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亚洲300强出炉 科技股领军 贸易战争议存隐忧
《日本经济新闻》今(10日)公布“亚洲300强”企业排名,高科技公司顺利占据榜单前列,但是由贸易战局势转为紧张,除面临关税壁垒之外,供应链也趋于混乱,正考验这些高科技公司。 这份排行名单依亚洲除日本以外,最大与成...
《日本经济新闻》今 (10 日) 公布“亚洲 300 强”企业排名,高科技公司顺利占据榜单前列,但是由贸易战局势转为紧张,除面临关税壁垒之外,供应链也趋于混乱,正考验这些高科技公司。
这份排行名单依亚洲除日本以外,最大与成长最快的 325 家公司,根据过去 5 年的平均营收成长、净利成长、净利润率与股本回报率 (ROE) 及财务状况等 5 项指标,来进行评比。

贸易战威胁亚洲科技公司
韩国 SK 海力士挤下台湾的南亚科 (2408-TW) 及中国安徽海螺水泥,占据排名首位。这家韩国第二大的记忆体晶片厂,掌握整体 DRAM 晶片约 30% 的市占率。它和其他亚洲半导体厂一样,在去年底之前,享受了来自半导体多年的荣景。
不过,上周日本宣布管制 3 项关键半导体材料后,SK 海力士和它另一个竞争对手三星电子 (第 66 名),成为首当其冲的目标,他们在氟聚酰亚胺 (Fluorine Polyimide)、光阻剂 (resists) 与氟化氢 (hydrogen fluoride) 所持的库存平均仅 1 个月。
这种情况也表明,亚洲科技行业成为这波关税及科技大战中,极易受伤的角色。原本在智能手机带领的需求快速成长下,有利于半导体公司,特别是去年前 3 季的出色表现,推升 SK 海力士与南亚科的排名。现在不仅失去了超级周期,更要面临各种由贸易战所衍生的新难题。
本次亚洲 300 强的前 16 名中,科技产业就占了 11 名,整体 300 强的净利润率为 8.99%,优于日本日经 225 指数的 5.4%,但略低于标普 500 指数公司的 9.6%。
台湾南亚科排名第二
台湾企业在前二十名中,南亚科名列第 2,大立光 (3008-TW) 排名第 5,其他为台积电 (2330-TW)(12)、可成 (2474-TW)(14) 及上银 (2049-TW)(16)。
南亚科董事长吴嘉昭表示,贸易战升级为科技战,因此所带来的供应链威胁令人忧心。由于供应链之间互相关联,一些微小元件或关键材料的限制,都可能会影响整个电子产业的生产。
在贸易逆风下,DRAM 价格正快速滑落,自去年 9 月到达峰值之后,已减少约 3 分之一。日本祭出的新管制,可能会继续加剧局势变坏。Rakuten Securities 首席分析师 Yasuo Imanaka 认为,这取决于库存水准,不过供应短缺有可能推高价格。

整体环境变差,南亚科再次削减了今年资本支出,由计划的新台币 106 亿元,削减逾 30% 至 70 亿元。
台积电、可成相对乐观
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数据,全球半导体产业预计今年出货量将下降 12%,至 4120 亿美元,主要原因即来自记忆体晶片需求下滑 30%。
这种变化下,晶片需求需要依赖新技术的需求,而台积电对此相对乐观。尽管去年底开始的贸易战打击需求,但董事长刘德音认为,5G 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可能带来下一波技术热潮。
处于智慧手机产业下游的镜头制造商大立光,由 2017 年的首强到今年降至第 5 名,受 iPhone 需求降温影响,造成营收与利润的下滑,影响了排名表现。
iPhone 重要金属机壳供应商可成则在抵抗下跌趋势,2018 年仍达成净利润增长 28%。公司认为,下半年预计较上半年有显着成长,但也表示,贸易战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