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荣耀9X全球最高的AI跑分,只是达芬奇架构能力的冰山一角

作者: 来源:wbtt 2019-07-10 20:01:39

​​昨天,我在微博上晒出了麒麟810芯片的实体,并请大家猜测芯片上的图案“D”有何含义。有部分朋友猜到了答案:这个“D”指的就是华为自研的...

​​昨天,我在微博上晒出了麒麟810芯片的实体,并请大家猜测芯片上的图案“D”有何含义。有部分朋友猜到了答案:这个“D”指的就是华为自研的达芬奇(Da Vinci)架构。达芬奇架构究竟有多牛呢?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荣耀9X全球最高的AI跑分,只是达芬奇架构能力的冰山一角。

 

我想用《三体》中的“高维”一词,来形容达芬奇架构在AI领域的碾压优势。相比市面上其他的AI计算,达芬奇架构是一个全新的、高维的芯片架构。这种高维,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达芬奇架构在计算原理上的高维。早期的CPU和DSP处理AI计算,其实是一维的线性结构,效率低下,还特别费电;后来大家找到了GPU和TPU,可以理解成是一种二维平面式的计算方式,AI计算的速度虽然得到了提升,不过台式机GPU的满载功耗还是动辄上百瓦。

而现在,我们针对AI计算特点,研发设计出了达芬奇架构。这种创新架构又被称作“达芬奇魔方”——它正如魔方一样,是三维立体的。而且这种三维运算模式,其实非常适合AI的矩阵运算,它能在确保能耗最小化的同时,提供澎湃的AI算力。打个比方,高维的运算模式,能让我们在获取计算结果时“少走点路”,可能别人用五步才能干完的活,我们一步就到位了,而且在旗舰级7nm工艺制程的助攻下,我们功耗也会更少。

 

由这种创新架构结出的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麒麟810的AI-Benchmark得分超过32000分,稳居全球第一,荣耀9X也因此成为“最聪明”的手机,这是高维碾压优势的第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是达芬奇架构在场景应用上的高维。这怎么解释呢?大家都知道,在以往,不同的计算架构基本只能使用在它自己的领域。比如X86架构用在桌面电脑,ARM架构用在移动设备,GPU也是一样的道理,桌面版和移动版井水不犯河水。历史上曾经有过跨界的尝试,但他们几乎都失败了。

 

而达芬奇架构,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覆盖了从零点几瓦到上百瓦全场景的计算架构!大家可以把它比喻成金箍棒,能大能小;也可以把它比喻成航空母舰,“万物皆可载”。去年HC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发布了华为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其中就包括基于达芬奇架构的系列化AI芯片:Max,Mini,Lite,Tiny和Nano五个系列。前两天的技术沟通会上,我将这五个系列解释为超大号、大号、中号、小号、超小号,它们能满足全应用场景的AI计算需求。

 

怎么理解这些不同的尺码?像超大号(Max)和大号(Mini),指的就是昇腾910和昇腾310,它们分别是“计算密度最大的单芯片”和“高效计算低能耗的单芯片”,都堪称是AI芯片中的“火箭发动机”。这两款芯片可用于云计算与边缘计算,从应用场景来看,其能助力打造智慧城市、探索自动驾驶或赋能新兴产业等。

 

而荣耀9X搭载的麒麟810,其实就是应用于消费类端侧的中号芯片(Lite),虽然个子小小,功耗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却也是“跑车发动机”,能提供旗舰级的AI计算能力。对端侧AI应用的探索,无论是拍照、游戏还是AR,我们一直都是引路者。至于荣耀9X上的AI体验有何升级,我在此先留个悬念。

 

达芬奇架构的这种无限延展性,相比传统计算架构,就是一次来自高维的“降维打击”,是目前全世界的独例。此外,达芬奇架构的无限延展性,也为未来的全连接时代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科普了这么多,最后我也想谈谈情怀。科技的目的是普惠,而AI的价值,也一定在于其可以无处不在的赋能产业,造福每个家庭和个人。我们希望AI不再触不可及,我们期待能通过不断探索、不懈坚持,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达芬奇。​​​​

上一篇 下一篇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