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的大智慧
静夜门外潇潇雨,正是用心读书时,素书相传是黄石公所著,张良得到真传,回去仔细研读,后来辅佐刘邦得了天下,小的时候读过,但是当时的人生阅...
静夜门外潇潇雨,正是用心读书时,素书相传是黄石公所著,张良得到真传,回去仔细研读,后来辅佐刘邦得了天下,小的时候读过,但是当时的人生阅历不够,很多深刻的道理没有办法体悟,最近几天又看了一遍,跟多受益良多,这本书对人性认识的深度,大可安邦治国,小可安身立命,应该作为一本枕边书常读常新,慢慢的领悟,下面我就再录一些和大家分享一下感悟,抛砖引玉,这本书博大精深,不可能是一下子说的透的,需要我们反复的阅读,方能窥其一点真相。
道家使我们土生土长的文化,素书也属于道家的范畴的经典,道家的道德经,还有阴符经看过一点,总体觉得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是对的,古代凡是治理的好的领导者都是用道家的思想,比如文景之治,比如贞观之治,都是与民休息,休养生息,我们人的身体也是,多欲必然罚害身体,得不到就会忧心抱怨都是疾病的根源,根源在于多欲。
在我们现在社会,信息爆炸,竞争激烈,人们普遍焦虑的心态下,重新阅读一下道家的经典,是有好处的。素的本意是指一种纯白色的绢,这里形容纯洁,干净,朴素、简单的做人道理。书中认为,尽管人生有跌宕起伏、成败荣辱,但做人的道理并不复杂,只有五个字,即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下面我们就围绕核心思想聊一聊。
所谓道,就是宇宙万物、人类社会运行不竭的自然准则,道虽然支配着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却很少有人知道它们运动变化的由来。天有昼夜四时变化规律,春天和煦、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太阳月亮一来一往,大地万物自然生长,这就是天理自然之道。
德者,人之所得,是万物各得其所欲。所谓德,就是指人的所得,就是让世间万物各得其所、各尽所能。气候四季运行中产生阴阳、冷热变化,刮风下雨,滋润万物,这是天的德行。正其心、修其身、对父母孝顺,对朋友诚信,这是人的德行。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永远不会孤立,山深则兽归之,渊深则龙归之,道高则好运来,德高则贤人聚。
所谓仁,指的是人与人、人与万物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有慈悲恻隐之心肠,让万事万物都能遂其所愿,各有所成。
自己不愿意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如果一个人愿意施惠给他人,那他人自然与他亲近。用要求他人的心来要求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他人所谓的义,遵从行为规范,根据义的原则奖善惩恶,办事要合时宜,处事要得体,让人感到舒服,义是一个人处世标准的判断,符合这个标准就是善,违背这个标准就是恶,要赏善罚恶。
所谓的礼就是人们身体力行的做人处事的行为规范。礼其实就是道德仁义的自然发露,刻意为之的礼就虚了。
潜居抱道,以待天时,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
主要说的是顺势而为,不能强为,这个和做股票一个道理,无量下跌趋势,就要无为,要防守。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贤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这三段主要是说人的德行与定位,虽然字数不多,但是真的能做到的人确实很少,其实我们现在的教育里缺乏这种基本的教育,小的时候学的思想品德过于肤浅,而且到了社会没几个人不见利忘义的,真正拿这些行为准则身体力行的都是大人物,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行的正,走得远,人间正道是沧桑。看李嘉诚传中就有说,他父亲是校长,对国学很有研究,他受其影响,小的时候读很多这方面的书,他教育两个儿子也是,每周拿出一天租一个小游艇对他们教育这些做人的基本道理,财自道生,利源义取。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损恶,所以禳过。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酒乱性,色迷人,女色伤害人的精气,精气耗损就会伤害人的元神,元神受伤,做事就不明晰,兰陵笑笑生说,酒色财气,人生在世,一件也少不得;到了那结果之时,一件也用不着。如浊酒三杯,便是穿肠毒药;艳姬妾一室,无非刮骨钢刀,升官发财就是进棺材,赌气斗狠不过是唇亡齿寒。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博学切问,所以广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恭简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亲人友直,所以扶颠。近恕笃行,所以接人。
区区的一千三百字,说透了立身明势的大智慧,虽言简而意深,今天就说这么多吧,这本书博大精深,应该仔细读,应该反复读,可以修正我们现在人的很多坏习惯,一些骨子里导致败亡的根,
一个人如果德行不足,即使有点才能也不能长久,德是才之基,根基断了,一些都是镜花水月,所以一切都开始于正心诚意,你的事业是表象,都是从心发出来的,心不正,事不成,成了也不能长久。所以古人说的:正心诚意修身治国平天下,是真理,一切从心出发,也是重新出发!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