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时空的苗族文明,如何激发科幻创造力
嘉宾Derek Kunsken,加拿大科幻作家,其短篇刊登在中外各著名科幻杂志,首部长篇《量子魔术师》和续作《量子植物园》都在中国首发;Kelly Robson,加拿大科幻作家,曾获星云奖与极光奖,中篇“Gods, Monsters and the L...
嘉宾
Derek Kunsken,加拿大科幻作家,其短篇刊登在中外各著名科幻杂志,首部长篇《量子魔术师》和续作《量子植物园》都在中国首发;
Kelly Robson,加拿大科幻作家,曾获星云奖与极光奖,中篇“Gods, Monsters and the Lucky Peach”入围今年的雨果奖、星云奖、斯特金奖;
Lawrence M. Schoen,美国科幻作家,SFWA前董事。作品获坎贝尔奖、雨果奖、星云奖等重大奖项提名,还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克林贡语研究者;
靓灵,未来事务管理局签约科幻作家,曾从事地质灾害研究工作。擅长在宏大神奇的设定中表现人类的温情。代表作品《黎明之前》《落言》《珞珈》;
Samantha Murray,澳大利亚科幻作家、剧作家。她的短篇作品发表在诸如《克拉克世界》《光速》等科幻杂志。她曾获澳洲科幻奖;
韩松,科幻作家,新华社高级记者。屡获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等,代表作《驱魔》《地铁》《宇宙墓碑》
(左起:韩松,靓灵,Kelly Robson,Lawrence M. Schoen,Samantha Murray,Derek Kunsken)
论坛背景:本场活动所邀请的嘉宾,均游览过未来事务管理局位于贵州丹寨的科幻工作坊,并深入接触过苗族文化。具体详见
你肯定想不到,科幻作家采茶能有多快 | 未来局科幻工作坊
Lawrence M. Schoen根据本次行程创作的小说《三限率》成功入围星云奖最佳中短篇小说提名,这部小说讲述了在丹寨和贵州发生的科幻故事。蜡染、啤酒、星际旅行、人类灭绝计划,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被奇思妙想串联在了一起。
拯救人类的,是姥姥做的贵州酸汤鱼 | 2019星云奖提名小说
韩松:
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各位有什么想法?
靓灵:
这个题目和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是共通的。蚩尤和宇宙飞船的关系与仿生人和电子羊的关系很类似。苗族思维很活跃,有创造性,而宇宙飞船是有创造性的人才能想到和做出来的,我觉得是很适合苗族文化的题目。
Kelly Robson:
我想蚩尤肯定会梦到自己的宇宙飞船。苗族是非常出色的本土民族,他们富有创造性,善于表达,他们的飞船会很漂亮,而且有“角”。
Lawrence M. Schoen:
我在想象他们的飞船会有多漂亮,应该会有很多装饰,比如银饰。人们还会教孩子造更多的飞船,这项技可能会变成苗族的新手艺,然后发展成工业,世界闻名。
Samantha Murray:
苗族有很长的旅行和迁徙的历史。他们跋山涉水,花了很长时间,才到达现在的居住地。制造宇宙飞船对他们来说会是一个新的旅程,他们的飞船也一定是非常美丽的。
Derek Kunsken:
我看到题目时没有太多想法,而是有一种感觉。我非常激动能和人们分享我对于丹寨的感受和观察。我还保有着第一次来到丹寨时,这个地方带给我的深刻的感动。我真的被这个地方感动过。
在旅行的时候我们都会有一种担忧,怕看到的都是表层的东西,不能看到当地最核心最真实的一面。但在丹寨我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核心文化。另外,这次旅途给我展示了中国扶贫工作的成就。我想在加拿大在这方面有很多不足,我们可以向中国学习,去做更多的尝试。
认真聆听的Samantha Murray与回忆丹寨见闻的Derek Kunsken
韩松:
在座的几位都去过丹寨,这是贵州的一个苗族聚居区,从贵阳下了飞机还要开很久的车才能到。那里的人认为蚩尤是自己的祖先,4600年前蚩尤战败于黄帝,于是苗族通过长征迁移到南方。我们去丹寨后发现,苗族在4000年前就是中国最先进的民族了,他们首先发明了种水稻、冶金、兵法,还观测天文,他们代表的农耕民族在往北迁移时与黄帝和炎帝代表的游牧部落发生冲突,结果他们被打败了。这和中国历史上反复发生的情况差不多。
现在丹寨是国家级贫困县,我们这次去就是想看科幻作家能不能帮助他们脱贫、科幻能带去什么帮助。
Derek Kunsken:
我去过杭州的高科技产业中心,在丹寨看到了用就业扶贫的方式。加拿大有一种关于劳务市场预测报告,预测未来10年、20年的行业趋势。我们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把对行业的预测、高科技产业的扶持、就业政策这三者结合起来,是一个可能的切入点。
韩松:
但是科幻离当地人的生活太遥远了,能带来什么改变?
