、副所长高明哲及组长朱慕道、组长林建中等的大力支持、强大技术团队支援、经济部技术处经费补助及林渊博博士在处内的沟通下,也启动了台湾 Micro LED 的发展引擎。 相较于过往的显示技术,Micro LED 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其制程所牵涉的领域非常广,方彦翔表示,“企业通常只熟悉自己的业务,必须有一个平台把产业链全部串接起来。”在方彦翔建议下,2016 年底工研院成立“Micro LED 联盟”,横向链结国内外半导体、IC、PCB、设备及封装,共同开发关键技术,并针对品牌厂所需的系统规格串连供应链,为厂商找到“出海口”。其中,室内显示屏已进入试量产测试,电竞荧幕、车载荧幕等产品,数年内也将看见成果。 要说服跨领域厂商共同投入平台并不容易,方彦翔逐一克服挑战,“最大乐趣就是成功说服国内外系统、品牌大厂实际投入大量资源参加研发平台!”他指出,沟通的关键是要站在对方立场,设想如何解决痛点,并充分掌握不同国情与思考模式。像是到日本拜访厂商,“日人英文好不好不是重点,用母语还是最能表达出实际内心的想法,请翻译用日语沟通,比直接用英文,更能打动他们。” 家中为钟表盘商,从小看着父母亲让利予下游商家同时兼顾上游的销货数量,让方彦翔对产业链共好这件事有着强烈使命感。台湾 LED 产业在全球名列前茅,工研院在 Micro LED 的专利数量上也高居全球第 3 名,台湾必须要把强项连结起来,站在既有的利基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他也期许,能尽一己之力,整合跨领域技术,协助产业翻转跃升,让台湾在下世代显示技术中持续发光发热。转载自《工业技术与资讯》月刊第 329 期 2019 年 05 月号,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