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看完我就震惊了!
连追四集《长安十二时辰》之后的当天,我做了一个极美的梦。梦里都是焦香的胡饼、酥烂的水盆羊肉、甜糯的火晶柿子……emmmm,好像一不小...
连追四集《长安十二时辰》之后的当天,我做了一个极美的梦。梦里都是焦香的胡饼、酥烂的水盆羊肉、甜糯的火晶柿子……emmmm,好像一不小心暴露了一个吃货的本质。
当然让人念念难忘的还有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展现出来的大唐气度与风仪。而这些盛唐气象的传递全都藏在了细微处,一个镜头的流转与切换间可能就是一个草灰蛇线的铺垫或者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见证一下全员处女座的剧组,随机在剧情乃至剧情外中为我们埋下的小彩蛋和准备的小惊喜。
震惊1:这个一镜到底信息量很大!!!
开篇的一个长镜头就震惊了,上元节前夕屋檐上的预备着过节的灯笼已经挂上,朱楼上唐妆歌姬唱起李太白的新作。
镜头缓缓地摇过大街上的行人,牵着要进城的人,贩卖吃食的小商贩们,长安城的一角与一天都在这之中缓缓地流动起来。这个长镜头既交代了故事背景又烘托了节日氛围,同时细细看来还隐藏着诸多盘根错节的伏笔与细节。
内监在城墙上宣读圣人诏令宣布西市开市,大家放大诏令图仔细看看,会发现在在诏令开头加上了“门下”两字,这是因为三省六部制在唐朝日渐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政治制度。唐代的大诏令是由门下省审核颁布,所以会在文件的开头加上“门下”两字。
同样的故事设定在正月十四这一天,而不是正月十五上元佳节的正日子是因为当时长安城实行宵禁,过了时间点是要关闭城门与坊门禁止通行的。上元节之所以能够成为当时如此重要的节日除了是古代的情人节这一原因之外,大概还包含着百姓们终于拥有了夜生活的快乐。
再往下深挖一点,还记得那个燃起的灯笼吗?再细一点,那只灯笼上画的是跳傩舞时使用的面具,后来狼首曹破延三人就是扮成跳傩舞的人逃跑的。燃烧的灯笼与长安将要面临的劫难暗暗呼应。真的,是不是细思恐极。
震惊2:崔旅帅背后的故事
但在这样的熙攘繁盛之下依然隐藏着危机与灾祸。百姓们沉浸在上元佳节的欢愉氛围中,盘算着去看今年的大仙灯的路线,却有人在这样的全城同庆中痛失了自小爱他护他的阿哥。
陇右崔器,一身湿衣跪在靖安司中,脸上渠水混着泪水。他奉命击杀狼卫,却看着阿兄殒命、狼首逃脱。他拼了命去追即便跳了渠仍未果,于是只能浑身湿漉漉的回靖安司复命。
还有一个小细节值得一提,第一集中崔器的哥哥崔六郎被狼卫所杀,他死了以后弟弟给他的贡品是一张胡饼。
那是因为六郎为了给弟弟买军籍私贩珍珠伤了肠胃一辈子只能吃流食再也不能吃这最寻常的食物了。再回头想想,剧集开篇崔器执行任务的时候扮演的就是一个卖胡饼的商贩。
关于崔器还有一个隐藏的小彩蛋,他表情之所以一直不自然是因为在剧中他的人物设定是兔唇,所以说话奇奇怪怪,可以看出演员很用心~
震惊3:长安美食撩za咧!
除了这些完美对照历史的小细节,导演和作者也会偶尔调皮一下。第二集中背景里有一对母女在吃羊肉泡馍,但是其实羊肉泡馍是宋朝的时候才出现的。
大家提到西安的时候,大概第一个蹦出来的西安美食就是羊肉泡馍。导演西安人,任性了一把。
虽然偶尔调皮一下,但更多数的时候剧组展现出来的是对历史巨细靡遗严谨的考据。大家看到剧中人物烹茶是用勺子舀而不是用茶壶倒出来,这与唐人的茶道是十分吻合的。
唐代的茶是咸口的,不仅会在茶中加盐,还会放葱、姜、花椒、大枣、桂皮、橘子皮、薄荷叶等等,配料与味道都十分丰富,简直一晚管饱。难怪当时都叫吃茶而非饮茶。
震惊4:人人都要嚼的薄荷叶是啥玩意?
导演任性,作者偶尔也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还记得剧中出镜率非常高的薄荷叶吗?
那简直就是唐朝版的口香糖和社交利器呀。朋友之间递一递,增进感情;陌生人之间传一传,迅速拉近关系、套上近乎。让人想要试上一试了对不对,但这个情节是作者瞎编的,没想到吧。
原本作者想写的是槟榔但转念一想,槟榔这个东西貌似很晚才传入中原所以信手一改改为了薄荷叶。但其实唐朝人确实是有吃“口香糖”的习惯的,只不过他们在嘴里含的是丁香或者一些香料制成的小药丸。
震惊5:张小敬是真实的吗?
讲完了这些吃食我们再来看看《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人。《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双男主之一雷佳音饰演的张小敬,大家或许以为他是虚构出来的人物但其实历史中确有其人。
这里有一处伏笔和呼应,姚汝能与张小敬进入平康坊地下城之前,曾经询问过张小敬的经历说自己靠写小说赚点小钱。
后来姚汝能写的《安禄山事迹》中,有这么一句:“骑士张小敬先射国忠落马,便即枭首,屠割其尸。”这个张小敬,正是马嵬驿兵变中杀死杨国忠的那个人。虽然只有只字片语,但姚公没有食言。
震惊6:程参原来是“戏精”
还有冲冠一怒为“绿眉”然后被关进靖安司大牢的书生程参,他其实对标的是唐代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岑参。就是那句著名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句的作者。
没想到他在剧中被刻画得这么可爱,那句“那我就滚于此处”真的够我笑上三天了。但是剧中程参写诗文拜谒达官贵人,这其实是和唐朝的行卷之风是密切相关的。
震惊7:李必和右相的故事
正如程参所言唐朝文风鼎盛,重诗歌华彩故而以诗歌干谒成风。那干谒最多送往的自然是占尽权柄的右相府邸。剧中两大势力,一个崇尚“道”一个坚持“法”。从各自的府邸与衙门牌匾就可窥见一二。
李必去拜见右相曾有一场“道”与“法”的论辩,而在右相府邸之上挂着的牌匾为“法莫如显”正是出自法家经典之作《韩非子》。而靖安司之上同样悬着一块牌匾,上书“上善若水”出处是《老子》。其中用心与隐喻不言而喻。
震惊8:隐藏的大咖!!!
最后还有一个小彩蛋送给大家,大家看到的片头里面每个时辰的书法包括“长安十二时辰”这六个字都是祖峰老师写的,对就是《欢乐颂》中的奇点。不小心发现又发现了娱乐圈中的一位书法高手。
除此之外还有地下平康坊的城主葛老的声音大家也颇为熟悉,是《甄嬛传》中的四郎陈建斌老师为葛老配的音。
细节是魔鬼,所有的大唐气象其实都在这些细节中传递到了我们眼前。这样的处女座剧组,怎么能让人不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