Kelly Robson:
某个地区的本地人生活比较贫困,因此我们就有一个误解,认为他们活在过去。事实上,本地人和我们一样活在现在,在走向未来。他们的文化或许看上去有些老旧,但同样充满活力,能给所有人带去思考。科幻作家需要把这一面展示给每个人,告诉大家,本地文化现在很活跃,在未来也会有更好的发展。
Lawrence M. Schoen:
我同意Kelly的看法。苗族人生活在当下,但与过去有着更紧密的联系,他们把过去的特质保留在现代社会。从这一点上看,你可以说他们是时间旅行者,同时生活在过去和现在。科幻作家擅长展示未来,相比那些只生活在现在的人,本地人或许更能看到过去和现实的联系,因此就能很顺利地过渡到未来。作为科幻作家,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把二者联系起来。
美国科幻作家,SFWA前董事Lawrence M. Schoen正在发言
Samantha Murray:
历史上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对待。我想象未来太空时代后,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或许能更好地对待当地属于“少数族群”的居民。
靓灵:
苗族人有很多艺术表达形式,蜡染、针线、木刻等等,他们甚至不需要借助机器,用纯手工的形式,在空白的纸上就能雕刻出精美图案和精密的图形,这是一种很奇特的能力。我们把科幻带过去,希望能带去他们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我当时和一个木刻匠人聊过,给他画了一个飞船。他很感兴趣,说要把飞船刻出来。可惜我当天就走了,没看到他的作品。苗族文化包容性很强,他们很好的保留了传统文化,同时也用支付宝、二维码,新信息如果能用在文化表达里,会很有意义。
韩松:
丹寨建了一个全球科幻作家工作坊,不仅关注眼前的脱贫,还有更长远的东西。当地使用蔡伦时代的造纸术,我们在蜡染上画画,有宇宙飞船、木星,这种感觉很惊奇。
我觉得可以反过来问,苗族能给科幻带来什么?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从没想过可以用这种方式去写。那么科幻可以从远古神话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里吸取什么灵感?
Lawrence M. Schoen:
我从丹寨回来写了一个第一类接触的故事:外星人来到小村子,带走了一些属于苗族人的蜡染。
每一代人,无论科技发展程度如何,都会仰望夜空,充满敬畏,因为这是超越日常体验的东西。千万年前的人们每天考虑的是生存,但或许偶尔也会看星星,想象去哪里会怎么样。这种向往是共通的,每一晚都是如此,深入心灵,梦想家就是这么来的。你需要做的就是仰望星空。
Samantha Murray:
丹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但很难说清这影响究竟是什么。在不同的场景中,人们的表达各不相同,年轻人如何继承和延续传统。站在山上往下看村子的时候,我在想,我们要如何带着自己的文化进入太空。
Lawrence M. Schoen(左)、Samantha Murray(中)、Derek Kunsken(右)
Derek Kunsken:
当地人生活在当代中国,同时保持了苗族的特有诠释。扶贫工作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达到经济自给自足。随着科技发展,我想苗族也会把自己的文化特色带进未来。
在杭州我第一次接触了人工智能,那么苗族人会怎么写AI 算法?会不会加入扶贫因素?女权主义者做AI 时又会怎么考虑?
靓灵:
科幻能提供新的视野,过去也是一种视野。我们的科技被限制在狭窄的年份中,只能看到眼前的东西。前两天和考古的朋友吃饭,他说起去墓室,下去很轻松,上来很沉重,大家就开玩笑说是不是见鬼了。我是学理科的,就说你可能就是消耗了血糖,上来时抵抗重力做功就会累,这说明我看事情的视角被学过的东西所限制了。
我们读的是当代新闻,不知道以过去的认识会有什么看法。传说中蚩尤三头六臂八只脚,但我们现在想象外星人大多只有双手,这就是个限制。古代的文化不会受今天的文化所限,其实就是一种宝藏。我们读到生活没有的事物时,应该去思考为什么他们能想到我们想不到的。
Kelly Robson:
我们去了丹寨的一个小村子,和当地做艺术的人聊天。他们搭建了一些屋子,邀请全世界的艺术家来采风,我就在其中一间里写下了我的作品。故事设置在300年后,主人公是来自月球的难民,因躲避追杀来到丹寨,学到了很多关于过去的知识,对自己的内心有了更深的了解,变得更成熟、更快乐、更有成就感。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拍了很多照片,那里的风景也深深留在我脑海里。
韩松:
我们一共去了十几位科幻作家,丹寨是万达集团以科幻模式建立的小镇,投资几十亿帮助脱贫,最近丹寨刚脱贫,还在观察结果。
我们会讨论,如果4600年前蚩尤战胜了黄帝结果会如何?炎黄子孙会叫什么?如果现在的飞船是蚩尤设计的又会怎样?还叫神舟号吗?蚩尤的飞船到太空中,会不会跟外星人发生文明冲突?又或者有其他的交流方式?如果苗族在深山发展出了最高等的技术,统治了世界又会怎样?这个话题能带来很多思考。
写科幻要了解不同文化和民族,思考科幻小说如何与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相结合,得到新的灵感。同时,科幻写作要走到更基层的地方,和老百姓接触,才能得到新的启示。
观众提问:
我有不少同学来自少数民族地区,他们不太喜欢科幻的原因之一就是,许多科幻是站在大众视角讲述的,而不是关于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这些独特风俗又只有少数民族自己知道。我们应该先普文化知识再讲科幻吗?
Derek Kunsken:
我认为社会中所有的声音都应该有表达的机会。科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写你想写的东西,因此,想写科幻的人应该得到各方面的帮助和引导,这样他们的作品才能传达给更广大的群体。
观众提问:
我是苗族人,也尝试写过短篇科幻,讲述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如果蚩尤和黄帝的战争放到星际空间,会不会产生争端。
Lawrence M. Schoen:
非常感谢你的尝试。当你把自己放进故事里,就能讲更多的故事,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丹寨这个项目给更多人提供了讲故事的机会,从他们的视角出发,置身故事当中,而不是看大众媒体上其他人的讲述。未来我希望看到更多少数群体分享自己的文化和世界观。
观众提问:
精神满足和物质满足先后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靓灵:
精神上的满足和物质上的满足确实是没有先后的。有人给非洲孩子捐书,也有人认为要提供食物,我认为只有后者是不够的。物质不是人的全部,如果除了物质外别无他求,这个民族是很难得到发展的,没有精神力量,无法抵抗冲击就毁灭了。人们遭遇了各种艰难,正是精神文化支撑人们抵抗自然灾祸,带着民族走到了这么远的地方。
未来局丹寨科幻工作坊纪念合影
文字整理 | 未来事务管理局
图片来源 | 黄懋 苏小七 等